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两种透析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指导其对透析方式的选择,以此评定透析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师进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并且需要进行透析的病人,分为非卧床腹膜透析组(30人)和血液透析组(40人)。留取每位透析患者空腹全血10ml,将采血管标记清楚,保持全血的不抗凝状态.将收集好的70个标本全部分离出血清,然后在零下75℃的环境中保存。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项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的蛋白分析仪检测CRP,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IL-6和TNF-α。结果:两组透析患者血清中一般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甘油三酯和血总胆固醇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C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血液透析组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组有差异,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RP外,前炎症因子IL-6及TNF-α的水平,在两组中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透析方式中,三种因子之间的关系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均存在微炎症反应,血液透析的微炎症状态较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微炎症状态严重;两种透析方式对生化指标没有影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三种因子之间没有关系。
【关键词】: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 微炎症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92.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8
- 中英文对照表8-9
- 第1章 前言9-11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11-14
- 2.1 研究对象11-12
- 2.2 治疗方法12
- 2.3 血样本采集及检测12-13
- 2.4 统计学方法13-14
- 第3章 结果14-16
- 3.1 两组中生化指标比较14
- 3.2 CAPD组和HD组各炎症因子的比较14-15
- 3.3 不同透析方式三种因子间关系的相关性分析15-16
- 第4章 讨论16-19
- 第5章 结论19-20
- 参考文献20-23
- 致谢23-24
- 综述24-28
- 参考文献26-28
- 作者简历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然 ,陈立新;终末期肾病治疗进展[J];新医学;2003年06期
2 甘良英,于仲元;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J];中国血液净化;2004年03期
3 吴春玲,王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终末期肾病[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4年04期
4 王存仁,王伟,吴志强;终末期肾病同种异体肾移植术206例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05年27期
5 Groothoff J.W.;Grootenhuis M.A.;Offringa M. ;郭战宏;;儿童时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成年生活的社会后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5年08期
6 Krishnan A.V.;Phoon R.K.S.;Pussell B.A. ;M.C. Kiernan;袁海峰;;终末期肾病患者运动神经兴奋性的改变[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12期
7 孙军辉;滕皋军;;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实验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年10期
8 肖力;刘伏友;贺达仁;彭佑铭;杨莎;;终末期肾病治疗方法的比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年07期
9 朱彬;刘子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J];中国血液净化;2008年07期
10 张英姿;刘必成;;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09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小胖;;终末期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周参新;蒋华;张萍;陈江华;;终末期肾病患者首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应用状况的单中心研究[A];2012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辉;郑智华;王晓华;李广然;彭文兴;余学清;;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单慧娣;王伟铭;王健;朱萍;张文;陈楠;;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5 付文成;叶朝阳;梅长林;李德谦;;终末期肾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付文成;叶朝阳;梅长林;姜红;;终末期肾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邹春鹏;金慧佩;林小瑜;赵雅萍;孙海燕;刘咏芳;;应变-血压指数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型动脉弹性的初步研究[A];2011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吕伯东;胡青;马寅锋;杨克冰;张士更;傅骏;赵晓黎;张清芬;许凌宇;;紫外线照射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体外循环血液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男科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暨泌尿外科男科疾病中西医研究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前列腺疾病专辑)[C];2006年
9 黄一新;谷立杰;隋伟;袁伟杰;;体外培养下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力和功能的影响[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王立刚;陈方红;洪晓平;黄岩花;孙终霞;何颖韬;陈莎莎;;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联合实验室指标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及其相关性的临床研究[A];2012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德荣;上海终末期肾病患者半数为中青年[N];健康报;2012年
2 通讯员 何发斌 刘娅 记者 刘平安;四川安县农村透析者每月负担不足千元[N];健康报;2012年
3 记者 孙梦;卫生部推广终末期肾病腹透治疗[N];健康报;2011年
4 特约记者 朱海东;湖北终末期肾病参合患者血透可报销[N];健康报;2011年
5 记者 胡芳;腹膜透析疗法是亚洲地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优选[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姚雪青 王君平;大病保障正在加快完善[N];人民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姚雪青 白剑锋;自制透析室 其实不稀奇[N];人民日报;2014年
8 崔芳邋杨力勇 通讯员 吴玉玺;近一成肾病患者死于营养不良[N];健康报;2007年
9 陈继红;肾脏病的社会危害[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0 上海瑞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周佩军 副教授;肾移植要抓好时机[N];健康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舜;终末期肾病焦磷酸盐代谢与骨矿代谢紊乱相关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姚曦;浙江省终末期肾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构建[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虹宇;终末期肾病患者疾病直接经济负担调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陈宇航;731例新发终末期肾病病因分析[D];汕头大学;2011年
3 郭洋洋;终末期肾病吸烟患者对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与左心室重塑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4 姚美英;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5 卢新星;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的抑郁症与生存质量各个维度之间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汪刚;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江兴华;终末期肾病患者地氟醚半数苏醒肺泡有效浓度的变化[D];中南大学;2008年
8 张明;维生素B_(12)和叶酸对终末期肾病病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作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9 张艳;终末期肾病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的编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吴小霞;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疲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43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