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07-18 10:09

  本文关键词: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糖尿病肾病 肾衰宁颗粒 替米沙坦 尿白蛋白


【摘要】:目的观察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肌酐(Cr)及尿白蛋白的影响,探讨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DN的疗效。方法选择204例DN患者,根据尿白蛋白及Cr水平分为DN早期组、糖尿病临床期肾病肾功能正常组及糖尿病临床期肾病肾功能不全组,将同一分期的患者随机分配至替米沙坦治疗组(简称替米沙坦组,68例)、肾衰宁颗粒治疗组(简称肾衰宁组,68例)及肾衰宁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组(简称联合用药组,68例)。替米沙坦组予替米沙坦80 mg口服,每日1次;肾衰宁组予肾衰宁颗粒5 g口服,每日3次;联合用药组予替米沙坦80 mg口服,每日1次,联合肾衰宁颗粒5 g,每日3次,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Cr、血清尿素氮(BUN)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 h U-MA)。结果在糖尿病不同分期的3个治疗组中,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替米沙坦组24 h U-MA均降低,肾衰宁组血清Cr及BUN降低,联合用药组24 h U-MA、Cr及BUN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期肾病肾功能不全分期患者中,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组Cr明显升高(P0.05);在DN的3个分期中,与替米沙坦及肾衰宁组比较,联合用药组Cr、24 h U-MA明显降低(P0.05);与替米沙坦组比较,肾衰宁组Cr及BUN均明显降低(P0.05);而24 h U-MA明显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BUN明显降低(P0.05)。结论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在减少尿白蛋白的同时可稳定血清肌酐。
【作者单位】: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科;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肾衰宁颗粒 替米沙坦 尿白蛋白
【分类号】:R587.2;R692.9
【正文快照】: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起病20~40年后逐渐进展为尿毒症期,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DN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晚期则以透析为主。由于晚期透析费用昂贵,且许多基层医院目前尚无法开展该治疗方法,因此利用合理的药物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艳;沈洁;胡园园;唐杰龙;刘帅;;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与α3、β1整合素的相关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于家菊,韩履祺,赵淑珍,王贞苓,高继宁,王世荣,宋跃飞;肾衰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0年03期

3 陈丽霞;亓琦;;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防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12期

4 季晓琪;肾衰宁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10期

5 王景明;孙奕;;肾衰宁对系膜细胞产生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影响[J];天津医药;2006年03期

6 王景明,孙奕;肾衰宁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J];武警医学;2005年08期

7 牛惠志,李晓明;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观察[J];中成药;2002年05期

8 李苞芳;刘茜;;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1期

9 刘铜华,叶传蕙;肾衰宁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少平;黄胜;罗福漳;张玉玲;刘爱琴;;联合肠道清洁对慢性肾衰患者中药结肠透析效果的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年02期

2 史丹,贾汝汉,方辉,丁国华;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相关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2期

3 徐大基;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化机理及中医药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药;1998年06期

4 潘晓东;杨栋;李顺民;易无庸;傅博;戴小欣;;健脾益肾方对尿毒症患者IL-1、IL-2、IL-6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8年08期

5 刘占兵;;中药及爱西特治疗慢性肾衰竭78例[J];光明中医;2010年08期

6 覃国良;;中成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近况[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侯燕琳;赵建平;赵怡蕊;;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2年11期

8 孙建洁;陈超;石峰;丁俊丽;王丽;姚素花;马立萍;银广悦;;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年02期

9 冷伟;陈明霞;赵钰荣;高培;闫亚超;;涤毒灌肠方对5/6肾切除大鼠血与尿硫酸吲哚酚含量的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10 郭丽琴;陈东方;;高位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灌肠治疗终末期肾病短期疗效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兴;孙伟;;结肠透析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申维玺;;细胞因子网络与中药的作用机理和作用靶点[A];第四届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耀;尿毒清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对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姚干;大川芎丸治疗偏头痛的细胞及分子药理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杨彦;肾康注射液对培养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韩佳瑞;张琪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辨治规律及疗效评价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黄迪;肾衰保肾胶囊对小鼠肾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尹德海;菟箭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7 宋鲁彬;中国黑茶药理功能评价及活性物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8 金红;益肾通络方对肾病综合征大鼠的药效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陶兴;序贯式中药结肠透析疗法在慢性肾脏病3-5期的临床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张蕾;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构建的优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损伤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杨艳宏;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卞保平;贝那普利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4 张正华;温阳解毒活血法治疗CKD4期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吴禹池;通腑泄浊法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谌南岚;重楼皂甙Ⅱ对系膜细胞凋亡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7 骆丽君;温补脾肾化瘀通络法对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PTH的影响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范例;肾衰宁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D];山东大学;2011年

9 余鹏程;中药综合措施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 朱晓雷;保肾片对大鼠成纤维细胞和人系膜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菊;叶玉珠;;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8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江映红,李芹,陈晓燕,纪非;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分析[J];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01期

3 张前进,李怡,吴翥镗,闫文浩,李文瑞;糖肾胶囊对单侧肾切除加链脲霉素诱发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1年02期

4 谌贻璞,高进,邢宝才,付玲,谌霞,邹万忠,王书和,王海燕;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5 陈克敏,朱锡华;细胞因子与肾炎[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2年02期

6 阮雄中;康子琦;郑法雷;;肾小球硬化的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4年02期

7 孙喜元;张庆怡;;肾小球损害机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4年05期

8 凌菁;;中药益气养阴治疗糖尿病肾病34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6年04期

9 李燕;李双庆;;ACEI与ARB临床联合应用防治糖尿病肾病[J];华西医学;2008年01期

10 黄怀鹏,陈志强,杨洪涛,黄文政;肾疏宁对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系膜基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杨;张利芸;陈娟;陈曼华;;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年01期

2 ;替米沙坦的剂量反应和安全性[J];河南医学研究;2002年04期

3 陈远刚;陈明;;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年06期

4 周菁;狄杰;李有花;;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年02期

5 王彦普;孙科;迟光玉;;替米沙坦致尿路感染1例[J];人民军医;2012年12期

6 刘东坚;周智文;邱培清;;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9年12期

7 杨远志;;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并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28期

8 张志伟;张荣奎;;替米沙坦对伴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心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8年12期

9 张翔;戴晓燕;彭辉;;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因素的影响[J];新疆医学;2008年10期

10 刘瑞;李慧丽;张瑞;;替米沙坦致肌痛关节僵硬一例[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鲁芙蓉;;替米沙坦对高脂餐大鼠血脂异常及氧化应激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老年动脉硬化与周围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黎;替米沙坦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δ改善小鼠胰岛素抵抗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远刚;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2 肖静;替米沙坦对高糖环境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D];南昌大学;2008年

3 沈东惠;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前后血尿NGAL的变化[D];汕头大学;2011年

4 鲁芙蓉;替米沙坦对高脂餐大鼠血脂异常及氧化应激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5 吴仕平;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防治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6 孙立亭;替米沙坦、吡格列酮对OLETF大鼠IL-18、TLR4表达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57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557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6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