793例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本文选题:IgA肾病 切入点:肾脏病理 出处:《中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 研究IgA肾病临床与病理改变及其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IgA肾病的发病机制、指导诊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查阅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住院经肾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793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临床和病理资料,按不同条件分组,进行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 结果 1.793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男女比例1:1.27,平均年龄32.9±12.1岁,平均病程20.2±37.7月,平均体重58.9±10.77kg,患者构成以务工人员(17.7%)、农民(17.2%)及学生(14.2%)最多。(2)起病前驱特点:患者起病前驱特点变化多样,以体检发现血尿和(或)蛋白尿、水肿就诊最多,分别占总人数的34.9%、27.7%。(3)临床类型特点:参照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肾病研究所制定的IgA肾病临床分型标准,793例IgA肾病病例分为孤立性镜下血尿型(58例,7.3%)、发作性肉眼血尿型(105例,13.2%)、尿检异常型(327例,41.2%)、大量蛋白尿型(125例,15.8%)、高血压型(96例,12.1%)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型(82例,10.3%)6种临床类型。其中尿检异常型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发作性肉眼血尿型患者年龄较小,平均年龄28.9±10.2岁(P0.01vs.32.9±12.1岁),而慢性肾功能不全型病例年龄较大,平均年龄37.7±13.4岁(P0.01vs.32.9±12.1岁);孤立性镜下血尿型和发作性肉眼血尿型女性患者较多见,男女比分别为1:3.46和1:2.39(P0.01vs.1:1.27,res.),大量蛋白尿型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型男性病人较多见,男女比分别为1:0.87和1:0.58(P0.05,P0.01vs.1:1.27,res.)。 (4)实验室检查:40.4%、37.5%及33.9%的病例分别出现血甘油三酯(TG)升高、总胆固醇(CHOL)升高和血清白蛋白降低;26.2%的病例呈现高尿酸血症,部分患者出现了血肌酐(11.3%)和尿素氮(19.9%)的异常;绝大部分患者血清IgG、IgA及C4水平处于正常值范围内,35.1%的患者出现血清C3的降低;尿检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患者出现了血尿(80.1%)、蛋白尿(79.3%)。 2.793例IgA肾病患者病理资料分析结果(1)光镜结果:WHO分型以局灶/节段硬化型(FSGS)为主(57.4%):牛津分级以MOS1EOT0为主(25.6%),其中58.01%病例出现节段肾小球硬化(S1);所有病例均出现肾小球系膜增生,以系膜轻度增生为主(61.8%),79.8%、86.1%及84.9%的病例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及小管萎缩,大部分病例出现间质炎症细胞浸润(76.4%)和血管病变(59.8%),部分病例出现新月体形成(21.8%)、球囊粘连(11.1%)及囊周纤维化(14.4%)。(2)免疫荧光结果:免疫球蛋白沉积以单纯IgA沉积为主(48.4%),沉积强度以2+多见(45.8%),多数病例不伴补体沉积(55.5%),补体沉积中以单纯C3沉积为主(95.7%),Fib沉积少见(4.5%)。 3.793例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相关分析结果(1)按牛津分级,系膜增生M1较M0平均动脉压(MAP)及血尿酸(UA)水平明显升高(P0.05,PO.01,res.);节段硬化S1较S0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降低,24小时尿蛋白(24-UP)、尿红细胞计数(URBC)、MAP及UA水平升高(P0.01,res.);内皮细胞增生E1较EO URBC水平升高(PO.01);随肾间质纤维化及小管萎缩(T)程度增加(由T0至T2)24-UP、URBC、MAP、UA及TG水平明显升高(TG:P0.05;其他:P0.01)。 (2)随肾脏IgA沉积强度增加URBC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不同程度肾脏IgA沉积强度间eGFR、24-UP、MAP、UA、CHOL及T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res.)。 (3)793例工gA肾病,各临床分型最多见的病理类型皆为FSGS,FSGS分别占孤立性镜下血尿型、发作性肉眼血尿型、尿检异常型、大量蛋白尿型、高血压型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型的72.4%、63.8%、58.7%、40.8%、67.7%及46.3%。与793例IgA肾病不同病理类型构成相比:孤立性镜下血尿型较常呈现为FSGS(72.4%vs.57.4%,P0.05),大量蛋白尿型常表现为轻微病变型和膜增生型(36.0%vs.20.2%,5.6%vs.1.3%,P0.01,res.),慢性肾功能不全型较常表现为增生硬化型和硬化型(39.0%vs.6.6%,7.3%vs.0.9%,P0.01,res.)。793例IgA肾病,病理表现为微小病变型、FSGS和系膜增生型的病例最常见的临床分型皆为尿检异常型,分别为66例、192例和48例,占相应病理类型的41.3%、42.2%和48.5%;病理表现为增生硬化型和硬化型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分型皆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型,分别为32例和6例,占相应病理类型的61.5%和85.7%;病理表现为膜增生型的病人最常见的临床分型为大量蛋白尿型,占膜增生型的70.0%(7例)。 结论 (1)793例IgA肾病好发于青壮年,以体检发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就诊最多见,应定期体检以早期诊断。 (2)793例IgA肾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尿检异常型最多见。 (3)793例IgA肾病病理改变复杂多样,WHO分型以FSGS为主,牛津分级以MOS1EOTO最多见。 (4)793例IgA肾病按牛津病理分级,尿检结果、血压、UA、eGFR水平可反映肾脏病理类型。 (5)793例IgA肾病肾活检时尿红细胞计数水平可反映肾脏IgA沉积强度。 (6)793例工gA肾病临床分类和病理类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69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洪涛;茹凉;郭艳芳;;TGF-β1在儿童原发性IgA肾病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年07期
2 张晶晶;郝丽;王德光;秦蓉;;表现为小量蛋白尿IgA肾病临床及牛津病理分型研究[J];安徽医学;2014年05期
3 徐伟;王宏辉;王法;王胜;张贺诚;;急诊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医源性肾动脉出血[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年10期
4 潘阳彬;万建新;丁国华;;活性维生素D_3及其类似物的足细胞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年11期
5 王丽娜;李静;刘健;桑晓红;张静;;大鼠慢性牙周炎与IgA肾病复合模型血清中MMP-3的表达及意义[J];口腔医学研究;2013年11期
6 林建松;张睿;曲利娟;曾德华;武一曼;郑智勇;;肾小球血管襻C4d沉积与IgA肾病活动性病变的关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年11期
7 彭佑铭;;IgA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年01期
8 赵思宇;王琳;陈以平;;单核苷酸多态性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年01期
9 丁燕;李深;饶向荣;;IgA肾病预后评估体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年10期
10 师素芳;张宏;;IgA肾病病理分型的验证与再评价[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贺理宇;IL-4/STAT6、HIPK2对IgA肾病人腭扁桃体低糖基化IgA1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查冬青;Nephrin表达在PINCH-1-ILK-α-parvin复合物介导足细胞粘附改变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D];武汉大学;2013年
3 许蓬娟;TRPC6及BK_(Ca)通道蛋白在小鼠肾皮质和海马发育中表达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裴广畅;IgA肾病肾脏淋巴管新生和异位淋巴结形成与病变程度、预后相关[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慧洁;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分子表达探讨益气清热膏对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赵美姣;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和尿液对小鼠足细胞Synaptopodin和Podocalyxin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曹树翼;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podocin、WT1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4 段喜梅;补体C3a、C5a及其受体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3年
5 元莲花;红参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影响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6 赵阿丽;CD147的表达预测IgA肾病患者的肾脏预后[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7 贾胜琴;补肾活血法组方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足细胞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王丽娜;大鼠慢性牙周炎与IgA肾病复合模型MMP-3的表达及意义[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9 尹盼盼;E-钙粘素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足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D];石河子大学;2013年
10 保莉;应用嘌呤霉素肾炎模型研究足细胞损害与肾小球硬化进展的过程[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72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57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