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24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及血清PLAR抗体测定
本文关键词:单中心24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及血清PLAR抗体测定
更多相关文章: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临床表现 病理表现 血清抗PLA2R抗体
【摘要】:目的:1、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结果及辅助检查等资料,总结近年来中国北方单中心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一般发病特征、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我们对IMN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认识。2、结合文献探讨总结血清抗PLA2R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 方法:单中心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自2010年0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肾穿刺活检术并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248例。入选患者均有完整的病例资料记载,,收集患者肾穿刺活检时的性别、年龄、地域情况等一般资料,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白蛋白、血脂、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临床资料以及病理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我国北方单中心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特点以及临床与病理的关系。此外,选取2014年6月至11月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20例,所有入组患者于肾活检当日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用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结合文献资料分析PLA2R抗体阳性率及其滴度与病情活动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1、入选的24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男177例,女71例,男女比例2.5:1,男性居多;发病年龄17~85岁,平均52.18±12.68岁,以中、老年为主,45岁以上者占75.8%;城乡患者比例为0.7:1,乡村患者居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波动于0.17g/24h~14.34g/24h,其中>3.5g/24h者186例(占75%);血清白蛋白9.1g/L~49.6g/L,其中<30g/L者177例(占71.4%),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177例(占71.4%),血尿101例(占40.7%)、均为镜下血尿,合并高血压者110例(44.4%),肾功能不全者23例(占9.3%)。男性患者与女性比较临床表现较重,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合并肾功能不全者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血尿发生率明显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发病年龄、贫血、血脂以及高血压发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老年IMN患者与青年组比较,病程较长,贫血、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临床表现更重。随尿蛋白定量增加,IMN患者临床表现加重,合并贫血、肾功能不全者增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小球病理分期以II期为主(占59.7%),I期、II期患者共占95.6%,III期及以上患者肾穿刺前病程明显延长,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合并贫血、肾功能不全比例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肾病综合征比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本研究中膜性肾病合并其它病理类型者亦不罕见共32例,包括膜性肾病伴肾小动脉硬化者17例、合并结节性糖尿病性肾小球病变者4例、伴亚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者6例、合并IgA肾病者4例以及伴肥胖相关性肾病者1例。 2、20例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IMN患者中血清PLA2R抗体阳性者16例(占80%),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20例IMN患者肾小球免疫荧光染色IgG4阳性者18例(占90%)。 结论:1、中国北方单中心统计显示近五年IMN患者发病率总体呈升高趋势。 2、肾穿刺活检中IMN患者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血尿在IMN中并非少见,多为镜下血尿。男性、高龄及大量蛋白尿者,临床表现重、病理分期高,预后相对较差,故临床中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更应积极诊治。 3、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分期以II期为主,病理与临床并非完全对应。 4、本研究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率为80%。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 5、IMN患者肾小球以IgG4沉积为主。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 临床表现 病理表现 血清抗PLA2R抗体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92.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英文词缩略词简表9-12
- 第1章 前言12-14
- 第2章 综述14-20
- 2.1 大鼠 Heymann 肾炎模型及 megalin14-15
- 2.2 新生儿膜性肾病与中性肽链内切酶15
- 2.3 成人 IMN 与 M 型磷脂酶 A2受体15-18
- 2.3.1 PLA2R 的结构及生理作用15-16
- 2.3.2 PLA2R 抗体与 IMN16-17
- 2.3.3 PLA2R 的临床应用前景17-18
- 2.4 THSD7A 抗体与成人 IMN18
- 2.5 醛糖还原酶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18-19
- 2.6 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与儿童 IMN19-20
- 第3章 资料和方法20-26
- 3.1 研究对象及标本采集20
- 3.2 主要试剂及器材20
- 3.3 研究方法及实验步骤20-25
- 3.4 统计学分析25-26
- 第4章 结果26-35
- 4.1 一般资料26-27
- 4.2 临床资料分析27-30
- 4.2.1 不同性别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资料分析27-28
- 4.2.2 各年龄段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资料分析28-30
- 4.2.3 不同尿蛋白定量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资料分析30
- 4.3 病理特征30-33
- 4.4 临床特征与病理分期联系33
- 4.5 血清抗 PLA2R 抗体检测结果33-35
- 第5章 讨论35-41
- 5.1 一般资料讨论35
- 5.2 临床症状讨论35-37
- 5.3 病理特征讨论及其与临床联系37-39
- 5.4 血清抗 PLA_2R 抗体水平与病情相关性讨论39-41
- 第6章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8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宦红娣,张景红,刘志红,黎磊石,陈惠萍,郑丰;成人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调查[J];临床内科杂志;2001年01期
2 章海涛,胡伟新;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年01期
3 徐明中;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年05期
4 俞东容,胡云琴,王永钧;28例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浙江医学;2001年12期
5 白文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08期
6 赵学伟,陈红兵,金关甫;利福平引起膜性肾病1例[J];中国防痨杂志;2002年05期
7 张铎,黄九香;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3期
8 黄朝兴,潘优津,丁小凯,林瑞霞,许菲菲;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4期
9 董兴刚;膜性肾病验案3则[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6期
10 于青,姚建;肿瘤合并膜性肾病1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侠;;复发性膜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2 许菲菲;;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进展[A];浙江省肾脏病骨干医师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林维勤;;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治进展[A];2012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浩元;韩飞;陈江华;;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膜性肾病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A];2012年浙江省内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智;;膜性肾病中西医治疗的探讨(摘要)[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以平;;特发性膜性肾病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8年
7 李智;;膜性肾病中西医治疗的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8 程小红;;特发性膜性肾病与非典型膜性肾病的鉴别诊断[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凌逸虹;蒋小云;陈丽植;陆慧瑜;莫樱;;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10 林瑞霞;杨青;庄捷秋;陈晓英;;小儿三种膜性肾病的治疗和转归[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刘海英;两个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关基因被发现[N];科技日报;2011年
2 整理 朱永基 高铭华;肾病研究 转化医学助推临床[N];健康报;2012年
3 彭建中;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楼观;肾为先天之本 德乃医家根基[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5 楼观;名院名科见优势 肾病治疗创特色[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6 孙成焕;肝功能不好别用强的松[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娜;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及预后相关指标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2 管音;膜性肾病诊断和治疗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3 高琛妮;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陈意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预后分析及免疫抑制治疗的荟萃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5 刘莉莉;Th17/Treg免疫平衡在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环孢素A对其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黄利伟;Heymann肾炎蛋白尿的发生机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佩玲;121例膜性肾病临床资料分析及58例膜性肾病治疗效果回顾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丁建菊;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朱卫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膜性肾病[D];暨南大学;2006年
4 张小玉;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洋;219例膜性肾病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浩元;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膜性肾病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D];浙江大学;2012年
7 阿依加玛丽·艾山;特发性膜性肾病158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8 张爱涓;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与临床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薛晓娟;他克莫司治疗膜性肾病30例临床观察[D];郑州大学;2013年
10 李娟;延安地区膜性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D];延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72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572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