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四杯法在前列腺炎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改良四杯法在前列腺炎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前列腺液 慢性前列腺炎 改良四杯法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性试验
【摘要】:目的:探索前列腺液(EPS,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细菌培养新方法;了解慢性前列腺炎(CP,chronic prostatitis)患者的病原学及其致病菌情况,分析前列腺液及精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于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男科门诊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396例,采用改良四杯法(Improved four-glass test)分别收集患者“初段尿、末段尿、前列腺液+按摩后尿、精液”,并于医院细菌室行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均仔细阅读并认真填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Chronic Prostitis Symptom Index)评分表。结果:39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258例患者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阳性率65.15%,其中1例患者前列腺液及精液中均培养出“白假丝酵母菌”,其他均为细菌。238例患者前列腺液共培养出细菌333株,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占83.18%;161例患者精液共培养出细菌207株,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占80.66%;其药敏结果显示:仅对奎奴普汀-达福普汀、万古霉素及替加环素敏感率达100%,而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等的耐药率较高;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药敏结果显示,仅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厄他培南及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达100%。对青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的耐药率较高,而其他细菌对常规的抗生素亦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改良四杯法”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也可提高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细菌检出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革兰阳性球菌在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中占有较大比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中的病原微生物也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与前列腺液中的病原微生物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这一诊断的合理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WBC数与细菌培养阳性率有一定相关性;前列腺液及精液中培养出的病原微生物多为一种,混合感染也占有一定比例,这些病原微生物对常规抗生素存在较高的耐药性;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过程中应注重联合应用抗生素及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并严格掌控抗生素的应用指征。
【关键词】:前列腺液 慢性前列腺炎 改良四杯法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性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97.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主要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10-12
- 第一章 前言12-15
- 第二章 研究对象、设备材料及研究方法15-19
- 1 研究对象15-16
- 2 设备材料16
- 3 研究方法16-18
- 4 统计分析18-19
- 第三章 结果19-30
- 1 一般情况分析19-20
- 2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结果20-22
- 3 396例患者细菌培养结果22-26
- 4 396例患者前列腺液中WBC数与培养阳性率之间的关系26-27
- 5 主要细菌培养的药敏结果:表 5.127-28
- 6 治疗情况28-30
- 第四章 讨论30-35
- 1 前列腺炎的分型变化30-31
- 2 一种新的前列腺炎病原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改良四杯法31-32
- 3 前列腺液中WBC数与培养阳性率的关系32-33
- 4 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的菌株分布情况33
- 5 细菌耐药情况及治疗效果分析33-35
- 第五章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9
- 综述 男性生殖系统炎症致男性不育的研究进展39-58
- 参考文献53-58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祥;血性前列腺液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1998年04期
2 陈国军,陆建红,董长林,姚炜,杨勇;超高倍多媒体医学显微诊断仪检查前列腺液的价值[J];武警医学;2004年07期
3 俞伟国;张义平;殷嫦嫦;;4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细菌学检测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06年29期
4 沈钟跃;;别嫌前列腺液检查麻烦[J];今日科苑;2007年05期
5 杨士杰;郭跃先;李文平;王伟;郭铁;孙新成;;前列腺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水平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研究[J];河北医药;2008年05期
6 宁爱华;前列腺液检验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1998年03期
7 郑惠兰,甘日宝;241例前列腺液培养结果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年05期
8 陈建华;;如何看前列腺液检验报告单[J];家庭医药;2002年02期
9 徐立;前列腺液的化验检验[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16期
10 刘丽华;高峰;田利;;运用超高倍多媒体医学显微诊断仪检查前列腺液的临床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新颜;;浅谈影响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目改变的因素[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杨长海;王宝龙;李黎明;;前列腺液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测定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王宝龙;杨长海;李黎明;;前列腺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测定在慢性[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朴松旭;;302例前列腺液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谢群;丛林;段鲁永;许仲华;;前列腺液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朱汝健;韩子华;罗利飞;汪官富;王天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菌16SrRNA基因检测[A];2012浙江省医学会男科学、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邓旺生;邱幼东;常曦东;黄俊;李睿舒;;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成永达;;116份前列腺液细菌培养临床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宋章兴;吴锋;谢永煌;朱e,
本文编号:810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81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