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修复术中新尿道屏障设置方法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3-29 23:35
近年来,尿道下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修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尿瘘、尿道狭窄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依然较高。在尿道下裂修复术中加盖新尿道屏障能减少术后尿瘘的发生,然而新尿道屏障的设置方法多种多样,莫衷一是。患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且在手术中设置新尿道屏障。本文就这一方法与技巧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文章来源】: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0,35(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Y-I法用海绵体设置新尿道屏障
阴囊去表皮筋膜瓣覆盖成形尿道主要用于近端尿道下裂,1946年,Cecil首次发现了利用阴囊来加厚尿道组织以减少尿瘘[13],由于阴囊肉膜血运丰厚并且在技术上简单易学,目前此筋膜瓣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尿道下裂修复以减少术后尿道皮肤瘘的发生。此筋膜瓣技术的解剖基础是以Colles筋膜(阴囊浅筋膜)为主,该浅筋膜属于结缔组织中的一种,由于其较疏松的特点,故活动度较其他筋膜大。加固尿道的阴囊去表皮翻转筋膜瓣一般沿阴囊外侧动脉、阴囊前动脉游离,方向为阴茎至阴囊且覆盖的长度一般与新尿道长度相当,阴囊去表皮筋膜瓣可以使取材摆脱二次甚至多次手术的影响,只要求一侧的血供(阴囊前动脉内侧、外侧支或阴囊外侧动脉)保留完整。此技术的优点是阴囊的筋膜瓣可为重建的全段尿道设置充分的组织屏障,可以避免筋膜瓣技术出现的受腹侧皮肤结缔组织发育情况的影响,从而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但术前对阴茎术区的充分评估仍然是必需的,以明确具体手术的方式及膜瓣的取材及设计,这要求术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皮瓣设计经验,学习曲线较长,而且,此技术对于术前阴囊皮肤准备要求较高,术区皮肤的细菌定植情况往往对手术效果有较大影响。黄鲁刚等[14]报道了使用阴囊皮瓣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尿瘘12.9%,狭窄6.4%。罗意革等[15]认为,不管如何重建尿道,都必须在新尿道与皮肤层之间须予血管蒂或筋膜瓣组织等组织屏障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但是,筋膜瓣技术行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尿瘘的病例仍占10.3%。他们认为,感染、筋膜瓣血供难以重建,局部组织淤血甚至组织坏死是导致术后高发的并发症的重要原因,而血供不良的新尿道产生局部的坏死也同样会导致术后尿瘘。4 睾丸精索鞘膜覆盖法
尿道下裂的修复主要围绕排尿、阴茎外观以及正常的生育能力来展开。但是,在二次手术及残废型尿道下裂中,皮源短缺为尿道下裂手术带来了困难。伴随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在体外来构建的黏膜已经在尿道的修复中发挥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作用。细胞种植后的脱细胞基质或单纯脱细胞基质早已经在动物实验以及临床上成功应用[19]。而单纯脱细胞基质的尿道修复在临床应用中也伴有相应的术后并发症[20-22]。近年来,有关组织工程上皮修复重建动物模型尿道缺损的研究有了越来越深入广泛的研究,为由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23]。Atala等[24]的将使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种植PLLA支架用于重建尿道,为Barbagli等[25]将组织工程口腔黏膜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了基础(图3)。国内齐进春等[26]报道了使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补片的经验,总体效果良好,无尿瘘等发生,但6例中仍有1例因为植入物感染而手术失败,1例术后仍有尿道狭窄。生物膜技术虽然仍存在排斥反应、植入物感染等情况,但是此技术为尿道下裂新尿道屏障材料提供了可靠的来源,而且现在技术日新月异,临床上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6 富含血小板纤维
本文编号:3108406
【文章来源】: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0,35(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Y-I法用海绵体设置新尿道屏障
阴囊去表皮筋膜瓣覆盖成形尿道主要用于近端尿道下裂,1946年,Cecil首次发现了利用阴囊来加厚尿道组织以减少尿瘘[13],由于阴囊肉膜血运丰厚并且在技术上简单易学,目前此筋膜瓣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尿道下裂修复以减少术后尿道皮肤瘘的发生。此筋膜瓣技术的解剖基础是以Colles筋膜(阴囊浅筋膜)为主,该浅筋膜属于结缔组织中的一种,由于其较疏松的特点,故活动度较其他筋膜大。加固尿道的阴囊去表皮翻转筋膜瓣一般沿阴囊外侧动脉、阴囊前动脉游离,方向为阴茎至阴囊且覆盖的长度一般与新尿道长度相当,阴囊去表皮筋膜瓣可以使取材摆脱二次甚至多次手术的影响,只要求一侧的血供(阴囊前动脉内侧、外侧支或阴囊外侧动脉)保留完整。此技术的优点是阴囊的筋膜瓣可为重建的全段尿道设置充分的组织屏障,可以避免筋膜瓣技术出现的受腹侧皮肤结缔组织发育情况的影响,从而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但术前对阴茎术区的充分评估仍然是必需的,以明确具体手术的方式及膜瓣的取材及设计,这要求术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皮瓣设计经验,学习曲线较长,而且,此技术对于术前阴囊皮肤准备要求较高,术区皮肤的细菌定植情况往往对手术效果有较大影响。黄鲁刚等[14]报道了使用阴囊皮瓣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尿瘘12.9%,狭窄6.4%。罗意革等[15]认为,不管如何重建尿道,都必须在新尿道与皮肤层之间须予血管蒂或筋膜瓣组织等组织屏障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但是,筋膜瓣技术行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尿瘘的病例仍占10.3%。他们认为,感染、筋膜瓣血供难以重建,局部组织淤血甚至组织坏死是导致术后高发的并发症的重要原因,而血供不良的新尿道产生局部的坏死也同样会导致术后尿瘘。4 睾丸精索鞘膜覆盖法
尿道下裂的修复主要围绕排尿、阴茎外观以及正常的生育能力来展开。但是,在二次手术及残废型尿道下裂中,皮源短缺为尿道下裂手术带来了困难。伴随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在体外来构建的黏膜已经在尿道的修复中发挥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作用。细胞种植后的脱细胞基质或单纯脱细胞基质早已经在动物实验以及临床上成功应用[19]。而单纯脱细胞基质的尿道修复在临床应用中也伴有相应的术后并发症[20-22]。近年来,有关组织工程上皮修复重建动物模型尿道缺损的研究有了越来越深入广泛的研究,为由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23]。Atala等[24]的将使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种植PLLA支架用于重建尿道,为Barbagli等[25]将组织工程口腔黏膜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了基础(图3)。国内齐进春等[26]报道了使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补片的经验,总体效果良好,无尿瘘等发生,但6例中仍有1例因为植入物感染而手术失败,1例术后仍有尿道狭窄。生物膜技术虽然仍存在排斥反应、植入物感染等情况,但是此技术为尿道下裂新尿道屏障材料提供了可靠的来源,而且现在技术日新月异,临床上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6 富含血小板纤维
本文编号:3108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1084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