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磁共振结合经直肠超声在各PSA区间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18-03-07 09:46

  本文选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切入点:磁共振成像 出处:《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MRI)结合经直肠超声(TRUS)在不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区间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的2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的病例穿刺前均进行了PSA血清学检查,MRI以及TRUS的影像学检查。278例患者分别按PSA水平4~10 ng/m L、10~20 ng/m L、大于20 ng/m L分为A、B、C3组。对3组的MRI结合TRUS的诊断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MRI+TRUS与TRUS的ROC面积分别为0.73和0.59(P=0.02);B组MRI+TRUS与TRUS的ROC面积分别为0.68和0.56(P0.001);C组MRI+TRUS与TRUS的ROC面积分别为0.74和0.63(P0.001)。B、C两组具有更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MRI结合TRUS在不同PSA水平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均优于单纯的TRUS,表明MRI结合TRUS是提高前列腺癌穿刺检出率的有效方案。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I combined with transrectal ultrasound trust (TUS) in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in different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region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78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from November 2014 to June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ll the patients included in the study underwent PSA ser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TRUS imaging examination before puncture. 27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SA level of 4 ~ 10 ng/m / L ~ 1020 ng/m / L, > 20 ng/m / L respectively. The diagnostic rate of MRI combined with TRUS in the three groups w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T5 "HZ] [WT5" HZ] [WT5 "BZ] [WT5" BZ] [WT5BZ]. [results] the ROC areas of MRI TRUS and TRUS in group A were 0.73 and 0.59, respectively. The ROC areas of MRI TRUS and TRUS in group B were 0.68 and 0.56, respectively. The ROC areas of MRI TRUS and TRUS in group C were 0.74 and 0.63, respectively. MRI combined with TRUS is superior to trust in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at different PSA levels, which indicates that MRI combined with TRU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prostate cancer.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泌尿外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1146)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31800033)
【分类号】:R73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雄俊;;非那雄胺对PSA的长期影响:一项来自前列腺癌预防试验的研究结果[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2 赵辉;安建平;徐晓红;王晶;;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PSA、fPSA、fPSA/tPSA评价前列腺癌骨转移[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年02期

3 陈红燕;;浅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6期

4 凌世淦,马贤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7年06期

5 卢樟好,冯涛;PSA技术与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J];低温与特气;1999年01期

6 杨帆;郑闻;金嘉琳;陈茂华;;游离PSA和PSA及其比值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中的价值[J];南京部队医药;2001年05期

7 张浩;周祥福;;老年人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常规检测——到什么年龄可以停止?[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年03期

8 孟冬梅,张美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J];临床荟萃;1998年07期

9 赤P 功一郎 ,张灵 ,周吉海;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见解[J];日本医学介绍;2004年04期

10 赵振伟;杨金瑞;;PSA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澄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临床应用[A];2008年浙江省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姜君仪;许传亮;;人血清-80℃长期保存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的稳定性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马静娴;闫国奎;刘志军;;用贝叶斯方法处理核电站PSA分析中的设备可靠性数据[A];2004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姚海军;应俊;任晓敏;姚德鸿;王忠;;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年龄和前列腺体积与PSA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何乐业;龙智;张一川;;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SA与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姚海军;蒋跃庆;任晓敏;董国勤;蔡志康;卢慕峻;徐明曦;张克;达骏;陈其;王忠;;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年龄和前列腺体积与PSA的关系[A];华东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邓春华;陈辉熔;孙祥宙;臧志军;刘建中;;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基质形态学分析及与PSA的相关性研究[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邹永浩;周荣祥;韩保健;张宗亮;王鹏;;FHIT(脆性组氨酸三体)与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二次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邹永浩;周荣祥;韩保健;张宗亮;王鹏;;FHIT(脆性组氨酸三体)与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彭瑞元;;端粒酶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PSA的关系[A];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男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暨泌尿外科男科疾病中西医研究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姚蔚;PSA在中国如何选择配套商[N];中国汽车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俞凌琳;迷茫500天:孙晓东弃PSA投吉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3 记者 黄颖;台湾PSA华科事业群西部总部正式入驻成都[N];成都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魏惠娟;东风苗圩、PSA佛尔兹:携手经营新神龙[N];中国经营报;2002年

5 钱瑜;PSA新品牌战略并非良策[N];北京商报;2013年

6 汪静、宁平、德黑兰;伊朗汽车进军中国 PSA借力打力[N];中国经营报;2006年

7 王禁;三个和尚控股下的PSA:新掌门人与东风恐难有作为[N];证券日报;2014年

8 张鹏、李丰;和黄售股PSA世界港口运营巨头和亲[N];中国经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邢锐;PSA疏困借“东风” 战略入股谁是受益者?[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邢锐;东风或将巨资收购PSA股权 为自主品牌发展谋出路[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凯维;滋肾通关解毒法干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2 徐丹枫;PSA特异性树突状细胞瘤苗治疗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3 吕立国;扶正抑瘤法对前列腺癌D2期骨转移患者生存质量及PSA、骨转移灶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磊;HMGB1和PS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2 赵静;DRE、PSA、TRUS及6+X针穿刺活检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陈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游离PSA比值在中国人群前列腺癌诊断效果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4 张志宏;膜与PSA耦合高收率高纯度回收炼厂气中氢气[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成晟;相关因素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影响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彭成忠;经直肠三维超声对前列腺癌PSA相关参数诊断价值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王存鑫;轮胎氮气硫化PSA供氮机理及实验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树杰;磁共振波谱结合PSA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筛选诊断应用初探[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9 邝永龙;ALP、PSA及其相关指标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10 张威;PSA系列及影像学检查筛查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78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578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7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