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33与Treg细胞在微小病变型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692
【图文】:
1.MCNS 组及 HC 组外周血 CD4+T 细胞中 Treg 细胞比例流式图示例。ig.1. model figures of proprotions of Treg cells of Flow cytometry 为流式细胞仪检测图中挑选出所具代表性的图例,图 a 为实验组某患者BMC 中 CD4+CD25+T 细胞所占比例,图 b 为实验组为该患者外周血 PBMC 中+CD25+Foxp3+T 细胞所占比例,图 c 为健康对照组中某人员外周血 PBMC +CD25+T 细胞所占比例,图 d 为该人员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CD4+CD25+TFox所占比例,健康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 T 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实验组
c. 12.1% d. 图 1.MCNS 组及 HC 组外周血 CD4+T 细胞中 Treg 细胞比例流式图示例。Fig.1. model figures of proprotions of Treg cells of Flow cytometry图 1 为流式细胞仪检测图中挑选出所具代表性的图例,图 a 为实验组某患血 PBMC 中 CD4+CD25+T 细胞所占比例,图 b 为实验组为该患者外周血 PBCD4+CD25+Foxp3+T 细胞所占比例,图 c 为健康对照组中某人员外周血 PBCD4+CD25+T 细胞所占比例,图 d 为该人员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CD4+CD25+T细胞所占比例,健康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 T 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实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德安;杨达胜;韩子明;陈新德;;左旋咪唑在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中的抗复发作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王茜,周广宇,徐杰;微小病变型肾病[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09期
3 陈重义;微小病变型肾病的预后及其预测[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85年06期
4 周惠浩;;环磷酰胺在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中引起抑制性T细胞长期损害及其相关疗效[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82年02期
5 王莹;;AIDS的微小病变型肾病[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6年11期
6 张文晖;微小病变型肾病发病机制——肾小球多阴离子丢失[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85年06期
7 陈述枚;宋名通;;微小病变型肾病与免疫[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2年08期
8 刘晓鸣,卢思广,王峥,薛凌宇;微小病变型肾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膜受体与激素对其凋亡、增殖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11期
9 候凡凡;;微小病变型肾病时的急性肾衰[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84年02期
10 孙利,徐虹,张秀荣,郭慕依;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检测在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晓荧;张四喜;李艳娇;苗秋丽;宋燕青;;一例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的用药分析和监护[A];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2 李恒;李夏玉;徐楠;梁露旦;杨文芳;陈江华;;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单用他克莫司治疗成人微小病变型肾病[A];2012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潘阳彬;邹臻寰;万建新;;sPLA2-ⅠB、PLA2R及PLA2R-AB在鉴别微小病变型肾病及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意义[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4 杨运旗;孙兰英;黄晓欣;陈宁;张爱华;;燃煤型砷污染所致肾脏损害的病理特征及意义[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抗诱变剂和抗癌剂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学术会议、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贵州省环境诱变剂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董孟华;刘志学;;IL-18BP对阿霉素肾病模型治疗的实验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晓鸣;郭妍南;王峥;;呼吸道合胞病毒致大鼠尿蛋白及肾小球结构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高霞;徐虹;;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在人和大鼠足细胞的定位特点及与足突融合的关系探讨[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8 吴汉利;孙伟;;对阿柔比星模型的评价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刘晓鸣;郭妍南;王峥;;呼吸道合胞病毒致大鼠尿蛋白及肾小球结构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于洪;乙酰肝素酶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触发微小病变型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涛;成年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外周血PD-1+Tfh细胞亚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9年
2 李待弟;IL-33与Treg细胞在微小病变型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3 王璐;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与微小病变型肾病的临床特点比较[D];吉林大学;2018年
4 徐茵;肾小球足细胞特异性蛋白-nephrin在微小病变型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5 刘文瑞;微小病变型肾病临床治疗疗效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姚盛华;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21例儿童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浙江大学;2012年
7 解学欣;开同配合低蛋白饮食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青海大学;2015年
8 刘百巍;肾病综合征中医辨证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龙香菊;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10 王林仙;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及病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27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72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