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型束CT在前列腺癌调强放疗中的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ole of KV cone-beam CT (CBCT) image guidance in (IMRT) of prostate cancer. Methods Sixty-seve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received IMRT, of which 35 received image-guide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G-IMRT) with CBCT scan before treatment.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mage guidance on linear pendulum error of prostate cancer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radiotherap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 correction of the linear pendulum error in the three dimensional direction of the IG-IMRT group, it was (2.4 卤1.8) mm, (4.5 卤2.0) mm, (3.3 卤1.2) mm; (0.4 卤0.6) mm, (0.3 卤0.7) mm, (0.5 卤0.4) mm (P0.05). The incidence of acute urethral reaction in the IMRT group and IG-IMRT group was 28.62.5% and 5.73.1.1%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of acute bowel reaction was 31. 5% and 11. 4%,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of late rectal reaction was 14. 4% and 2. 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MR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radiotherap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型肿瘤临床研究中心放射治疗科;
【分类号】:R73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建荣,胡逸民;调强放疗的计划设计[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年02期
2 傅美娜;王国民;宋美芳;方庆亮;任艳萍;;适形放疗与束流调强放疗的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5年04期
3 黄通瑞;;适形调强放疗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辐射卫生;2005年04期
4 马翔;;加强质量控制 提高调强放疗水平[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年01期
5 阮长利;徐利明;宋启斌;马广栋;;调强放疗的流程与计划设计技巧[J];肿瘤学杂志;2010年06期
6 高红芳;;调强放疗联合增敏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25期
7 蒋俊;权循凤;;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3年01期
8 刘志凯;杨波;胡克;侯晓荣;邱杰;张福泉;;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J];协和医学杂志;2013年04期
9 张珍娣;王秀杏;;肺癌患者大分割调强放疗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年01期
10 高磊;张军华;王华明;;调强放疗治疗计划制定中的改进模拟退火算法[J];医疗卫生装备;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红艳;;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周立庆;戴建荣;胡逸民;;对一种简化调强放疗技术的系统评价[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英杰;张永谦;符贵山;张可;戴建荣;;调强放疗面剂量验证结果分析[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戴建荣;William Que;;最小化调强放疗的叶片移动距离和凸凹槽效应[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刘明;;调强放疗生物效应的动物实验[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钦宏;李高峰;;北京医院调强放疗经验[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戴建荣;;调强放疗的计划设计[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玉;张海波;董丹;冯梅;;适形调强放疗联合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肺癌的初步研究[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玉;张海波;董丹;冯梅;;适形调强放疗联合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肺癌的初步研究[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徐裕金;刘冠;王准;郑晓;王跃珍;封巍;赖霄晶;周霞;白雪;马红莲;张娜;王谨;胡晓;陈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回顾性分析[A];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付东红邋通讯员 张航;治疗癌症调强放疗效果明显[N];健康报;2007年
2 孙朝阳 魏纹;一个患者三个瘤 调强放疗一并除[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天津市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王平;调强放疗“逆向设计”治肿瘤[N];科技日报;2007年
4 王继荣;调强放疗精确杀灭癌细胞[N];健康报;2006年
5 王平 王佩国;调强技术 让放疗精益求精[N];健康报;2007年
6 张明通 邱素芳;调强放疗治复发鼻咽癌安全有效[N];健康报;2012年
7 魏纹;变“粗放”为“集约”[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江波;基于常规加速器的全身调强放疗方法[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2 袁光文;图像引导的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中的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3 李永恒;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4 毕锡文;早期原发韦氏环NK/T细胞淋巴瘤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和临床结果[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平;调强放疗在胰腺癌和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霍雯;左乳癌保乳术后野中野调强和逆向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杜霄勐;调强放疗用于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的剂量学与回顾性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谌娜娜;宫颈癌限定盆骨骨髓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及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杨威;不可手术切除胃癌调强放疗同步XP方案疗效对比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U,
本文编号:2156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156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