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65例精子形态异常患者的病因学及中医证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6 19:32
【摘要】:精子形态异常,是男科门诊常见的一种生殖功能异常,精子形态异常是指正常形态的精子少于4%,即精液中畸形精子超过96%,精子形态异常是生育年龄的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然而学术、医疗界对精子形态的认识还处在一个相对陌生的阶段,而国外早已有研究指出了精子形态学检查对男性不育诊断的重要意义,且精子形态对于精子活力、顶体反应等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多方报道,因此精子形态异常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必须予以重视。国际及国内上尚没有对精子形态学检查系统规范的统一,精子形态异常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研究仍有极大的完善空间,临床治疗上也未能达到统一的认识。在中医药治疗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中西医对精子形态异常的诊断、治疗认识上的不足,为了更好地研究精子形态异常的流行病学资料及其中医证候学规律,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此项研究,以期能够探讨精子形态异常的影响因素,并了解生殖激素对精子形态的影响情况,以及中医证候学规律。 研究方法:设计门诊病历,对近一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男科门诊的符合标准的就诊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历资料搜集,完善调查表格的书写,共收集病例125例。门诊病例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2)主诉及诊疗史;(3)既往病史;(4)体格检查;(5)辅助检查;(6)中医辩证论治;(7)治疗措施。将125例患者分为精子形态异常组和精子形态正常组,经统计,精子形态异常组有65例,精子形态正常组有60例。记录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性激素六项及BMI体重指数,将精子形态异常组和精子形态正常组之间比较基线资料、性激素六项及BMI体重指数,统计分析精子形态异常组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及中医证候规律。探索性地对比研究精子形态异常不育组、精子形态正常不育组患者的性激素六项及原发继发不育,并根据统计结果继续研究了血清睾酮参考值范围及睾酮的补充治疗。 研究结果: 1.年龄构成:本临床研究所收集的125例病例中,精子形态异常组为65例,平均年龄32.74±4.88岁(最小23岁,最大47岁);精子形态正常组为60例,平均年龄32.05±4.56岁(最小23岁,最大45岁),两组均符合正态分布,两组年龄差异性结果比较P=0.5720.05,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无差异。 2.职业构成:本临床研究所收集的125例病例中,精子形态异常组为65例,其中脑力劳动者36例,体力劳动者29例;精子形态正常组为60例,其中脑力劳动者42例,体力劳动者18例,卡方检验x2=5.967,P=0.0390.05,两组之间有差异,体力劳动者精子形态异常的比例高于脑力劳动者。 3.性激素对照研究:本临床研究所收集的125例病例中,精子形态异常组为65例,精子形态正常组为60例,两组性激素数值结果经秩和检验分析,Z=-2.435,精子形态异常组与精子形态正常组之间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10.05),精子形态异常组患者的促卵泡生成素水平高于精子形态正常组患者;两组中总睾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水平相当,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尚不能得出此几项结果在两组间有差异。初步判断本课题入组患者中,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对精子形态有影响,而总睾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可能对精子形态无明显的影响作用。 4.体重指数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提供的身高及体重计算出BMI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精子形态异常组平均为25.16±3.43Kg/m2(注:亚洲人参考值范围18.5-22.9Kg/m2),处于偏胖水平,精子形态正常组平均为24.82±3.68Kg/m2,也处于偏胖水平,两组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两组体重指数差异性结果比较P=0.6730.05,无统计学意义,体重指数无差异,两组体重指数基本相当。 5.精子形态异常合并其它精液质量异常的研究:65例精子形态异常患者中,单纯性精子形态异常(不合并少弱精子症及精液量少)患者仅占21.5%(14/65),而合并弱精子症的比例达到了78.5%(51/65),合并少精子症、精液量少也分别达到了21.5%(14/65)、15.4%(10/65)的比例,由此分析,精子形态异常作为一个疾病较少单独发生,常合并其它精液质量异常疾病。 6.中医证型规律的研究:本临床研究有湿热下注、瘀血阻滞、肾阴不足、肝郁气滞、肾阳虚衰及气血两虚6种证型,分别统计各单一证型的例数及百分比,经卡方检验,x2=74.413,P=0.000,表明精子形态异常患者在不同证候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湿热下注证明显多于其它证型(P=0.000),但肝郁气滞、气血两虚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热下注证型患者所占比例最高。65例精子形态异常患者中仅7例为单一证型,40例湿热下注患者中仅4例为单一证型,其余均为复合证型,多合并肝郁气滞、气血两虚证型。 7.精子形态异常的器质性因素:局部因素中的附属性腺感染、精索静脉曲张最常见。全身因素3例(3/32,9.4%)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影响到了生殖靶器官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了间接影响精子质量的结果。局部器官因素22例(22/32),占到了全部器质性病因32例(无重合例数)的68.8%,其中附属性腺感染与精索静脉曲张几乎各半。内分泌因素7例(7/32,21.9%)可能是通过影响生殖内分泌进而造成生精功能和精子成熟的障碍。 8.精子形态异常的工作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参照国外类似文献分组,工作方式分(1)工作压力:压力极大、压力较大、压力较小;(2)每周累计工作时间:50小时、≤50而40小时、≤40小时;(3)每天接触电脑时间:4小时、≤4而2小时、≤2小时、无电脑接触史;(4)接触电脑年数:≥10年、10而≥5年、5年、无电脑接触史。生活方式分(1)每日吸烟数:≥20支、20而≥10支、10支、无抽烟史;(2)吸烟年数:≥20、20而≥10、10、无抽烟史。(3)饮酒情况:经常饮酒、偶尔饮酒、无饮酒史;(4)日常食物偏好习惯:清淡饮食、肉食偏多、油炸食物偏多、辛辣饮食偏多、无饮食偏好;(5)日常饮料饮用情况:常饮用咖啡、常饮用可乐、无频繁的咖啡可乐饮用;(6)平素手机放置裤兜情况:≥10年、10而5年、≤5年、平素无手机放置裤兜习惯;(7)平时是否熬夜:是、否;(8)是否蒸散拿、泡热水澡:是、否;(9)每天坐位夹腿时长:4h、4h、无。将精子形态异常组与精子形态正常组的上述相关数据处理成变量,在校统计学教研室相关人员的指导下采用了可用于处理定性因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精子形态异常组与精子形态正常组工作生活方式各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变量均被剔除方程,尚不能得出上述各因素对精子形态有影响的结论。 9.精子形态异常的医源性因素:构成比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患者中有既往手术史和药食物服用史的各有5例,例数均较少,尚难以对医源性因素的影响下初步结论。 10.精子形态异常的病因学分类: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少数病例可能是由医源性因素引起的(10/65=15.4%);而大多数是工作生活方式因素、器质性因素(40/65=61.5%,32/65=49.2%),虽然病例数较少,但构成比有一定的说服力,结合临床实际分析工作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是导致了器质性病因,从而损害生殖靶器官而导致了精子形态的异常,这提示我们实质性器官组织损害在精子形态异常病因中可能的重要地位。同时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复合因素在精子形态异常患者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2例(42/65=64.6%),而独立因素仅占到了少数(4/65=6.2%)。虽然病例数较少,但构成比有一定的说服力,据此该结果可能提示我们在临床上要重视多因素对精子形态的重叠影响。此外,原因不明的也占到了相当多的比例,为19(19/65=29.2%),可能提示我们积极探索精子形态异常的病因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1.探索性研究一:本临床研究将精子形态异常不育组40例、精子形态正常不育组35例的血清性激素数据处理成变量,在校统计学教研室相关人员的指导下采用了可用于处理定性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精子形态异常不育组性激素中仅血清总睾酮(T)有显著性差异,方程为ln(P/(1-p))=0.777-0.004T,P=0.0160.05,有统计学意义;而精子形态正常不育组各种性激素变量均无统计学意义,变量均被剔除方程。基于以上统计结果,分析血清睾酮可能对精子形态异常不育患者有保护意义。据此,本临床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1)采用参考值范围统计方法,对血清睾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分析MD±SD:453.68±177.11,初步判断:血清总睾酮(T)的参考值范围276.57-630.79ng/ml,即本次入组的畸形精子症患者中95%比例的血清总睾酮值分布在此区间;(2)目前国际上和国内公认的睾酮补充治疗上限是350ng/ml,精子形态异常不育组患者中血清睾酮350ng/ml者有26例,血清睾酮350ng/ml者有14例,精子形态正常不育组中血清睾酮350ng/ml者有13例,血清睾酮350ng/ml者有22例,经卡方检验,x2=5.804,P=0.0140.05,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精子形态异常不育患者血清总睾酮350ng/ml(睾酮补充治疗的上限)的比例远高于精子形态正常不育患者,对临床上血清睾酮(T)350ng/ml的畸形精子症患者,讨论是否有必要行睾酮补充治疗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但是否可行睾酮补充治疗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12.探索性研究二:本临床研究中40例精子形态异常不育组患者,28例为原发性不育,12例为继发性不育,35例精子形态正常不育组患者,15例为原发性不育,20例为继发性不育。经卡方检验,x2=6.917,P=0.0080.05,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精子形态异常不育患者中原发性不育所占的比例远高于精子形态正常不育患者,并且本课题精子形态异常不育患者中,继发性不育所占比例较少,虽然病例数较少,但构成比有一定的说服力。综上提示我们,积极探索精子形态异常在原发性不育病因中所处的地位,可能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结论: 1.小样本数据统计显示,精子形态异常组患者促卵泡生成素水平高于精子形态正常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对男性精子形态异常率可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大样本统计有待进一步研究。 2.小样本数据统计显示,精子形态异常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中,不同证候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两两比较湿热下注证明显多于其它证型,湿热下注证型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且精子形态异常患者中多为复合中医证型,多合并肝郁气滞、气血两虚证型。 3.小样本数据统计显示,血清睾酮可能对精子形态异常不育(畸形精子症)患者有保护意义,血清总睾酮(T)的参考值范围为276.57-630.79ng/ml,精子形态异常不育(畸形精子症)患者血清总睾酮350ng/ml(睾酮补充治疗的上限)的比例远高于精子形态正常不育患者,对临床上血清睾酮(T)350ng/ml的畸形精子症患者,讨论是否有必要行睾酮补充治疗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69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冰清;曹云霞;赵济华;章志国;贺小进;;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质量的关系[J];安徽医药;2007年06期

2 刘柳;陈锋;李杨亮;;男性不育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1年03期

3 高久春,王瑞雪,许宗革,郑海筝,刘媛,刘睿智;精子形态学分析中染色方法的比较[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4 孙振高;孙金龙;姜鲲鹏;李忻Oz;杨武文;;六味地黄软胶囊对精液参数及精子DNA质量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2期

5 王岁珠,司继春;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13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01年05期

6 Menkveld R;甄威;刘建兵;姚康寿;;《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第5版中低正常精子形态值的临床意义[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年03期

7 赵桂馨;胡金树;安国瑞;刘敬如;;568例男性不育患者精子形态与白细胞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年09期

8 蒋最明;顾敏;李仲余;周建萍;;精子形态和精子活力分析在男性不育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9 邓云;吕健忠;;2种染色方法用于精子细胞形态学分析的效果比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20期

10 黄镇华;顾晓琼;梁绮华;张媛;黄艳梅;高秀蓉;;168例精液样本精子形态畸形率与精子活力的分析[J];广州医药;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2424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424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0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