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异常代谢通路的代谢组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5 17:19

  本文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异常代谢通路的代谢组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代谢组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代谢通路 通路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相关的异常代谢通路,探讨PNS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方法对40例PNS患者(观察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样本中的代谢物进行检测,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进行模式识别,构建PNS诊断模型,采用Met PA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OPLS-DA模型的质量参数R2X=71.4%,Q2Y=0.517,观察组、对照组间的区分非常明显。代谢通路分析共筛选出有差异的代谢物相关通路9个,其中硫胺素代谢、嘧啶代谢、苯基丙氨酸代谢、柠檬酸循环4个代谢通路影响值均大于0.1。结论 PNS患者存在硫胺素代谢、嘧啶代谢、苯基丙氨酸代谢、柠檬酸循环代谢紊乱,可能与PN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关键词】代谢组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代谢通路 通路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02684)
【分类号】:R692
【正文快照】: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成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病程长、易复发,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约90%的PNS病因不明。随着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系列组学技术的发展,对肾脏疾病病因的研究已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转到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方面[1,2]。PNS受遗传、环境和局部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福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免疫抑制治疗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5年01期

2 樊忠民;傅元凤;夏正坤;高远赋;高春林;任献国;何旭;;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4期

3 苏东东;车华;陈仁贵;叶婷;刘娜;赵文琪;赵育新;;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患者的作用[J];河北医药;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鞠;唐凤英;;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异常代谢通路的代谢组学分析[J];山东医药;2016年30期

2 周振中;;小剂量强的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年21期

3 唐玉洁;唐勇;;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5年26期

4 黄莉;徐晓楠;唐玉英;;激素联合霉酚酸酯治疗对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VCAM-1、VEGF和β_2-MG的影响[J];内科;2015年04期

5 章宸一瑜;孙轶秋;;中西医治疗紫癜性肾炎[J];吉林中医药;2015年04期

6 钟英超;;紫癜性肾炎激素治疗联合MMF的安全性分析及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工程;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君;杨莉娅;陈俊峰;王艳丽;马坤岭;吕林莉;张晓良;刘必成;;霉酚酸酯治疗IgA肾病疗效研究的Meta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6期

2 李静;;开同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20期

3 王琳;刘强强;郭晓鹏;;α-酮酸片联合百令胶囊对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7期

4 李桂花;张丙汉;朱泽林;柯亨记;;低蛋白饮食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较严重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7期

5 胡晓舟;张瑾;王少亭;张燕;吴歌;杨宏;;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联合开同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01期

6 伞春雨;徐野;王立宏;;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低蛋白营养治疗81例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年03期

7 杨静霞;黄松明;吴红梅;张爱华;张维真;;儿童紫癜性肾炎18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年05期

8 黄金婷;钟萍;张云峰;郭德胜;许柏松;;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心理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16期

9 童本德;熊金萍;单品亚;陆琪红;沈霞;;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短期观察[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7年04期

10 吗替麦考酚酯在肾内科应用专家共识组;赵明辉;陆福明;;吗替麦考酚酯在肾内科应用专家共识2006年第四次修订[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谢组学国际合作交流研讨班[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年03期

2 封志纯;梅亚波;;代谢组学在儿科重病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年06期

3 魏陆海;孙维洋;;代谢组学与中药现代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蔡爽;孙博;李发美;;代谢组学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5 康媛;李笑天;;代谢组学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7年04期

6 任洪灿;王广基;阿基业;郝海平;孙建国;查伟斌;严蓓;;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平台和数据处理的新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年12期

7 王陈;范国荣;吴玉田;;临床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年07期

8 张川;毛静远;侯雅竹;;代谢组学中数据采集及分析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0期

9 王刚;杜士明;常明泉;杨金霞;张秀华;叶立红;;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和抗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医药导报;2010年03期

10 朱来宽;梁景平;;微生物代谢组学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谢组学:方法与应用》目次[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四十一期):营养代谢组学专题[C];2012年

2 薛佳;胡扬;陈奇;韩雪;;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3 薛佳;胡扬;陈奇;韩雪;;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周永明;任荣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代谢组学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孙长颢;;营养代谢组学[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四十一期):营养代谢组学专题[C];2012年

6 曹蓓;阿基业;王广基;;代谢组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A];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郁胜强;;代谢组学及在肾脏病研究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0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汇编[C];2010年

8 李福山;白岚;;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代谢组学[A];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李小利;郭瑞臣;王本杰;;代谢组学在药物研究开发中的应用[A];2006年山东省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陈敏;杨成梓;陈红;;代谢组学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概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勇、通讯员 王占军、蔡怡春;国际“代谢组学之父”牵手武汉[N];湖北日报;2006年

2 郑见;用代谢组学“语言”诠释中医药内涵[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3 记者 李雪林 实习生 杨磊;“代谢组学”助中药走向世界[N];文汇报;2006年

4 李雪林 杨磊;“代谢组学”助中医药走向世界[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于丽珊;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研究受关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李雪林 杨磊;“代谢组学”助中医药走向世界[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王华锋;合作可喜 前景可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周东浩;营卫与代谢组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记者 刘云涛;上海:代谢组学“联姻”中药研究结硕果[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胡德荣;改变人体内菌群治病成为可能[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艳;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用于疾病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2 何翠翠;基于生物核磁共振与液质联用的代谢组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黎莉;疾病及药物干预的代谢组学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4 夏建飞;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5 袁大林;代谢组学与中药研究中复杂体系的解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梁晓萍;基于液质联用的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小丽;基于多种分析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13年

8 沈国庆;基于动物肿瘤模型的LC-MS/MS代谢组学及药物代谢组学方法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黄建华;2型糖尿病相关的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10 江芝婷;代谢组学在疾病预测诊断以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慧;家蚕蛹期营养分配关键代谢物的鉴定[D];西南大学;2015年

2 管仁艳;基于优化发酵培养基及微生物代谢组学方法提高Hygrocin A产量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彦;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单体抑制小胶细胞活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4 宋瑞祥;基于尿液代谢组学方法筛选膀胱癌诊断标志物[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5 徐威;定量代谢组学的方法构建及其在肠道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6 胡兰;代谢组学在相关妇科肿瘤中的发展及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白顺杰;基于~1H 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氟西汀对星形胶质细胞脂质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8 许卫萍;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微生物代谢网络[D];大连工业大学;2011年

9 李梅映;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BDE-47早期暴露对小鼠影响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10 王宁丽;基于细胞代谢组学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99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799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e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