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四四排石方治疗尿酸结石肾绞痛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01:45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四四排石方对尿酸结石肾绞痛的临床疗效,研究其缓解疼痛、促进排石的机制,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清热除湿、行气止痛”辨治尿酸结石肾绞痛的优势。方法:选择就诊前一周内西医诊断符合尿酸结石肾绞痛诊断标准、中医证候属“下焦湿热、气机逆乱”证型的72例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氢钾钠治疗,10g/天,治疗组给予“四四排石”方(颗粒剂)。两组均在早晚餐后1小时加500ml温水溶化后顿服,服药后跳动10分钟,每分钟频率120次左右。嘱患者每次排尿时观察小便情况,以结石排出或服药2周为研究截止点。若排石中患者出现疼痛难忍,两组均可加用双氯芬酸钠止痛,每天不超过100mg。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肾绞痛的变化(疼痛发作频率、每次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观察到结石排出或研究终止点时复查B超,明确排石的情况(排石率、排出时间长短),同时检测尿红细胞、尿PH值、血尿酸的变化。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72例研究患者(4例因为出差、疼痛难以耐受被剔除,故共68例被纳入),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病程、结石数量、结石位置、结石大小、中医证候积分、尿红细胞、尿PH、血尿酸等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2.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尿酸结石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较好的作用。3.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排石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两周的观察期内,对比两组的结石排出时间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排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对比两组肾绞痛的变化,包括疼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治疗一周后,对比两组肾绞痛发作频率,对照组为2.09±1.23,治疗组为2.05±1.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肾绞痛发作频率都在减少;对比两组疼痛程度,处理因素F=6.658,P=0.012,P0.05,时间因素F=42.101,P=0.000,P0.01,可认为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不等,各时间点患者疼痛评分不等或不全相等。时间与处理因素的交互作用F=2.857,P=0.041,可认为处理因素与时间因素有交互作用;对比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对照组为4.88±0.98,治疗组为3.00±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长于治疗组。6.检测尿红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减少红细胞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检测尿P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碱化尿液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检测血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并无明显区别。9.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有改善中医证候的作用;对比其单项证候积分神疲乏力、小便涩痛、畏寒肢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四四排石方在尿酸结石肾绞痛总有效率方面同对照组有相同的疗效,该方同对照组一样,都均有排石作用,但结石排出时间方面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四四排石方在缓解肾绞痛发作频率方面和对照组一样有效,使患者疼痛程度减轻,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就检验指标而言,该方在降低尿红细胞、碱化尿液方面也有显著疗效。此外,四四排石方作为具有清热除湿、行气止痛的方药在缓解患者神疲乏力、小便涩痛、畏寒肢冷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使单项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减低。但由于本研究的时间过短,该方对血尿酸是否具有干预作用,我们暂时无法确定,需深入的探讨。总而言之,四四排石方具有排石止痛、改善症状的显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的运用。
【图文】:

排石


74%75%75%对照组 治疗组图 1 结石排出率对比3.3 治疗后两组患者排石时间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排石时间对比运用 t 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说明治疗组比对照组排石时间短。见表 16 及图 2表 16 治疗后两组患者排石时间对比(天)(n=68, x±s)组别 例数(n) 排石时间(d) t P对照组 33 7.04±2.13 3.645 0.00治疗组 35 5.07±1.75注:两组比较,P<0.01

患者,交互作用,时间因素,误差


3.6 两组患者 VAS 疼痛评分对比将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在治疗前、治疗 3 天后、治疗 7 天后、治疗 10 天后、治疗14天后进行对比,处理因素F=6.658,P=0.012,P<0.05,时间因素F=42.101,P=0.000,P<0.01,可认为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不等,各时间点患者疼痛评分不等或不全相等。时间与处理因素的交互作用 F=2.857,P=0.041,可认为处理因素与时间因素有交互作用。见表 19 及图 4.表 19 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方差分析对比变异来源 SS V MS F P处理 19.454 1 19.454 6.658 0.012个体间误差 192.852 66 2.922时间 390.352 2.4 165.845 42.101 0.000处理×时间 26.493 2.4 11.256 2.857 0.041个体内误差 611.936 155.3 3.939经 GG 校正。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烨;刘智明;;尿酸结石病因及诊治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05期

2 杨晓红;;常规CT鉴别诊断尿酸与非尿酸结石的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15期

3 罗玉芬;;延续护理预防尿酸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7年10期

4 李浩勇;梁培育;周治彦;宋鹏;彭晓晖;颜毅;刘继红;;碳酸氢钠联合ESWL治疗双J管末端尿酸结石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年12期

5 章t,

本文编号:2703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703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c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