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中、后入路置管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4 17:52
目的:通过研究颈内静脉中、后入路的两种置管手术方法的比较,探讨颈内静脉中入路和后入路两种置管方法的优缺点,对导管长期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尿毒症患者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拟行颈静脉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的尿毒症患者,研究采用Excel软件随机数字法进行随机分组:组别A(30例)采用中入路置管法,组别B(30例)采用后入路置管法;术中、术后跟踪随访病人置管通畅情况;从患者基本资料(年龄、BMI、既往病史)、术前检查指标、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穿刺成功率、出血量、颈动脉损伤情况、透析导管弯曲度、术后通畅率、并发症及术后透析情况等,最后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拟行颈静脉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的尿毒症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5例(58.3%),女性25例(41.7%),男女比7:5。A组年龄64.1±10.9岁,B组年龄59.1±11.7岁,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78岁。2、A、B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5±2.1min、9.2±2.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文章来源】:南华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A组中入路穿刺法(图片出自ProceduresHandoutsACEPSIM2013)
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图2.2B组后入路穿刺法(图片出自ProceduresHandoutsACEPSIM2013)图2.3穿刺前定位及术中定位2.4.3透析条件:于血透室采用费森尤斯4008X或费森尤斯4008B血透机,NIPROFB-150G透析器,标准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流速500ml/min;血流量调节至双腔导管所能达到的最大稳定流量,但≤300ml/min。2.5术后随访:术后血小板、血红蛋白、凝血功能(PT等);透析后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定期术后血透血流量、三月、六月、一年定期跟踪随访长期通畅率及并发症(出
穿刺前定位及术中定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弯折角度是临时性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的重要因素[J]. 陈小玲,包崑,梁子安,禤晓燕. 中国血液净化. 2018(12)
[2]内瘘静脉最小内径可作为判断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指标[J]. 徐元恺,甄景琴,张文云,段青青,张丽红.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7 (03)
[3]自体动静脉内瘘管径与血管流量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 徐元恺,张丽红,赵艺欣,张文云,段青青,李英.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6 (07)
[4]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与颈内静脉临时导管堵塞原因分析[J]. 黄正辉,杨立川,殷俊,刘高伦,卢涛. 中国综合临床. 2016 (05)
[5]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成熟度的评估[J]. 袁凯,王鹏,梁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12)
[6]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严重感染的临床分析[J]. 徐丽云,潘兆虎,蔡红芳,陈伟珍. 中华全科医学. 2015(09)
[7]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1版)[J]. 王玉柱,叶朝阳,金其庄. 中国血液净化. 2014(08)
[8]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后的血管重构及其影响因素[J]. 徐元恺,张丽红,张文云,王自强,林琼真,王保兴,李英.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4 (06)
[9]不同穿刺点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解剖关系变化的研究[J]. 秦晓辉,张宏,米卫东. 北京医学. 2013(08)
[10]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J]. 叶朝阳,程烨.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2 (09)
本文编号:3322139
【文章来源】:南华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A组中入路穿刺法(图片出自ProceduresHandoutsACEPSIM2013)
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图2.2B组后入路穿刺法(图片出自ProceduresHandoutsACEPSIM2013)图2.3穿刺前定位及术中定位2.4.3透析条件:于血透室采用费森尤斯4008X或费森尤斯4008B血透机,NIPROFB-150G透析器,标准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流速500ml/min;血流量调节至双腔导管所能达到的最大稳定流量,但≤300ml/min。2.5术后随访:术后血小板、血红蛋白、凝血功能(PT等);透析后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定期术后血透血流量、三月、六月、一年定期跟踪随访长期通畅率及并发症(出
穿刺前定位及术中定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弯折角度是临时性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的重要因素[J]. 陈小玲,包崑,梁子安,禤晓燕. 中国血液净化. 2018(12)
[2]内瘘静脉最小内径可作为判断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指标[J]. 徐元恺,甄景琴,张文云,段青青,张丽红.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7 (03)
[3]自体动静脉内瘘管径与血管流量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 徐元恺,张丽红,赵艺欣,张文云,段青青,李英.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6 (07)
[4]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与颈内静脉临时导管堵塞原因分析[J]. 黄正辉,杨立川,殷俊,刘高伦,卢涛. 中国综合临床. 2016 (05)
[5]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成熟度的评估[J]. 袁凯,王鹏,梁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12)
[6]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严重感染的临床分析[J]. 徐丽云,潘兆虎,蔡红芳,陈伟珍. 中华全科医学. 2015(09)
[7]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1版)[J]. 王玉柱,叶朝阳,金其庄. 中国血液净化. 2014(08)
[8]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后的血管重构及其影响因素[J]. 徐元恺,张丽红,张文云,王自强,林琼真,王保兴,李英.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4 (06)
[9]不同穿刺点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解剖关系变化的研究[J]. 秦晓辉,张宏,米卫东. 北京医学. 2013(08)
[10]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J]. 叶朝阳,程烨.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2 (09)
本文编号:3322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3221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