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补体系统与IgA肾病

发布时间:2018-07-05 16:56

  本文选题:IgA肾病 + 补体系统激活 ; 参考:《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12期


【摘要】:IgA肾病被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但其发病及进展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IgA肾病的可能机制为糖基化缺陷的IgA1增多,与抗聚糖抗体结合为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进而激活补体途径,导致免疫炎症反应。补体激活的替代途径、凝集素途径、补体成分以及补体调节蛋白在IgA肾病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肾组织、尿液、血清中补体成分及其调节因子的检测可望作为IgA肾病病情活动及判断预后的标志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助于深入研究IgA肾病中补体系统的作用及机制,使其成为IgA肾病新的治疗靶点。
[Abstract]:IgA nephropathy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mmune-mediated inflammatory disease, but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IgA nephropathy are not completely clear.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IgA nephropathy is the increase of glycosylation deficiency IgA1, which binds to anti-glycan antibody to form immune complex and deposits in the glomerular Mesangial region, and then activates the complement pathway, leading to immune inflammation. The alternative pathway of complement activation, lectin pathway, complement composition and complement regulatory protei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IgA nephropathy. The detection of complement and its regulatory factors in renal tissue, urine and serum is expected to be a marker of IgA nephropathy disease activity and prognosi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iques such as genome association analysis is helpful to study 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complement system in IgA nephropathy and make it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for IgA nephropathy.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0525)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021046)
【分类号】:R69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莉,孙安远;广西壮族IgA肾病临床与病理特点的探讨[J];广西医学;2004年02期

2 李宇卓;牛晓华;任来成;;分子技术在肾病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06年07期

3 蒋屏;欧正武;舒兰;;论肾病防治的中西医结合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12期

4 尚明花;张树俭;范昱;姚建;徐琴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慢性环孢素肾病中的作用[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年04期

5 解吉庆;;血清CysC及尿γ-GT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年06期

6 王亚平,田玉旺,李伯祥;IgA肾病肾小球系膜区Ⅳ型胶原的表达及定量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年04期

7 孙安远,杨桢华,谢恺庆;成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并IgA肾病三例[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年06期

8 张岩,董娜,张文红,陈美琳;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与IgA肾病[J];黑龙江医学;2003年09期

9 高琳婧;黄雯;;IgA肾病合并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一例报告[J];北京医学;2006年04期

10 安民;;IgA肾病中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有意义的IgA沉积[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菲菲;吕吟秋;邵容容;刘毅;徐玉兰;;IgA肾病与血管肾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2 蔡广研;陈香美;师锁柱;张雪光;刘秀娟;汤力;;IgA肾病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黄朝兴;;原发性IgA肾病-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95例临床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陈江华;田炯;王慧萍;金娟;林维勤;;IgA肾病中的足细胞表型改变[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杜园园;黄朝兴;;IgA肾病-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99例超微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杜园园;黄朝兴;;IgA肾病-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99例超微病理分析[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黄霞;;IgA肾病的诊断和治疗[A];贵州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陈洪宇;朱彩凤;张敏鸥;王永钧;;IgA肾病继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杜勇;魏瑰娜;梁华;胡颖;覃乔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插入/缺失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预后相关关系的系统评价[A];2006年浙江省肾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张爱平;丁尧海;王艳侠;姜晓宇;郭云珊;张颖玮;张磊;石书梅;李震;;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A];第17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中桥;福辛普利钠配合中药治疗IgA肾病有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丁;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少量蛋白尿型IgA肾病的预后与治疗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2 李小伟;微小病变IgA肾病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丁宇晴;治疗缓解后IgA肾病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4 陈振杰;以大量蛋白尿为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5 柳方娥;IgA肾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列才华;2204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系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7 邱强;从血管病变角度探讨IgA肾病的进展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8 卫静;BMP-7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IgA肾病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9 罗军;IgA分泌细胞在IgA肾病中的分布和迁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许琳;环孢素A联合中/低剂量泼尼松治疗进展性IgA肾病疗效观察[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娜;尿C5a在IgA肾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6年

2 张慧;Th17细胞在IgA肾病中作用的临床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3 李彤;尿PⅢNP/Cr在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4 张扬;230例IgA肾病临床资料与牛津病理分型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5 金琳;_IgA肾病不同病理病变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D];浙江大学;2003年

6 许仁聪;伴有肉眼血尿的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7 高敏;1,,25-二羟维生素D_3对IgA肾病大鼠中白介素-17、RORγt的调节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曾明星;HLA-A、B、DRB1高分辨等位基因与IgA肾病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关联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9 罗楠;激素联合来氟米特或环磷酰胺治疗慢性进展性IgA肾病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10 段晓雯;IgA肾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00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100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f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