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脑饮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3-06-05 02:19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痰瘀互结型)静脉溶栓患者的观察研究,探讨通脑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以及复发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由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资料完整且符合下述纳排标准的急性脑梗塞静脉rt-PA溶栓患者,入院后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共纳入120例。对照组予以溶栓+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通脑饮200ml bid,疗程2周,观察随访90d。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记录并评估两组患者在溶栓前,溶栓后24h、治疗14d、治疗90d后,评价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总体疗效、复发率和死亡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通脑饮能否改善溶栓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远期预后以及安全性。结果:1.NIHSS评分:组内比较:将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治疗14d及治疗90d与溶栓后24h对比,观察组14d时NIHSS评分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4d时NIHSS评分P>0.0...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研究
1. 溶栓治疗的理论依据及原理
2. 静脉溶栓时间窗发展史
3. 溶栓药物的选择
3.1 第一代溶栓药物
3.2 第二代溶栓药物
3.3 第三代溶栓药物
4. 给药途径
4.1 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
4.2 动脉和静脉联合溶栓
5. 血管再通的并发症
5.1 出血
5.2 再灌注损伤
5.3 溶栓后血管再闭塞
综述二 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药干预思路
1. 中医对脑梗死的认识
1.1 概念
1.2 病因病机
1.3 证候分布及证候演变
2. 中医对中风病痰瘀阻络证的认识
2.1 痰瘀是中风的重要发病原因
2.2 痰瘀并治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3. 痰瘀并治对溶栓后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溶栓时间窗、适应症、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1.4 纳排标准
2. 研究目的
2.1 主要研究目的
2.2 次要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
3.2 溶栓药物及使用方法
3.3 治疗方案
3.4 观察指标
3.5 观察时点
3.6 统计学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比较
4.2 临床资料
4.3 疗效指标
4.4 终点事件
4.5 总有效率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通脑饮的理论研究
1.1 方药组成
1.2 组方分析
1.3 中药功效分析
1.4 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1.5 通脑饮前期研究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临床资料分析
2.3 疗效分析
2.4 终点事件
3. 结论
4. 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缺血性卒中西医诊断标准
附录2. 缺血性卒中西医诊断标准
附录3: 3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
附录4: 3-4.5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
附录5: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标准
附录6: 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附录7: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
附录8: 疗效评价标准
附录9: 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31489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研究
1. 溶栓治疗的理论依据及原理
2. 静脉溶栓时间窗发展史
3. 溶栓药物的选择
3.1 第一代溶栓药物
3.2 第二代溶栓药物
3.3 第三代溶栓药物
4. 给药途径
4.1 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
4.2 动脉和静脉联合溶栓
5. 血管再通的并发症
5.1 出血
5.2 再灌注损伤
5.3 溶栓后血管再闭塞
综述二 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药干预思路
1. 中医对脑梗死的认识
1.1 概念
1.2 病因病机
1.3 证候分布及证候演变
2. 中医对中风病痰瘀阻络证的认识
2.1 痰瘀是中风的重要发病原因
2.2 痰瘀并治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3. 痰瘀并治对溶栓后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溶栓时间窗、适应症、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1.4 纳排标准
2. 研究目的
2.1 主要研究目的
2.2 次要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
3.2 溶栓药物及使用方法
3.3 治疗方案
3.4 观察指标
3.5 观察时点
3.6 统计学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比较
4.2 临床资料
4.3 疗效指标
4.4 终点事件
4.5 总有效率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通脑饮的理论研究
1.1 方药组成
1.2 组方分析
1.3 中药功效分析
1.4 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1.5 通脑饮前期研究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临床资料分析
2.3 疗效分析
2.4 终点事件
3. 结论
4. 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缺血性卒中西医诊断标准
附录2. 缺血性卒中西医诊断标准
附录3: 3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
附录4: 3-4.5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
附录5: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标准
附录6: 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附录7: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
附录8: 疗效评价标准
附录9: 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31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8314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