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磷霉素对尿路感染患者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8 11:32

  本文选题:磷霉素 + 尿路感染 ; 参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12期


【摘要】:目的了解磷霉素对尿路感染患者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6年1-9月医院尿路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进行培养,共分离出肠杆菌科病原菌678株,使用BD-phoenix-100对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分离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磷霉素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结果按CLSI 2015年版标准判断;应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分离株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678株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510株占75.2%;肠杆菌科细菌对磷霉素的敏感率为92.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41.4%、38.2%、6.1%;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磷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4.3%、9.5%。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磷霉素对尿路感染病原菌(包括产ESBLs细菌)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临床首选的经验用药。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nsitivity of fosfomycin to Enterobacteriaceae in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to guide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A total of 678 strains of Enterobacteriaceae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clean urine samples of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2016. BD-phoenix-100 was used to identify enterobacteriaceae isolated from middl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atients and to detect drug sensitivity test and extended-spectrum 尾 -lactamase (ESBLs) production. 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of fosfomycin was determined by disc diffusion method. The results were judg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CLSI 2015.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the isolates were analyzed by WHONET 5.6 software. Results A total of 678 strains of Enterobacteriaceae were isolated, of which 510 strains were Escherichia coli (75.2%), the sensitivity rate of Enterobacteriaceae to fosfomycin was 92.3%, Escherichia 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e, The detectable rate of ESBLs in Proteus mirabilis was 41.4 and 38.2%, respectively, and the sensitivity r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to fosfomycin were 94.33.3 and 9.50.The sensitivity r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to fosfomycin were 94. 3% and 9. 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Escherichia coli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are the main pathogen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Fosfomycin is sensitive to the pathogen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cluding ESBLs producing bacteria) and can be used as the first choice in clinic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基金】:湖北省卫生计生科研基金(WJ2016-Y-33)
【分类号】:R446.5;R6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乔庐东;陈山;杨勇;张凯;郑波;果宏峰;杨波;牛远杰;王毅;史本康;杨为民;赵晓昆;高小峰;陈明;;国内不同类型下尿路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年09期

2 张yN博;查庆华;倪语星;孙景勇;;磷霉素氨丁三醇对尿标本中肠杆菌科细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鹏鹏;朱丽莎;马青;艾彪;龙聪;;磷霉素对尿路感染患者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12期

2 李娟;邓秋连;龙燕;黄钰君;尚彦彦;杨丽娜;;肠杆菌科产ESBLs细菌的临床耐药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15期

3 李文华;李健;魏云鸿;叶吉云;;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4 乔庐东;郑波;郑军华;;无症状菌尿、孕期尿路感染和反复发作尿路感染有关争议问题的再阐述[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6年11期

5 洪丽萍;张汀;肖爱华;刘变玲;;分析头孢克洛缓释片递减方案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年20期

6 罗晓斌;;加替沙星与奥硝唑联用对急性下尿路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6年04期

7 赵莹;李欣欣;;磷霉素氨丁三醇耐药分析及其对尿路感染作用[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年02期

8 秦大勇;刘生;;磷霉素氨丁三醇散与诺氟沙星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J];中国实用医刊;2015年17期

9 王永哲;;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神经外科术后常见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年04期

10 袁梁;隋文君;岳燕;耿佳靖;鲁辛辛;;磷霉素对尿标本中分离细菌的药物抗菌活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3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东明;;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与药敏情况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年01期

2 杨青;陈晓;孔海深;张伟丽;魏泽庆;沈萍;陈云波;肖永红;李兰娟;;Mohnarin 2011年度报告:尿标本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24期

3 简桂花;蒋金根;汪年松;李军辉;贾平;;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及抗菌对策[J];中国临床医学;2012年04期

4 朱德妹;汪复;胡付品;倪语星;孙景勇;王传清;王爱敏;俞云松;杨青;徐元宏;沈继录;孙自镛;陈中举;徐英春;张小江;单斌;杜艳;卓超;苏丹虹;胡云建;艾效曼;张朝霞;季萍;贾蓓;黄文祥;张泓;孔菁;魏莲花;吴玲;;2010年中国CHINET尿液标本中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年04期

5 杨春霞;陈山;杨勇;刘颖梅;王辉;王占伟;杨启文;黎斌斌;栗方;王珊珊;王春雷;曲久鑫;刘振嘉;乔庐东;曹彬;;北京地区社区获得性单纯性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活性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慧文;;471株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及结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2 王慧;;肠杆菌科细菌快速鉴定管(Ⅱ型)[J];湖南医学院学报;1979年03期

3 诸培明;用微机检索肠杆菌科细菌[J];临床检验杂志;1987年02期

4 冯明年,,刘志琛,李世福;肠杆菌科细菌的计算机鉴定[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5 周海凤,晏秀英,宫志芳;应用三种编码与常规法鉴定肠杆菌科细菌的结果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检验;1995年02期

6 姜杭华,吴振安;肠杆菌科细菌糖快速生化反应实验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年03期

7 刘丽文,赵延昌,李森,陈正荣,王艳华;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表型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年S1期

8 于建华,闫文婧;肠杆菌科细菌编码微量鉴定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J];临床军医杂志;2002年03期

9 王志刚;电脑智能在肠杆菌科细菌分析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2年06期

10 徐岷,王玉萍,冯羡菊;肠杆菌科细菌684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云;苏小燕;梁珍珍;;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史芳静;黄文祥;杨均均;辛小娟;刘成伟;李崇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化疗药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潘世扬;;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俞云松;;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感染科医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昭丽;王霆;;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曲松耐药趋势的国内文献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6 乔登嫣;邢福军;梁勤;;甘肃省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罗鹏;张莉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敏感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陈贤君;李克诚;韩立中;陈慧红;倪语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基因型研究[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孙英姿;王华强;孙颖;梁冰;;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其耐药分析[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方志军;周虹;方金峰;刘耀煌;;肠杆菌科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素的耐药率分析[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 徐英春;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十分明显[N];健康报;2008年

2 ;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二)[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肖永红;医院抗感染:新型抗菌药走上前台[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脓胸[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蔡加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吕月蒙;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特征、耐药机制及药物发现[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陈淑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生物学及其临床感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鹏;肠杆菌科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外膜蛋白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胡付品;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所致医院感染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马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对磷霉素的耐药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娟;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NDM-1基因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2 仉英;转座子和质粒对碳青霉烯酶基因bla_(KPC-2)在肠杆菌科细菌中水平播散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王云娟;细菌耐药性分析及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陈娟;抗生素管理及手卫生对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渊婷;Carba NP试验检测CRE菌株的临床应用及CRE感染相关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6 杨春;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邢海群;肠杆菌科细菌显像剂氟-18 2-脱氧-2-氟山梨醇(~(18)F-2-fluorodeoxy sorbitol)临床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8 徐茶;携带bla_(NDM-1)基因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基因及其同源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9 刘淑敏;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检测及其临床感染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10 赵慧铮;宁夏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及同源性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61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861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0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