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痔灵灌注治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00:17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肿瘤。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其发病与吸烟、长期从事化工生产、接触化学试剂或者膀胱内长期慢性炎症等因素相关。按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2009年第7版TNM分期法,一般将膀胱癌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其中70%-80%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在临床上主要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而针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则需要行膀胱癌根治术。虽然手术可切除病变组织,但术后复发不能完全避免,因此如何有效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为了有效杀灭残余肿瘤、降低复发率,国内外泌尿外科指南皆推荐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灌注药物种类众多,主要包括具有细胞毒类药物和免疫制剂等。这些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虽可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但同时也会产生局部或者全身毒副反应,并且化疗药物普遍价格昂贵,无疑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中医药是祖国文化的瑰宝,而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药复方制剂消痔灵注射液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史兆岐...
【文章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AnnexinV-FITC与细胞膜表面磷脂酰丝氨酸结合
消痔灵对膀胱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各组消痔灵在作用 EJ 细胞时致的条件下,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各组细胞吸光度逐渐增加(如表 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 OD 值计算出消痔灵 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图 2),可见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被抑制更加明显,,各组药物增殖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异(P<0.05)。表 9 消痔灵对人膀胱癌 EJ 细胞增殖的影响(平均 OD 值=标准差)组 12h 24h 36h阴性对照组 0.83 0.02 1.24 0.03 1.85 0.02度消痔灵(1g/l) 0.76 0.01 0.97 0.02 1.16 0.01度消痔灵(3g/l) 0.57 0.02 0.63 0.01 0.64 0.03度消痔灵(5g/l) 0.46 0.01 0.51 0.01 0.41 0.01:t 检验,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 OD 值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 3 消痔灵影响 EJ 细胞凋亡 AO/EB 染色图注:Ⅰ为对照组,Ⅱ、Ⅲ、Ⅳ消痔灵浓度分别为 2、4、10g/L;放大倍数为 400 倍;VNA:正常细胞;VA:早期凋亡细胞;NVA:晚期凋亡细胞;NVNA:坏死细胞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发现:不同浓度(2、4、6g/L)的消痔灵 及 阴 性 对 照 组 诱 导 EJ 细 胞 的 凋 亡 率 分 别 为 9.72%±1.45% 、16.36%±2.11%、30.5 %±2.93%、3.68%±0.45%,加药组凋亡率为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组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有所增高。当消痔灵浓度为 6g/L 时其凋亡率可达 30.5%。(如图 4、5 及表 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郑荣寿,孙可欣,张思维,曾红梅,邹小农,陈茹,顾秀瑛,魏文强,赫捷. 中华肿瘤杂志. 2019 (01)
[2]RRM1 mRNA与吉西他滨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疗效的关系[J]. 刘志飞,张志宏,邢力永,朱研峰,石鹏,邓刚.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01)
[3]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严雯雯,陶毅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6)
[4]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62例临床研究[J]. 陈慧忠,蔡法亮. 中外医疗. 2018(36)
[5]膀胱癌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临床研究[J]. 韩亚茹,殷东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11)
[6]黄芩素联合U0126调控人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J]. 伍连春,陈杰翔,喻小兰,唐小平,王晓燕,张宇骄,夏纪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22)
[7]膀胱癌晚期急性出血患者60例中医急诊辨证论治效果观察[J]. 彭观球,林惠昌,刘琼. 中医临床研究. 2018(23)
[8]TURBT术后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观察[J]. 李凯,熊涛,张楚龙,黄顺坛,孙刚.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8(02)
[9]细胞凋亡途径的研究进展[J]. 李帅,张炳东. 山东医药. 2017(37)
[10]单中心21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因素分析[J]. 吴雨征,杨同,安泽生,薄志强,张洪团,张昌文,徐勇.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6(06)
博士论文
[1]增殖细胞中p53基因表达的研究以及新的功能[D]. 张国鑫.南京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苦瓜Ⅰ型核糖体失活蛋白MAP30对膀胱癌抑制作用的研究[D]. 姜波.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2]鸦胆子油乳诱导膀胱癌细胞J82凋亡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 吕峰.第四军医大学 2007
[3]鸦胆子油乳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膀胱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 王立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58884
【文章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AnnexinV-FITC与细胞膜表面磷脂酰丝氨酸结合
消痔灵对膀胱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各组消痔灵在作用 EJ 细胞时致的条件下,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各组细胞吸光度逐渐增加(如表 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 OD 值计算出消痔灵 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图 2),可见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被抑制更加明显,,各组药物增殖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异(P<0.05)。表 9 消痔灵对人膀胱癌 EJ 细胞增殖的影响(平均 OD 值=标准差)组 12h 24h 36h阴性对照组 0.83 0.02 1.24 0.03 1.85 0.02度消痔灵(1g/l) 0.76 0.01 0.97 0.02 1.16 0.01度消痔灵(3g/l) 0.57 0.02 0.63 0.01 0.64 0.03度消痔灵(5g/l) 0.46 0.01 0.51 0.01 0.41 0.01:t 检验,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 OD 值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 3 消痔灵影响 EJ 细胞凋亡 AO/EB 染色图注:Ⅰ为对照组,Ⅱ、Ⅲ、Ⅳ消痔灵浓度分别为 2、4、10g/L;放大倍数为 400 倍;VNA:正常细胞;VA:早期凋亡细胞;NVA:晚期凋亡细胞;NVNA:坏死细胞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发现:不同浓度(2、4、6g/L)的消痔灵 及 阴 性 对 照 组 诱 导 EJ 细 胞 的 凋 亡 率 分 别 为 9.72%±1.45% 、16.36%±2.11%、30.5 %±2.93%、3.68%±0.45%,加药组凋亡率为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组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有所增高。当消痔灵浓度为 6g/L 时其凋亡率可达 30.5%。(如图 4、5 及表 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郑荣寿,孙可欣,张思维,曾红梅,邹小农,陈茹,顾秀瑛,魏文强,赫捷. 中华肿瘤杂志. 2019 (01)
[2]RRM1 mRNA与吉西他滨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疗效的关系[J]. 刘志飞,张志宏,邢力永,朱研峰,石鹏,邓刚.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01)
[3]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严雯雯,陶毅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6)
[4]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62例临床研究[J]. 陈慧忠,蔡法亮. 中外医疗. 2018(36)
[5]膀胱癌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临床研究[J]. 韩亚茹,殷东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11)
[6]黄芩素联合U0126调控人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J]. 伍连春,陈杰翔,喻小兰,唐小平,王晓燕,张宇骄,夏纪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22)
[7]膀胱癌晚期急性出血患者60例中医急诊辨证论治效果观察[J]. 彭观球,林惠昌,刘琼. 中医临床研究. 2018(23)
[8]TURBT术后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观察[J]. 李凯,熊涛,张楚龙,黄顺坛,孙刚.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8(02)
[9]细胞凋亡途径的研究进展[J]. 李帅,张炳东. 山东医药. 2017(37)
[10]单中心21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因素分析[J]. 吴雨征,杨同,安泽生,薄志强,张洪团,张昌文,徐勇.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6(06)
博士论文
[1]增殖细胞中p53基因表达的研究以及新的功能[D]. 张国鑫.南京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苦瓜Ⅰ型核糖体失活蛋白MAP30对膀胱癌抑制作用的研究[D]. 姜波.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2]鸦胆子油乳诱导膀胱癌细胞J82凋亡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 吕峰.第四军医大学 2007
[3]鸦胆子油乳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膀胱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 王立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58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3588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