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
本文选题:特发性膜性肾病 + 磷脂酶A2受体 ; 参考:《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占所有肾穿刺病理类型的30%左右[1],近几年IMN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比重有持续升高的趋势。在IMN成人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的抗体,在继发性膜性肾病和其他肾小球疾病患者中血清抗PLA2R抗体却鲜有发现,证明PLA2R或许成为成年人IMN的致病特异性抗原,而抗PLA2R抗体可能具有诊断意义的血清标志物[2,3]。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观点普遍认为,循环抗体与足细胞固有抗原原位免疫复合物在足细胞下的沉积是IMN发病的始动环节[1]。2009年,Beck等[5]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文章中首次发现位于人类足细胞膜上的M型磷脂酶A2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为IMN的特异性靶抗原,研究发现高达70%IMN患者血清抗PLA2R自身抗体(anti-PLA2R)阳性,并与PLA2R特异性结合于足细胞下形成颗粒状免疫复合物,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却鲜有检出,这提示anti-PLA2R为IMN所特有的抗体。近期有学者研究醛糖还原酶(AR)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可能成为IMN的相关致病因素。2010年,Marco Prunotto[6]等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在膜性肾病患者血清及肾组织中均发现了足细胞抗原AR及SOD2产生的相应抗体,且他们都能与特异性循环抗体结合并表达,同时在肾小球上皮下免疫沉积。由此猜测SOD2足细胞作为致病因子参与了 IMN的疾病过程中的可能性。目前对于膜性肾病的临床治疗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时间、方式及停药时机仍有争议,如何能在免疫抑制剂毒副反应最小的前提下发挥其最大疗效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临床推荐首选的治疗方案为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替代方案为小剂量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或环孢素A。明确不同治疗方案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和远期预后,有助于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相适宜的治疗手段。目的:为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中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醛糖还原酶(AR)和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抗体水平动态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比较激素联合环磷酰胺与激素与他克莫司联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自身抗体滴度变化影响的异同。方法:56例临床及肾穿刺病理诊断为IMN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治疗后1、3、6、9、12个月抽自凝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抗醛糖还原酶(AR)抗体和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抗体,同时检测尿蛋白定量及其他血生化指标等。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PLA2R抗体阳性者占70.59%。在观察期内,尿蛋白定量随着PLA2R抗体滴度降低而逐渐降低,而同时血清白蛋白水平逐渐升高。在治疗后平均5个月后尿蛋白均显著降低,血浆白蛋白水平升高,其中环磷酰胺组12例达到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未缓解4例;他克莫司组完全缓解为4例,16例部分缓解。两治疗组患者缓解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抗AR抗体阳性率46.42%,其抗体滴度仅与eGFR呈正相关关系。抗SOD2抗体阳性率为67.8%,其滴度与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1.抗PLA2R抗体是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特异性自身抗体;2.两种治疗治疗方案对于IMN患者病情缓解无明显差异性;3.IMN患者的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血清抗AR抗体和抗SOD抗体与IMN病情变化无显著相关。
[Abstract]: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adult nephrotic syndrome, which accounts for about 30% [1] of all renal pathological types. In recent years, the proportion of IMN in 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 has continued to rise. In the serum of IMN adult patients, antibodies against M phosphatidase A2 receptor (PLA2R) are detected and in 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Serum anti PLA2R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other glomerular diseases are rarely found, suggesting that PLA2R may become a specific antigen of adult IMN, and anti PLA2R antibodies may be a diagnostic serum marker, [2,3]. podocy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barrier. Current views are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circulating antibodies and podocytes are generally believed. The deposition of the intrinsic antigen in situ complexes under the podocyte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onset of IMN [1].2009. Beck and other [5] published in the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伦立德,刘云海;膜性肾病的证据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11期
2 余学清,杨琼琼;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05期
3 周仲昊,朱蕴秋;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与预后的关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王太华,李清初,于克波;足细胞与膜性肾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6期
5 草X4哲郎 ,李胜;膜性肾病[J];日本医学介绍;2005年09期
6 梁世凯;许菲菲;舒桂琴;吕吟秋;邵蓉蓉;刘毅;;7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年10期
7 朱虎章;;膜性肾病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救治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年03期
8 陈以平;邓跃毅;;特发性膜性肾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年08期
9 舒桂琴;许菲菲;梁世凯;刘毅;吕吟秋;邵蓉蓉;;51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07年10期
10 何志军;杨琪;周柱亮;;膜性肾病136例分析[J];人民军医;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侠;;复发性膜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2 许菲菲;;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进展[A];浙江省肾脏病骨干医师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林维勤;;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治进展[A];2012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浩元;韩飞;陈江华;;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膜性肾病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A];2012年浙江省内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智;;膜性肾病中西医治疗的探讨(摘要)[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以平;;特发性膜性肾病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8年
7 李智;;膜性肾病中西医治疗的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8 程小红;;特发性膜性肾病与非典型膜性肾病的鉴别诊断[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凌逸虹;蒋小云;陈丽植;陆慧瑜;莫樱;;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10 林瑞霞;杨青;庄捷秋;陈晓英;;小儿三种膜性肾病的治疗和转归[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刘海英;两个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关基因被发现[N];科技日报;2011年
2 整理 朱永基 高铭华;肾病研究 转化医学助推临床[N];健康报;2012年
3 彭建中;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楼观;肾为先天之本 德乃医家根基[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5 楼观;名院名科见优势 肾病治疗创特色[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宁馨;PLA2R相关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特征和PLA2R及其抗体的临床诊疗价值[D];复旦大学;2014年
2 张宜默;虫草益肾颗粒对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Podocin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左科;雷公藤治疗膜性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及PLA2R抗体在治疗中的意义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张湖海;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及治疗新方法的荟萃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5 胡迎春;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激素敏感性相关因素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唐利军;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的变化趋势[D];山东大学;2016年
7 李秋芬;程晓霞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及在膜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胡志刚;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高灵敏定量方法的研制及在膜性肾病诊断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9 杨桢华;25-羟维生素D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10 罗娜;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及预后相关指标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佩玲;121例膜性肾病临床资料分析及58例膜性肾病治疗效果回顾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高剑;特发性膜性肾病和IgA肾病患者血清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检测和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夏梦迪;他克莫司治疗膜性肾病的系统评价[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4 彭素英;内质网应激与氧化应激在膜性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5 陶友丽;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与NADPH氧化酶途径在膜性肾病大鼠发病机制中的初步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6 汪翠;中药加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崔静;M型磷脂酶A2受体和Nephrin在膜性肾病患者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5年
8 任飞凤;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ANCA相关性血管炎病例报告及文献综述[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王元雪;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彭梅;PLA2R及其抗体在膜性肾病诊断和治疗中价值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022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022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