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6 19:07

  本文关键词: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老年 慢性肾脏病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白蛋白尿 急性肾损伤 快速肾功能下降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CKD患病率及各期分布;分析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初步探讨老年CKDG3a期患者的病理意义。 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行健康体检或住院体检的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共1114例,根据2012版KDIGO指南CKD诊断标准了解老年人CKD患病率及各期分布,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同时收集2009年至2014年间具有3年完整病例资料的老年患者共862例,根据KDIGO-CKD诊断及分期标准,分非CKD组(nonCKD)和CKD组。再将CKD组根据eGFR水平分为CKDG1、G2、G3a、G3b、G4期;根据尿白蛋白/肌酐(ACR)或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将各期分为A1(ACR30mg/g)、A2(ACR30-300mg/g)、A3(ACR300mg/g)组,共15个亚组。分别比较非CKD组与CKD组、CKD各亚组间肾功能下降速率及评估终点事件,分析肾功能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 结果1114例体检老年人群,男性830例,女性284例,平均年龄77.77±6.79岁(最小年龄65,最大年龄98岁),平均eGFR74.85±14.38ml/min/1.73m2,CKD患病率为35.1%,其中G1占2.1%,G2占17.8%,G3a占11.6%,G3b占3.2%,G4占0.4%。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尿酸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具有三年完整资料的病例,CKD组与非CKD组比较,eGFR下降速度分别为1.16±3.81ml/min/1.73m2、0.54±3.05ml/min/1.73m2(P0.001),两组间AKI的发生率(P0.001)及RKFD例数(P=0.001)均有差异。G2、G3a、G3b期eGFR下降速度随蛋白尿增多(A1组、A2组、A3组)而增快(P值分别为0.012、0.001、P=0.129);CKDG2A1期、G3aA1期及nonCKD三组之间eGFR下降速率无统计学差异(P=0.809),RKF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174),而AKI的发生率分别为1.43%、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老年人群RKFD的发生与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DL-C独立相关,老年CKD组RKFD的发生与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独立相关。 结论 1.老年CKD患病率高,主要分布于CKDG2A1、CKDG2A2及CKDG3aA1期。 2.老年CKD组患者eGFR下降速度明显快于非CKD组患者;增龄、血糖、血压、血脂及尿酸水平与肾功能进展密切相关。 3.联合应用eGFR和白蛋白尿进行CKD分期,益于早期识别疾病和建立不同分期的防治策略,为老年CKD患者预警和制定个体化的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4.老年CKDG3aA1期患者更易发生AKI,提示其肾脏储备功能下降。
【关键词】:老年 慢性肾脏病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白蛋白尿 急性肾损伤 快速肾功能下降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9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前言8-10
  • 对象与方法10-14
  • 结果14-21
  • 讨论21-25
  • 结论25-26
  • 文献综述26-32
  • 参考文献32-38
  • 附录38-3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39-40
  • 致谢40-41
  • 个人简历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秀林;;高血压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北京医学;2007年09期

2 苏克亮;倪力军;王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年05期

3 刘聪慧;陈海平;;慢性肾病3期诊断标准对老年人群的适用性[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3年02期

4 陶建瓴;李学旺;;慢性肾脏病脂质异常的治疗及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年10期

5 尤丹瑜;万建新;吴可贵;;高血压肾损害[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年04期

6 毕增祺;徐红;主理群;;对几种测定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方法的评估[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7 张路霞;左力;徐国宾;王芳;王淑玉;王梅;吕继成;张军茹;刘力生;王海燕;;北京市石景山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年02期

8 张河;黄卫华;宁军;;155例急性肾损伤病因及预后分析[J];右江医学;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527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527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2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