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阿托伐他汀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5:06

  本文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阿托伐他汀 凋亡 自噬 膀胱癌


【摘要】:目的:评价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l-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抑制剂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 AST)在膀胱癌中的抗癌潜能,为临床膀胱癌合并高血脂和/或心脏疾病的患者的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选用EJ和5637两株膀胱癌细胞,0~40μmol/L的阿托伐他汀分别作用24h、48h、72h。通过MTT比色实验检测阿托伐他汀作用后EJ和5637两株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细胞周期染色分析细胞周期阻滞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形成情况,western-blot检测胞质相关蛋白轻链3(cytosolic-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LC3)的表达情况来观察细胞的自噬状态。结果: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抑制膀胱癌EJ和5637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阿托伐他汀诱导膀胱癌EJ和5637细胞发生凋亡和G1/S期阻滞;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激活膀胱癌EJ和5637细胞自噬。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膀胱癌EJ和5637细胞中发挥抗癌作用有效的抗癌潜能,并有效激活膀胱癌细胞发生自噬。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凋亡 自噬 膀胱癌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1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第一章 前言7-16
  • 1.1 膀胱癌概述7
  • 1.1.1 膀胱癌的流行病学7
  • 1.1.2 膀胱癌的组织病理学7
  • 1.1.3 膀胱癌的危险因素7
  • 1.2 自噬7-12
  • 1.2.1 自噬概述8
  • 1.2.2 自噬的过程8
  • 1.2.3 自噬的调控机制8-9
  • 1.2.4 自噬相关蛋白9
  • 1.2.5 自噬与凋亡9-11
  • 1.2.6 自噬与肿瘤11-12
  • 1.3 阿托伐他汀12-14
  • 1.3.1 他汀类药物概述12-13
  • 1.3.2 他汀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13-14
  • 1.3.3 他汀类药物激活细胞自噬14
  • 1.3.4 阿托伐他汀与膀胱癌14
  • 1.4 研究内容14-15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5-16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16-26
  • 2.1 实验材料16-17
  • 2.1.1 主要实验仪器及厂商16
  • 2.1.2 主要实验试剂及厂商16-17
  • 2.2 实验方法17-26
  • 2.2.1 细胞培养17-18
  • 2.2.2 MTT比色实验18-19
  • 2.2.3 PI-AnnexinV染色检测细胞凋亡19-20
  • 2.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20
  • 2.2.5 Western-Blot20-23
  • 2.2.6 透射电镜检测自噬发生23-25
  • 2.2.7 数据统计25-26
  • 第三章 结果26-37
  • 3.1 阿托伐他汀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26-29
  • 3.1.1 阿托伐他汀对膀胱癌EJ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26-27
  • 3.1.2 阿托伐他汀对膀胱癌563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27-29
  • 3.2 阿托伐他汀对膀胱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29-31
  • 3.2.1 阿托伐他汀对膀胱癌EJ细胞的促凋亡作用29-30
  • 3.2.2 阿托伐他汀对膀胱癌5637细胞的促凋亡作用30-31
  • 3.3 阿托伐他汀对膀胱癌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31-34
  • 3.3.1 阿托伐他汀对膀胱癌EJ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31-33
  • 3.3.2 阿托伐他汀对膀胱癌5637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33-34
  • 3.4 阿托伐他汀对膀胱癌细胞的自噬诱导作用34-37
  • 3.4.1 透射电镜检测自噬体形成34-35
  • 3.4.2 Western-Blot检测自噬标志分子LC3-Ⅱ蛋白的表达35-37
  • 第四章 讨论37-40
  • 第五章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6
  • 缩略词表46-48
  • 在研期间研究成果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保华;陈雪军;吴明贵;;浅表性膀胱癌行电切术加膀胱灌注的治疗现状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4年24期



本文编号:753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753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a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