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危组特发性膜性肾病保守治疗与免疫抑制治疗的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0-04-29 00:04
【摘要】: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预后差别很大,对于中危组即尿蛋定量为4-8g/d的患者,考虑到免疫抑制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疾病本身导致的并发症,我们应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即研究中危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自发缓解率,比较初始保守治疗与免疫抑制治疗效果的差异,初始保守治疗因病情加重改为免疫抑制治疗,即延迟的免疫抑制治疗与初始免疫抑制治疗的效果差异,免疫抑制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影响初始保守治疗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我们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就诊于盛京医院南湖院区并行肾穿刺活检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从中筛选出中危组患者,除外随访时间小于12个月且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终点随访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初始治疗时应用保守治疗的患者为初始保守治疗组(ICT组),应用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为免疫抑制治疗组(IT组)。比较ICT组和IT组的预后情况,分析初始保守治疗与初始免疫抑制治疗效果的差异。初始保守治疗但随访期间因病情加重而改为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为延迟的免疫抑制治疗组(DIT组),一直保守治疗的患者为保守治疗组(CT组)。比较DIT组与IT组预后的差异,分析延迟的免疫抑制治疗对患者预后有无影响。在ICT组中,通过保守治疗获得缓解的患者为保守治疗缓解组(CR组),通过保守治疗未缓解的患者为保守治疗无缓解组(NR组),NR组包括一直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以及因病情加重改为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计算中危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自发缓解率,并分析影响初始保守治疗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共有84名中危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纳入研究,平均随访(30.67±14.7)个月。其中ICT组41人,包括DIT组15人(最终有11人获得完全缓解,3人获得部分缓解,1人无缓解),CT组26人(最终有11人完全缓解,8人部分缓解,7人无缓解)。IT组43人(最终有25人获得完全缓解,8人获得部分缓解,10人无缓解)。1、ICT组与IT组相比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3年eGFR下降绝对值均无差异。但ICT组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IT组,p=0.040。两组完全缓解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30个月,20个月。IT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ICT组。2、DIT组与IT组相比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3年eGFR下降的绝对值均无差异。DIT组及IT组的免疫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84.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满月脸,感染,肝功能损伤,血压、血糖升高等。3、中危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自发缓解率为46.3%。CR组与NR组相比,男性比例低,eGFR高,胱抑素C低,总胆固醇低,具有统计学差异。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初始治疗时低胆固醇(OR=0.472,95%CI=0.244~0.914,P0.05)是初始保守治疗获得缓解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1、中危组IMN患者初始保守治疗与免疫抑制治疗相比治疗有效率、复发率、3年eGFR下降的绝对值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差异,但完全缓解率低。2、中危组IMN患者延迟的免疫抑制治疗对预后无影响。免疫抑制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而且感染等一些不良反应重。因此,中危组IMN患者可以初始保守治疗,只有病情加重才改为免疫抑制治疗。3、中危组IMN患者自发缓解率高达46.3%。初始治疗时的低胆固醇水平是初始保守治疗获得缓解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图文】:
Fig.3.6 The cumulative effective rate between DIT group and IT group from 16th month to the end.The surviv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from 16th month to the end. There was nodifference in cumulative effective rate between DIT group and IT group. (p=0.461)如图 3.7 为 DIT 组与 IT 组累积完全缓解率的比较。图中两条曲线在随访第 20个月时有交叉,因此我们将曲线以随访第 20 个月进行分段,第一段为随访第 0-20个月,如图 3.8 所示,第二段为随访第 20 个月到最后,如图 3.9 所示。在图 3.8 中,IT 组曲线在 DIT 组曲线上方,Log-rank 检验得出 p=0.830,因此在随访第 0-20 个月期间,,两组的累积完全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图 3.9 中,DIT 组曲线在 IT 组曲线上方,Log-rank 检验得出 p=0.569,两组的累积完全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可以认为 DIT 组与 IT 组的累积完全缓解率无明显差异。综上得出, DIT 组与 IT 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完全缓解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92
本文编号:2644011
【图文】:
Fig.3.6 The cumulative effective rate between DIT group and IT group from 16th month to the end.The surviv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from 16th month to the end. There was nodifference in cumulative effective rate between DIT group and IT group. (p=0.461)如图 3.7 为 DIT 组与 IT 组累积完全缓解率的比较。图中两条曲线在随访第 20个月时有交叉,因此我们将曲线以随访第 20 个月进行分段,第一段为随访第 0-20个月,如图 3.8 所示,第二段为随访第 20 个月到最后,如图 3.9 所示。在图 3.8 中,IT 组曲线在 DIT 组曲线上方,Log-rank 检验得出 p=0.830,因此在随访第 0-20 个月期间,,两组的累积完全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图 3.9 中,DIT 组曲线在 IT 组曲线上方,Log-rank 检验得出 p=0.569,两组的累积完全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可以认为 DIT 组与 IT 组的累积完全缓解率无明显差异。综上得出, DIT 组与 IT 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完全缓解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顾明颖;向們;魏凯;谢可炜;倪兆慧;顾乐怡;;初始保守治疗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调查和短期蛋白尿预后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年03期
2 陈朝红;刘志红;洪亦眉;秦卫松;张明超;曾彩虹;黎磊石;;雷公藤甲素干预C5b-9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体外研究[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年04期
3 刘志红;李世军;吴燕;左科;王波;曾彩虹;黎磊石;;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前瞻性对照研究[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年04期
4 严彬;牛茜;南晓东;赖珍谷;付杰武;张旭东;;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6年01期
5 刘春凤,徐元钊,丁小强,傅辰生,张志刚,郭慕依;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影响因素[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6 徐耀文,陈楠,任红,张文,陈晓农,郝翠兰,傅秀兰;45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治疗的探讨[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2644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6440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