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C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7-08-26 21:25
本文关键词:ERCC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肾透明细胞癌 ERCC1 免疫组化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核苷酸切除修复
【摘要】:目的:随着人们生活习性的改变及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肾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如今已经成为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1]。肾透明细胞癌(RCCC)是肾癌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2]。最新研究发现只有早期的RCCC(T1~2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并且远期预后良好[3-5],而晚期的RCCC(T3~4期)对药物及手术的疗效均较差,平均寿命仅有40个月,其5年的生存率在10%以下。因此研究出新的特异性高的肿瘤标记物,提高肾透明细胞癌初期的诊断率,改善疾病预后,延长患者寿命,是我们科研工作者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是核苷酸外切除修复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种相对高度保守的单链DNA核酸内切酶,在DNA损伤修复和死亡过程当中发挥着紧要的作用,在人类染色体的19q13.2区域,相对分子量为15k D(1D=1U)。有研究表明,细胞之所以癌变,主要是因为DNA的损伤不能及时得到修复,最终导致染色体发生突变,细胞癌变。而Vineis等[6]研究发现ERCC1基因是通过识别及修复损伤的DNA,保证基因完整性的方式参与癌症的发生发展的,因此ERCC1作为修复损伤的一个关键基因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阶段尚未发现有关于ERCC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本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分析,研究ERCC1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究其在癌症发生及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5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占28例,女性占22例,年龄35~78岁,平均(54.40±9.56)岁。所有RCCC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没有接受放、化疗等干预措施。5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标本做为病例组。再从该50例患者中随机挑选20例,取距RCCC大于3cm的癌旁肾脏组织标本,做为正常对照组。将所有待测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在4%的甲醛溶液中固定,然后用石蜡包被,最后切成厚度大约为4μm的薄片待测。另一份置于液氮储存备用。按Fuhrman三级分类标准划分RCCC的分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从蛋白水平对石蜡包埋的组织中的ERCC1进行检测,其中肾透明细胞癌组织标本50例,正常肾组织标本20例。在光镜下应用阳性表达细胞数比例和表达强度进行综合的评分。用χ2检验比较RCCC组和对照组中ERCC1的阳性表达率之间的差异。分析ERCC1与RCCC病理分级、患者年龄和性别的关系。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方法检测:严格按照c DNA试剂盒的使用说明方法提取组织中的RNA,加入RT反应体系的管中,设置GAPDH基因片段为ERCC1基因表达的内参照基因,在94℃恒温变性3min的条件下进行PCR的扩增引物,取标本扩增出来的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为1%的含GV核酸染料,并以DNA Marker(DL2000)为其准则的片段标识,电泳后利用紫外透射仪观察,结果以二者之积分吸光度的比值表示。两组间的吸光度比值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把P0.05定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ERCC1在RCCC和正常对照组的肾组织中均有所表达,ERCC1在RC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高于ERCC1在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25%(χ2=7.000,P=0.008);ERCC1的表达在病理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大于低分化组(χ2=8.680,P=0.002)。ERCC1的表达与年龄无关(χ2=1.330,P=0.227)。ERCC1蛋白的表达与性别无关(χ2=1.640,P=0.187)。2 RT-PCR结果显示:ERCC1在肾透明细胞癌的表达量为0.280±0.030,而在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量为0.104±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85,P=0.001)。结论:1 ERCC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2 ERCC1的表达影响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分化。3年龄和性别对ERCC1的表达没有影响。4 ERCC1的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未来有可能成为判断肿瘤进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 ERCC1 免疫组化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核苷酸切除修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11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0
- 英文缩写10-11
- 前言11
- 材料与方法11-15
- 结果15-17
- 附图17-19
- 附表19-20
- 讨论20-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9
- 综述29-35
- 参考文献32-35
- 致谢35-36
- 个人简介36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柴文刚;ERCC1与RRM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43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7430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