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检测及IgA肾病患者血清IgA/C3比值标记物的筛查

发布时间:2023-05-12 23:44
  背景随着环境的改变、药物的使用、肿瘤发病率的增加、老年患者肾活检量增加,肾炎病理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在肾炎肾活检中所占的比率也逐年升高,根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统计从2000年的7.1%升至2009年的22.7%。王海燕教授研究表明,在总人群中,膜性肾病已经成为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之后的第二大病理类型。在大于60岁的老年人群中,膜性肾病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肾脏病学家在膜性肾病发病机制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包括成功制造Heymann’s膜性肾病动物模型以及发现中性肽链内切酶(NEP)参与儿童膜性肾病发病等。2009年,Beck等人在大约70%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中发现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1)抗体,提出该抗原是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的主要靶抗原。随后PLA2R1受到了越来越多肾脏病学家的关注。我国人群基因、饮食习惯、环境均异于国外,并且关于我国IMN肾组织PLA2R1抗原的研究鲜有...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PLA2R1抗原及血清抗PLA2R1抗体的检测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血清中IgA/C3比值在IgA肾病诊断预测中的价值及其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联系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膜性肾病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第一节
    膜性肾病简介 第二节
    膜性肾病发病机制 第三节
    PLA2R1的发现及新认识 第四节
    基因在膜性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第五节
    血清及肾组织PLA2R1的检测方法及比较 第六节
    PLA2R1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及疾病预后中的价值 第七节
    其他抗原参与膜性肾病发病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14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814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6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