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对肾母细胞瘤的影响
本文选题:肾母细胞瘤 切入点: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 出处:《广东医学》2017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EAAL)对肾母细胞瘤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15只裸鼠随机分为低、高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皮下种植人肾母细胞瘤组织。小鼠瘤体模型建立后,分别经尾静脉输注低剂量EAAL(1.7×10~5,0.3 m L)、高剂量EAAL(15×10~5,0.3 m L)、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3 m L),对比观察肿瘤生长变化及裸鼠生存状况。结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注射EAAL细胞后,各组间裸鼠肿瘤直径变化有差异,低、高剂量组较阴性对照组裸鼠肿瘤直径缩小[(0.97±0.10)cm、(0.64±0.07)cm vs(1.33±0.09)cm;P0.05]。瘤体质量方面,低、高剂量组亦较阴性对照组裸鼠减轻[(0.96±0.09)g、(0.62±0.05)g vs(1.20±0.11)g;P0.05],且EAAL剂量越高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 EAAL细胞治疗对裸鼠肾母细胞瘤移植瘤的生长可能有抑制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xpanded activated autologous lymphocyte (EAALL) on the growth of nephroblastoma transplantation tumor. Methods Fifteen nud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low dose, high dose group and negative control group. Human nephroblastoma tissue was implanted subcutaneously.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use tumor model, Low dose EAAL(1.7 脳 10 0. 3 ml / L, high dose EAAL(15 脳 10 0. 0 3 mL / L and negative control group (saline 0. 3 mL / L) were injected respectively through tail vein to observe tumor growth and survival status of nude mice. Results: after EAAL cells were injected, the tumor growth and survival status of nude mice were observed. The tumor diameter of nude mice in the high dose group was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0.64 卤0.07 cm vs(1.33 卤0.09 cm]. The tumor mass of the high dos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The high dose group was also less than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0.96 卤0.09 vs(1.20 卤0.62 卤0.05g vs(1.20 卤0.11g (P0.05)], and the higher the dose of EAAL was, the more obvious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tumor was. Conclusion EAAL cell therapy may have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transplanted nephroblastoma in nude mice.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编号:YB2014071)
【分类号】:R73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传印,陈克时;老年肾母细胞瘤1例报告[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丁莹莹,高德培,谭骅;成人肾母细胞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年12期
3 郭心杰,冯全森,马法仲;成人肾母细胞瘤1例[J];菏泽医专学报;2000年02期
4 张福丙,王孝廉,贾守道,穆春来,郭海峰,王力;巨大成人肾外肾母细胞瘤2例[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0年07期
5 龙德云,陈明安,陈和平;原发性肾母细胞瘤转移肺内1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年S1期
6 陈登永,王勇;肾母细胞瘤1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8期
7 李文杰,刘和平;成人肾母细胞瘤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年09期
8 谭秋,李梅;肾母细胞瘤8例误诊分析[J];临床医学;2000年05期
9 刘成文,李平,娄彦艳,李甘地;成人肾母细胞瘤1例报告[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10 王洪燕,焦顺昌,林雁,王秀芹;成人肾母细胞瘤3例[J];中国肿瘤临床;200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翟钦;柴忆欢;周云;严向明;;肾母细胞瘤18例临床分析[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陆鹏;何大维;林涛;李旭良;魏光辉;刘俊宏;;小儿肾母细胞瘤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诊疗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3 宋宏程;黄澄如;白继武;孙宁;张潍平;田军;谢向辉;李明磊;李宁;;肾母细胞瘤病(附5例病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小安;;肾母细胞瘤螺旋CT征象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间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寿建忠;李瑞乾;肖振东;肖泽均;田军;王栋;毕新刚;管考鹏;鲁力;韩苏军;石泓哲;赵欣;关有彦;马建辉;李长岭;;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李应忠;王健;佟发春;李健;陈频;翟成喜;王龙;靳丕东;;肾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附26例报告)[A];玉溪市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杨静薇;蒋慧;陆正华;邵静波;李红;;多学科治疗小儿肾母细胞瘤的疗效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8 张谦;王家祥;董瑞;杨少波;杨福全;余捷凯;郑树;;小儿肾母细胞瘤血清蛋白质标记物的筛选及鉴定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9 欧阳淑娟;侯波;白丽萍;;肾母细胞瘤血小板、凝血系统、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状态及其相关[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杨建勇;李家平;陈伟;庄文权;;肾母细胞瘤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病理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锦屏 常保东 宋海霞;切除巨大肾母细胞瘤[N];健康报;2006年
2 刘永平邋岳丽颖;儿童腹部包块要当心[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临床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政;小儿肾母细胞瘤免疫治疗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3 贾炜;肾母细胞瘤中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临床意义及缺氧诱导因子1α介导侵袭性的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4 崔明宇;miR-21与PTEN靶向调控作用对肾母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5 邓常开;肾母细胞瘤异常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功能鉴定[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6 刘卓;miR-140-5p调控TGF-β和IGF-1信号通路影响肾母细胞瘤增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7 李凯;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端粒酶的表达和维生素A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8 牛之彬;促血管生成因子及其部分相关因子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9 贾占奎;肾母细胞瘤血清标记物的筛选与鉴定[D];郑州大学;2012年
10 王磊;肾母细胞瘤血清非炎症性标记物的筛选、鉴定及验证[D];郑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新让;肾母细胞瘤血清蛋白质标记物检测与分期模型构建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胡超;不同治疗模式对小儿肾母细胞瘤预后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邢欣然;肾母细胞瘤中ABCG2的表达[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4 高雪翔;STAT3信号通路在肾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发生发展及凋亡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6年
5 徐瑞;儿童肾母细胞瘤73例临床分析与随访[D];山东大学;2016年
6 李峗颉;Par-4联合顺铂对肾母细胞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7 田艳秋;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对裸鼠肾母细胞瘤移植瘤生长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8 田俊严;肾母细胞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02年
9 张蛟;小儿肾母细胞瘤血清蛋白质标记物检测及意义[D];郑州大学;2007年
10 张谦;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对肾母细胞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24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624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