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顺铂联合p53和siRNA-mdm2对裸鼠移植瘤前列腺癌治疗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09:54
  前列腺癌(PCa)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世界男性第二位最常见的非皮肤癌,占男性癌症的10%。近年来,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位居所有癌症的第三位。有效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仍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近两项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以多西紫杉醇为基础化疗改善了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患者的生存。以紫杉类药物为基础的治疗和放射治疗是一种治疗前列腺癌很有前途的方法。此外,加入碳铂多西他赛被认为是对难治性前列腺癌进展中或治疗后不久具有很好耐受性,治疗效果良好。这些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铂盐在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作用。然而,顺铂(DDP)为基础的方案往往会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乏力、胃肠道疾病及对心脏、肾和神经系统的影响。这些不良反应通常会导致停药和降低疗效。既能减少顺铂的毒副作用又能提高其治疗效果,是一个有希望的策略。如低剂量的化疗药物顺铂与其他方法联合有可能增加癌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众所周知,细胞生长和死亡通常是由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之间的平衡决定的。P53起着调节和平衡细胞与组织的角色。失活的p53引起的负调节因子,如鼠双微体2(mdm2),在很多人类癌症的发展中起作用...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1.2 前列腺癌的诊断
        1.2.1 前列腺癌的症状
        1.2.2 前列腺癌的诊断
    1.3 前列腺癌的治疗
        1.3.1 手术治疗
        1.3.2 放射治疗
        1.3.3 实验性前列腺癌局部治疗
        1.3.4 内分泌治疗
        1.3.5 化疗
        1.3.6 生物治疗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将共表达质粒 Pmp53 电转化入减毒沙门菌 phoP/phoQ
        2.2.2 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2.2.3 荷瘤裸鼠分组和治疗
        2.2.4 铺板法检测菌落分布
        2.2.5 TUNEL 法原位检测肿瘤细胞晚期凋亡
        2.2.6 RT-PCR 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 mRNA 的表达
        2.2.7 Westernblot 方法检测蛋白表达
        2.2.8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 PCNA、mdm2 的表达
        2.2.9 结果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菌落分布实验检测沙门菌在裸鼠体内的分布
    3.2 联合治疗后对裸鼠肿瘤组织 p53 和 mdm2 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3.2.1 RT-PCR检测裸鼠肿瘤组织p53和mdm2基因表达的影响
        3.2.2 Westernblot检测裸鼠肿瘤组织p53和mdm2蛋白表达变化
        3.2.3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mdm2蛋白的表达
    3.3 顺铂联合共表达质粒治疗的抗前列腺癌作用
        3.3.1 裸鼠移植瘤生长曲线
        3.3.2 治疗32天后各组裸鼠及其肿瘤的比较
        3.3.3 治疗后瘤重变化
        3.3.4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PCNA蛋白的表达
    3.4 联合治疗后机制的探讨
        3.4.1 组织病理学观察
        3.4.2 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凋亡40
        3.4.3 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检测
    3.5 联合治疗后对机体的系统毒性
第4章 讨论
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表达p53及siRNA-VEGF质粒的构建及其在PC-3细胞中的表达[J]. 刘亚男,邵月婷,赵丹,汲坤,李晓洁,邵晨,王波,张爽,李馨,李扬,赵雪俭.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03)
[2]血管抑素基因和内皮抑素基因抑制肝癌作用的比较[J]. 李勇,刘云霞,杨海山.  肿瘤. 2008(08)
[3]康士得(比卡鲁胺)治疗局部晚期无远处转移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何学酉,洪宝发,符伟军,高江平,张磊,杨勇,宋涛,张朝华.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7(12)
[4]联合PTEN和P27抑制前列腺癌侵袭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J]. 邱镇,崔飞伦,许传亮,顾正勤,孙颖浩.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7(03)
[5]中日两城市前列腺癌普查结果及临床病理对比研究[J]. 王洪亮,张海峰,许宁,张灵,计国义,李晓萌,高洪文,赵雪俭,桑原正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02)
[6]上海市区1973~1999年前列腺癌发病趋势分析[J]. 刘振伟,项永兵,张薇,方茹蓉,阮志贤,孙璐,高立峰,金凡,高玉堂.  中国卫生统计. 2003(06)
[7]我国前列腺癌的研究现状[J]. 孙颖浩.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4(02)
[8]前列腺癌的间歇雄激素阻断疗法(附编者按)[J]. 叶敏.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1(02)
[9]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发病调查[J]. 顾方六.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0(01)
[10]前列腺癌发病情况的探讨[J]. 顾方六,马文香,吴阶平.  中华外科杂志. 1986 (10)



本文编号:3105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105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8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