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尿路上皮癌中HMGB1和其受体RAGE的表达及意义
本文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中HMGB1和其受体RAGE的表达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膀胱尿路上皮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 肿瘤的浸润 肿瘤的转移
【摘要】:背景: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多见的肿瘤之一,大多为尿路上皮癌。在临床工作中预测的膀胱癌的侵袭性是很重要的,可以提供重要的预测和预后信息并指导临床治疗。目前临床上缺乏一个安全有效的用于膀胱肿瘤早期筛查的标志物来提前发现及早诊断膀胱肿瘤,单靠现有的膀胱镜检查以及影像学等技术仍难以鉴别和早期排查侵袭性强的膀胱癌。研究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1, HMGB1)及其受体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RAGE)在许多肿瘤中表达升高,提示HMGB1-RAGE信号通路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密切相关。然而,HMGB1-RAGE信号通路与膀胱癌的联系尚不清楚,需要开展研究。目的:1、研究HMGB1及RAGE在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以及癌旁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差异;2、分析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HMGB1、RAGE表达情况之间的相关性。3、研究HMGB1、RAGE在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差异,研究其表达量与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行膀胱根治切除术后经病理确诊的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以及其癌旁膀胱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用于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膀胱黏膜组织中HMGB1、RAGE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并运用统计学分析HMGB1和RAGE的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联系。结果:(1) Real-time PCR结果:HMGB1、RAGE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与其对应的癌旁膀胱组织。癌组织中HMGB1的相对表达量为2.34±0.71,癌旁组织中的为:1.02±0.34,P0.05;47例膀胱癌组织标本中,根据临床分期分组,T2期1.90±0.58,T3-4期2.51±0.68,P0.05;无淋巴结转移2.03±0.50,淋巴结转移2.93±0.68,P0.05。根据病理级别分组,低级别组1.99±0.53,高级别组2.85±0.62,P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组织中RAGE的相对表达量为1.65±0.46,癌旁膀胱组织中的1.06±0.27,P0.05。T2期1.49±0.53,T3-4期1.71±0.66,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淋巴结转移1.33±0.38,淋巴结转移2.27±0.69,P0.05。低级别组1.43±0.60,高级别组1.97±0.62,P0.05。(2)免疫组化结果:HMGB1在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38/47)和27.7%(13/47),(χ2=26.790,P0.001)。RAGE在在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0% (31/47)和19.1%(947)(χ2=21.063,P0.001)。χ2检验结果显示HMGB1和RAGE各自在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HMGB1、RAGE两种蛋白在61.7%(29/47)病例膀胱癌组织中共表达,HMGB1、RAGE两种蛋白在6.4%(3/47)病例癌旁组织中共表达,(χ2=29.612,P0.001)。膀胱癌组织中HMGB1蛋白的表达与RAGE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2),相关系数为r=0.449。HMGB1阳性表达中,高级别组阳性率94.7%(18/19),低级别组阳性率71.4%(20/28),P=0.0640.05;RAGE阳性表达中高级别组占89.5%(17/19),低级别组为50%(14/28),P=0.0060.05。结论:HMGB1和其受体RAGE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可能起致癌基因的作用,HMGB1-RAGE通路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以及侵袭性可能密切相关。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 肿瘤的浸润 肿瘤的转移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中英缩略词表9-10
- 第1章 引言10-13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13-21
- 2.1 实验材料13-16
- 2.1.1 组织标本及临床病例资料13-14
- 2.1.2 主要试剂和材料14-15
-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15-16
- 2.2 方法16-21
- 2.2.1 标本组织Real time-RCR检测16-18
- 2.2.2 标本组织免疫组化检测18-20
- 2.2.3 统计学分析20-21
- 第3章 结果21-29
- 3.1 Real-time PCR检测HMGB1、RAGE m RNA的表达21-25
- 3.2 免疫组化检测HMGB1、RAGE的表达25-29
- 3.2.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5-27
- 3.2.2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27-29
- 第4章 讨论29-33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33-34
- 5.1 结论33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33-34
- 致谢34-35
- 参考文献35-3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9-40
- 综述40-50
- 参考文献47-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业;秦自科;李永红;韩辉;刘卓炜;樊卫;吴沛宏;尧凯;张志凌;蒋丽娟;许镇州;周芳坚;;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18)F-FDG PET/CT诊断及评价[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2年05期
2 李振华;高小林;于秀月;张哲;李白;孔垂泽;;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在尿路上皮癌中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3 李振华 ,孔垂泽 ,王平 ,刘新 ,刘同才;尿液中端粒酶活性在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及监测复发中的意义(英文)[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年11期
4 张业贵;毕新刚;韩亚玲;蔡岩;徐昕;吴玉鹏;杨壹羚;马建辉;赵平;贾雪梅;王明荣;;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J];癌症;2007年02期
5 任维果;周自寅;刘志祥;边家盛;王忠;吴石;朱从武;;高危浅表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短期再活检和电切的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12期
6 秦燕明;孙浩;翟水龙;郭涛;张顺兴;吴建农;;尿路上皮癌中Survivin,p53,bcl-2的表达及意义[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7 付伟伟;董涛;;上尿路上皮癌临床诊断方法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8 李祖茂;;26例上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14期
9 李伟;梁建波;韦华玉;莫耀禧;;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10年01期
10 王全义;张仁亚;;富于黏液样基质的尿路上皮癌[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锦;靳风烁;王鹏;;荧光原位杂交在尿路上皮癌预警诊断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梁军号;齐隽;陈建华;张良;王伟民;刘建河;白强;康健;沈海波;盛旭俊;虞永江;;41例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孙庭;谢文杰;梅金红;王共先;崔苏萍;马明;;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应用[A];华东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邱晓拂;胡卫列;王元利;王尉;沈文;张长征;;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上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二次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许清泉;黄晓波;熊六林;张在先;马凯;于路平;于澄钒;王晓峰;朱积川;;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近期疗效评价[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陈卫民;曹雷华;谢平;陈捷;;马蹄肾合并肾盂尿路上皮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A];华东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孙庭;马明;谢文杰;习海波;傅斌;肖坤;;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尿路上皮癌的临床价值初评[A];华东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邱晓拂;胡卫列;;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尿路上皮癌 尿液的临床研究[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二次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程亮;;尿路上皮癌组织学变异型的研究新进展[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张豪杰;盛璐;谢旦声;吴惠兴;戴文斌;丁海雍;汪东亚;徐骏;周俊;张正望;孙忠全;钱伟庆;宋建达;;尿路上皮癌肾实质内转移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俊;lncRNA MALAT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方晨;尿路上皮癌治疗中保留器官预后评估[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孙阳;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抑制膀胱尿路上皮癌作用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郭刚;2微米激光在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5 陈敏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尿路上皮癌及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宋伟;膀胱尿路上皮癌DAPK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刘光明;DEK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肾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特点[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王军;miR-14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周密;膀胱尿路上皮癌CCR7表达的意义[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李云飞;EN2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童;趋化因子受体CXCR6及其配体CXCL1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刘刚成;细胞周期素D1(CCND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高嵩;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PCDH1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曾博文;KLF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方X;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6 邱峰;NMP22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干扰因素的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7 王虔;血清及尿液中MicroRNA-21检测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王珂;膀胱癌细胞单克隆抗体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9 曾琪;抗菌肽LL-37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表达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10 黄雪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MDSC及TGF-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75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575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