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头静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1 02:21
  目的: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公认最理想的长期血液透析通路,具有方便穿刺、安全性好、再循环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在术后3个月内容易出现早期失功,其发生率可达到60%,是血管通路医生和患者最大的困扰。动静脉内瘘失功时主要的病理基础是静脉内膜增生。动物研究发现这种增生在术后早期就可出现,可导致内膜不均匀增厚,出现偏心性狭窄,最终导致内瘘功能不良或闭塞事件的发生。动静脉内瘘术后也会出现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导致中膜明显增厚。有研究发现,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前已普遍存在静脉内膜增生,也存在静脉中膜胶原聚集、肌层紊乱等病变。但目前的研究并不能明确术前存在的静脉内膜-中膜病变与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观察动静脉内瘘术前及术后头静脉内膜-中膜的厚度和组织学变化,分析其与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可能发病机制,为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早期预测、超早期干预、术后早期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99例从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行自体动静脉内...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HE染色结果
    2.2 早期失功组与非早期失功组比较
    2.3 早期失功重建组与晚期失功重建组比较
    2.4 首次内瘘组与二次内瘘组比较
    2.5 早期失功组与早期失功重建组比较
    2.6 早期失功组与非早期失功组生化指标比较
    2.7 早期失功组与非早期失功组内瘘1年累积生存率比较
3 讨论
    3.1 内瘘失功的研究概况
    3.2 内瘘术前头静脉内膜-中膜增生与早期失功的关系
    3.3 内瘘术后头静脉内膜-中膜增生与内瘘失功的关系
    3.4 内瘘术前术后头静脉增生衍变过程
    3.5 内瘘失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3.6 内瘘失功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4 存在的问题
5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综述 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前后血管组织病理改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变化及意义[J]. 程艺,王卉,刘辉,张艺,陈文莉.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01)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早期失功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田淋,蔡明玉,唐利.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23)
[3]内蒙古某三级甲等医院医保维持性透析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分析[J]. 曲建卫,王志华,周志强,曲建娇,曲建慧,咸本松.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03)
[4]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2版)[J]. 金其庄,王玉柱,叶朝阳,施雅雪.  中国血液净化. 2019(06)
[5]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分析[J]. 高永财,李博,陆晓华,郑亚莉.  宁夏医学杂志. 2018(03)
[6]糖尿病肾病CKD5期患者内瘘成形术血管的病理变化[J]. 徐慧颖,王金玲,刘晓霞,郭民,肖青,孙永红,高学建.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6(05)
[7]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内膜增生的机制研究[J]. 李泽争,王葳,陆石,于秀峙,王巍巍,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6(06)
[8]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主要因素分析[J]. 韦小红,冯绍华,韦昭华,覃瑞良,罗秀珍,庞小娟,成景山,何丹,刘凌震,黄青梅.  广西医学. 2015(06)
[9]动静脉内瘘静脉增生的病理改变[J]. 胡普平,杨涛,王玉柱.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5 (04)
[10]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晚期失功的临床分析[J]. 王明哲,杨枫,于秀峙.  福建医药杂志. 2013(02)

博士论文
[1]剪切力对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D]. 于海波.天津医科大学 2016
[2]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的血流动力学研究[D]. 贾岚.天津医科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疾病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D]. 宗楠.郑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717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717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6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