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2-脱氧葡萄糖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人多囊肾病囊肿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和代谢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06 14:53

  本文选题: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囊肿上皮细胞(WT9-7) + 二甲双胍 ; 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以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为主要特点的遗传肾脏病。多囊肾上皮细胞与肿瘤细胞类似,存在糖酵解异常。二甲双胍和2-脱氧葡萄糖是2种代谢药,可抑制肿瘤增殖。本研究探讨了二甲双胍和2-脱氧葡萄糖联合用药对人多囊肾病囊肿上皮细胞系(WT9-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 WT9-7多囊肾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2-DG组、MET组和2-DG+MET组。使用CCK-8法、EdU核酸标记技术检测各组多囊肾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2.分析各组多囊肾上皮细胞中增殖信号通路蛋白分子AMPKα、mTOR、4E-BP1、p70 S6K、Akt、PI3K、B-Raf、MEK1/2、MAPK(Erk1/2)的活化水平。3.检测各组多囊肾上皮细胞的周期变化及细胞内周期相关分子CyclinD3、CyclinE1、CDK4、CDK6、P27 的表达水平。4.分析四组多囊肾上皮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水平及各组细胞的凋亡率。5.分析四组多囊肾上皮细胞的代谢方式并检测各组细胞中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HK2)和氧化磷酸化复合物Ⅰ(Complex Ⅰ)的表达水平。结果:1. CCK-8和EdU核酸标记结果显示:单独使用2-DG和MET均可抑制细胞增殖,但小剂量双药联合使用可显著抑制多囊肾上皮细胞增殖(P0.001)。2.和对照组相比,2-DG和MET对PKA、mTOR、ERK增殖信号通路分子的活化均有抑制作用,但双药联合使用效果更为明显(P0.01)。此外,双药联合使用显著抑制多囊肾上皮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复制使其停滞在G0/G1期。3.单独使用2-DG或MET对多囊肾上皮细胞的凋亡影响较小,但双药联合使用组细胞内Caspase-3的酶活性水平升高(P0.001)且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也增加。4. 2-DG可下调多囊肾上皮细胞内HK2的表达,抑制细胞的糖酵解水平,减少细胞内ATP的合成量;MET可下调细胞中Complex Ⅰ的表达水平,抑制细胞的氧化磷酸化水平,同时也可抑制细胞中ATP的合成;但双药联合使用可同时抑制HK2和Complex Ⅰ的表达,抑制细胞的两种代谢方式,显著降低细胞内ATP的合成(P0.001)。结论:2-DG和MET双药联合使用可抑制多囊肾上皮细胞cAMP-PKA、mTOR、ERK增殖相关信号通路分子的活化,抑制细胞复制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双药联合使用也可促进多囊肾上皮细胞中凋亡执行酶Caspase-3的活化,并促进细胞发生早期凋亡;此外,双药联合使用可抑制多囊肾上皮细胞的糖酵解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两种代谢方式,显著抑制ATP的产生,促进能量感受器AMPK的活化,下调mTOR增殖信号通路分子的活化水平,抑制WT9-7多囊肾上皮细胞增殖;由此推断:2-DG和MET双药联合使用可通过调控细胞的代谢和细胞内多条增殖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多囊肾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共同抑制囊泡增大。
[Abstract]: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etformin and 2 - deoxyglucose 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human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cyst epithelial cells ( WT9 - 7 ) .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aspase - 3 in all groups of polycystic kidney epithelial cells were determined by CCK - 8 method and EdU nucleic acid labeling technique . Conclusion : The combination of 2 - DG and MET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ATP in the cells of polycystic kidney epithelial cells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缨;;治疗多囊肾的时机选择[J];国外医学情报;2001年01期

2 侯梦霞;杨延林;陈树霞;;多囊肾伴完全腹肌缺失1例[J];临床荟萃;2006年09期

3 程明钤;中医化痰法为主治疗多囊肾15例临床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4 樊尚荣,赵瑞琳;妊娠合并多囊肾疾病[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年09期

5 赵金英,李树森,廖明松,王先银,刘金模,梁燕,邓旦,马琳英,陶杰,李娅;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多囊肾的血流动力学观察[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年08期

6 刘家宁;;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肾囊性变和多囊肾39例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28期

7 王惠琴;;右肾多囊肾致高血压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12期

8 曹玉标;李军;;异位多囊肾误诊为卵巢囊肿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15期

9 王劭亮;多囊肾:肾脏不能承受之重[J];家庭医学;2005年07期

10 易东旭;关长吉;倪香;王雅文;;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疾病家系[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亚楠;姚玉峰;裘文亚;;氧自由基在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的角膜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侯素春;刘晓明;林熙然;郭永江;;六种中药方剂灌胃对小鼠上皮细胞增殖和表皮细胞分化及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刘佳;储腊萍;王笑云;;血管紧张素Ⅱ及氟伐他汀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华云旗;尹芳蕊;刘险峰;杨永岩;巴彩霞;王占黎;;脱氧葡萄糖在恶性肿瘤诊断及其作为靶向载体的初步研究[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5 熊锡山;梅长林;付莉莉;李林;段文虎;蒋华良;;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Zhao260054抑制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机制初探[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祥贵;王瑞淑;邓茂先;冉新泽;粟永萍;;外源核苷酸对肠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2年第3期[C];2002年

7 朱海萍;宁宏;;Skp2在晶体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与p27 kip1关系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刘晓明;孙秀坤;齐欣;林熙然;;20种中药灌胃对小鼠上皮细胞增殖和表皮细胞分化及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厉红民;李前伟;黄定德;;~(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恶性肿瘤中的初步应用[A];第三届全国核素显像暨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陈跃;熊青峰;杨西群;何菱;黄占文;郑时龙;李举联;;~(99)Tc~m标记脱氧葡萄糖肿瘤显像实验研究[A];首届全国分子核医学暨分子影像学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新型抗病毒药物——脱氧葡萄糖[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付玉龙;人类遗传性多囊肾相关致病基因功能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杜娥;TMEM67在隐性多囊肾发生发展中的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静;2-脱氧葡萄糖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人多囊肾病囊肿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和代谢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7年

2 邰子健;多囊肾家族发病率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3 彭艳萍;全氟癸酸(PFDA)促进胃上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穆甜;蛋氨酸对热处理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5 叶金玲;mTOR介导EAAT3促进猪肠上皮细胞增殖和氨基酸转运的机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6 陈荣强;猪Lgr5基因克隆及其对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7 杨静;8-氯腺苷对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张金锋;2-脱氧葡萄糖作为小麦遗传转化筛选剂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9 秦杰;~(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10 彭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87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987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d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