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治疗膀胱癌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0 08:30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于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七位和女性恶性肿瘤的第十位以后。而在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位居男性全身肿瘤的第八位,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膀胱癌的治疗主要为传统的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然而,复发率较高。因此,新的有效地治疗膀胱癌的手段迫切需要。我们前期的研究工作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是一类高效低毒的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因此,对其治疗膀胱肿瘤的相关途径进行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于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七位和女性恶性肿瘤的第十位以后。而在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位居男性全身肿瘤的第八位,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膀胱癌的治疗主要为传统的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然而,复发率较高。因此,新的有效地治疗膀胱癌的手段迫切需要。我们前期的研究工作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是一类高效低毒的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因此,对其治疗膀胱肿瘤的相关途径进行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旨在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SA)作用于膀胱肿瘤细胞前后自...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縮略词表
前言
    1.1.1 膀胱肿瘤治疗现状
    1.1.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1.1.3 细胞自噬
    1.1.4 自噬与凋亡
    1.1.5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与溶瘤腺病毒
第一部分 自噬与凋亡在曲古菌素A治疗膀胱癌过程中的机制探讨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曲古菌素A联合膀胱癌特异性溶瘤腺病毒治疗膀胱癌的体外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2.2.2 主要材料和试剂
        2.2.3 主要溶液配制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3.1 重组腺病毒的滴度和纯度
        2.3.2 体外抗增殖实验
        2.3.3 光镜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
        2.3.4 透射电镜检测病毒颗粒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2.3.5 细胞凋亡及周期的检测
        2.3.6 溶瘤腺病毒对5637和EJ细胞CAR、E1A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3.7 曲古菌素A对膀胱癌T24细胞CAR表达和溶瘤腺病毒Ad-UPII-E1A转染效率的影响
    2.4 讨论
    2.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3—2007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病与死亡分析[J]. 温登瑰,单保恩,张思维,郑荣寿,王寒松,张莉梅,毕学娟,陈万青.  肿瘤. 2012(04)



本文编号:3353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353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6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