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通痹方联合苯溴马隆片治疗痛风性肾病(脾肾阳虚、浊瘀阻滞型)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3-05-24 23:47
目的:通过观察温肾通痹方联合西医临床基础方案治疗痛风性肾病(脾肾阳虚、浊瘀阻滞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缓解痛风性肾病患者症状及延缓肾功能进展,提供临床思路与依据。方法:将来源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甘肃省中医院肾病科住院部及门诊确诊为痛风性肾病且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浊瘀阻滞证型的患者70例,按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在两组均给予西医临床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温肾通痹方和苯溴马隆片,对照组给予苯溴马隆片,4周为1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24h尿蛋白定量、尿NAG酶、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1)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7.9%,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67.6%。(2)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具有可比性。主要西医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具有可比性。(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患者耳鸣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随机分组
2.3 技术路线图
2.4 治疗方案及疗程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评定标准
2.7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
1.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主要西医指标比较
1.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西医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西医指标差值比较
4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5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导师治验总结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2 温肾通痹方方论
2.1 药物组成
2.2 方解
2.3 单味中药研究
结果分析
1 中医证候疗效
2 西医治疗疗效
3 西医指标与本病的相关性
3.1 对血尿酸的影响
3.2 对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3.3 对尿NAG酶的影响
3.4 对Cys-C的影响
3.5 对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影响
结语
1 结论
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痛风性肾病研究进展
1.1 痛风性肾病的概念
1.2 流行病学调查
1.3 高尿酸血症造成肾脏损害的机制
1.4 痛风性肾病的临床治疗
2 中医对痛风性肾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1 中医古籍的相关论述
2.2 现代著名中医医家论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附表6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22520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随机分组
2.3 技术路线图
2.4 治疗方案及疗程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评定标准
2.7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
1.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主要西医指标比较
1.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西医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西医指标差值比较
4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5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导师治验总结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2 温肾通痹方方论
2.1 药物组成
2.2 方解
2.3 单味中药研究
结果分析
1 中医证候疗效
2 西医治疗疗效
3 西医指标与本病的相关性
3.1 对血尿酸的影响
3.2 对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3.3 对尿NAG酶的影响
3.4 对Cys-C的影响
3.5 对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影响
结语
1 结论
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痛风性肾病研究进展
1.1 痛风性肾病的概念
1.2 流行病学调查
1.3 高尿酸血症造成肾脏损害的机制
1.4 痛风性肾病的临床治疗
2 中医对痛风性肾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1 中医古籍的相关论述
2.2 现代著名中医医家论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附表6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22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8225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