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靶向肽NYZL1生物学作用及其特异性鉴定
发布时间:2019-06-02 04:57
【摘要】:目的:1.体外实验验证NYZL1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寻找靶向肽的受体提供参考信息。2.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FITC-NYZL1分子探针与膀胱癌细胞结合的特异性,为膀胱癌的靶向性治疗提供理想载体。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采集临床病人的新鲜尿液,分析FITC-NYZL1分子探针标记尿脱落细胞的特异性,为靶向肽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运用固相载体共价相连技术合成靶向肽NYZL1及其对照肽sv-NYZL1,肽段上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并纯化。通过MTT实验、损伤修复实验研究NYZL1对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生物学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技术,分析NYZL1对BIU-87细胞的周期分布、凋亡情况的影响,探讨NYZL1对BIU-8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2.应用扫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FITC-NYZL1与膀胱癌BIU-87、T24、5637、E-J细胞和肾癌KC细胞结合的特异性。3.收集临床上膀胱癌患者新鲜尿液,纯化尿液,加入FITC-NYZL1探针孵育,LSCM检测探针与细胞的结合率,同时进行平行对照试验,取新鲜尿液进行瑞-吉染色,通过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尿脱落细胞中癌细胞阳性率。结果:1.杭州中肽生化试剂公司合成NYZL1(CSSPIGRHC)短肽和sv-NYZL1(CRIGSPHSC)对照肽(对照肽的氨基酸序列及结构与NYZL1相同,但组合顺序不同),通过hplc及ms纯化、鉴定,所合成环肽氨基酸序列合成肽的纯度≥98%。经fitc标记,形成fitc-nyzl1探针和随机对照探针fitc-svnyzl1。2.mtt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肽段nyzl1浓度的升高,biu-87细胞与其结合呈现出的od值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nyzl1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与nyzl1结合的biu-87细胞生长趋势与其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nyzl1不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损伤修复实验结果显示,单位时间内,实验组划痕区域细胞的生长面积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均表现细胞生长,biu-87细胞的迁移能力不受nyzl1的影响。3.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yzl1对膀胱癌biu-87细胞的周期分布无明显影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nyzl1短肽浓度的升高,nyzl1作用后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nyzl1对biu-87细胞的周期分布与凋亡结果均无明显影响。4.免疫荧光法鉴定nyzl1特异性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itc-nyzl1除了能与biu-87细胞结合,还可以和其他膀胱癌细胞结合,且各组间结合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5.临床实验结果显示,fitc-nyzl1可以标记膀胱癌患者所有癌变的尿脱落细胞,且随着膀胱肿瘤分期的升高,探针与细胞结合率也升高。对照组探针结合率较低,与实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靶向肽nyzl1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细胞周期生物学行为无明显影响。2.靶向肽nyzl1在膀胱癌细胞表面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具有显著的癌细胞靶向性。这一结果为nyzl1的临床应用研究,nyzl1受体的筛选和鉴定提供了参考信息,我们可将nyzl1作为膀胱癌靶向性诊断和治疗的候选分子应用于临床研究。3.fitc-nyzl1分子探针特异性结合膀胱癌细胞,能有效提高尿脱落细胞中膀胱癌细胞的检出率。靶向肽标记的尿脱落细胞有望成为膀胱癌无创诊断和临床监测的新技术,为今后膀胱癌进行早期诊断和药物靶向性治疗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14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青云;英国科学家辨别出与膀胱癌有关的基因[J];中国处方药;2004年08期
2 ;特殊激素可导致男性患膀胱癌几率升高[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1期
3 肖建利;张丽芳;刘巧莉;;白花蛇舌草治疗膀胱癌1例[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年08期
4 丁虹彬,,余雪轩;培养膀胱癌细胞的新方法[J];南京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5 张晓峰;刘训勤;;一种新型膀胱癌快速诊断装置[J];医疗卫生装备;2013年10期
6 孙宏志,凡杰,唐孝达;自稳定反义IGF1R基因片段对膀胱癌细胞的影响[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年05期
7 章小平,杨红枚,鲁功成;膀胱癌稳定表达多药耐受相关蛋白亚克隆的生物学特征[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8 漆少廷,徐锡坤,王心如;膀胱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0年04期
9 章小平,杨红枚,鲁功成;流式细胞仪在膀胱癌多药耐受研究中的应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0年09期
10 杨莉,汪少娟,杨业金,陈忠,吴燕丽;抗肿瘤药对膀胱癌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作用的影响[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春;谷江;孙发;石家齐;;传统医学在膀胱癌治疗中的意义[A];2010年贵州省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潘春武;沈周俊;唐小莹;王e
本文编号:2490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4908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