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针平刺与利扎曲坦及其结合对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镇痛的疗效比较观察
发布时间:2017-06-01 06:17
本文关键词:排针平刺与利扎曲坦及其结合对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镇痛的疗效比较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偏头痛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因其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及失能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个人和社会产生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影响。偏头痛发作期治疗方案不一,疗效相对肯定,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我们通过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患者治疗方案的比较,初步优选出偏头痛发作期的最佳治疗方案。目的:对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患者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采用排针平刺法,针刺脑户及患侧脑空穴,留针6小时,1次为1疗程。第2组采用10mg利扎曲坦口服,若头痛持续,2小时后可重复一次10mg,此后不再续服本药及其它药物,1次为1疗程。第3组采用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主要评价指标:2小时后头痛缓解50%的比率;次要评价指标:采用VAS评分评价即刻、30分钟、2小时及6小时患者头痛改善程度及头痛消失比率。结果:主要评价指标:排针平刺组、利扎曲坦组及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组在2小时后头痛缓解50%的比率方而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次要评价指标:排针平刺组及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组在即刻的VAS评分改善程度与利扎曲坦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组在30分钟的VAS评分改善程度与利扎曲坦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组在2小时的VAS评分改善程度与排针平刺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组在6小时的VAS评分改善程度与排针平刺组及利扎曲坦组有统计学差异;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组在6小时头痛消失比率方而与利扎曲坦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排针平刺组、利扎曲坦组及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组三组总体疗效相当,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组略优于其他两组。排针平刺组及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组在即刻VAS评分改善程度方而优于利扎曲坦组。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组在30分钟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方面优于单纯的利扎曲坦组。在2小时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方而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组优于排针平刺组。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组在6小时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方而优于单纯的排针平刺组及利扎曲坦组。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组在6小时的头痛消失人数比方而优于利扎曲坦组。
【关键词】:无先兆偏头痛 排针平刺 利扎曲坦 排针平刺加利扎曲坦 优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7.2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2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12-20
- 1 祖国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12-15
- 1.1 历史沿革12
- 1.2 中医病因病机12-13
- 1.3 中医辨证分型13
- 1.4 相关治疗进展13-15
- 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与研究15-17
- 2.1 流行病学研究15
- 2.2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15-16
- 2.3 偏头痛临床表现16
- 2.4 偏头痛发作期治疗进展16-17
- 3 影响偏头痛针刺及疗效的多因素分析17-20
- 3.1 对针刺、药物、针药结合疗效比较结果的评价17-18
- 3.2 针刺、针药结合疗法适应症18-20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20-30
- 1 研究内容及目的20
- 2 研究对象20
- 3 诊疗标准20-22
- 3.1 疾病诊断标准20-21
- 3.2 纳入标准21
- 3.3 排除标准21
- 3.4 剔除标准21
- 3.5 终止标准21-22
- 4 研究方法22-25
- 4.1 技术路线22-24
- 4.2 分组方法24
- 4.3 具体分组及选穴24
- 4.4 治疗方法24-25
- 4.5 观察步骤25
- 5 观察指标25-26
- 5.1 一般指标25
- 5.2 疗效评定指标25-26
- 6 统计学分析26
- 7 结果与分析26-30
- 7.1 基线结果比较26-27
- 7.2 治疗结果的疗效评定27-29
- 7.3 安全性分析29-30
- 第三部分 讨论30-37
- 1 试验方案的设计与选择30-31
- 1.1 为什么选择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30
- 1.2 为什么选择利扎曲坦30-31
- 2 偏头痛发作期针刺镇痛的取穴特点31
- 3 排针平刺理论的初步阐释31-32
- 3.1 排针平刺简介31
- 3.2 中医理论依据31-32
- 3.3 解剖汇聚理论32
- 4 关于时间截点的选择32-33
- 5 疗效评定指标的选择33
- 6 治疗方案的分析33-35
- 6.1 主要疗效指标的比较33-34
- 6.2 次要疗效指标的比较34-35
- 6.3 排针平刺疗效初析35
- 7 本研究的初步结论35
- 8 不足及展望35-37
- 参考文献37-41
- 附录41-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53-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琰;;平肝祛风通络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58例[J];河南中医;2013年06期
2 甘健;名老中医李远实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经验[J];四川中医;2004年05期
3 郭志鉴;王少波;秦卓红;;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J];山西中医;2014年01期
4 李舜伟;李焰生;刘若卓;乔向阳;万琪;杨晓苏;于生元;于挺敏;邹静;;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5 张舒雁;马泽云;金国利;;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瘀血型偏头痛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02期
6 杨春艳;刘慧林;张圆;王麟鹏;;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期文献质量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7 赵永烈;王玉来;高颖;姚卓婷;;芎芷地龙汤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组织痛觉传导通路c-fos和5-HT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1年10期
本文关键词:排针平刺与利扎曲坦及其结合对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镇痛的疗效比较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1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119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