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铜离子注入钛合金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09:52
   目的骨科内植物置入人体后,术中或宿主血行播散来的细菌在材料表面容易定植,并大量增殖,形成细菌生物被膜立体结构,再通过细菌播散到远处增殖,循环往复,形成细菌生物被膜生态系统,导致治疗失败,成为临床棘手的难题。骨科内植物金属如钬合金作为一个无机体,缺乏自身抗感染性能。本研究拟通过离子注入技术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在其表面注入铜离子,并以注入银离子为对照来探索铜离子注入改性后的钛合金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形成作用。方法通过金属蒸汽真空弧(Metal Vapor Vacuum Arc,MEVVA)离子注入技术,对钛合金表面进行铜离子注入。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形态;通过能谱仪(EDS)与XPS元素分析钛合金表面注入铜元素含量。利用结晶紫染色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方法,观察不同离子注入后钦合金抑制细菌生物被膜与表面存活细菌的比例。分析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关节相关感染病原谱,针对常见病原菌,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icaADR和aap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改性后钛合金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采用体外细胞增殖实验验证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在内植物置入后骨髓炎大鼠模型上,结合感染的影像学评分,检测离子注入后钦合金材料的抑制细菌感染作用。结果通过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注入技术,可以在钛表面定植纳米颗粒铜;注入后在钛合金表面能够检测到相应的铜元素,定植铜元素粒子数量与注入时间成正比。铜离子注入钛合金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在钛表面形成生物被膜,降低了内植物感染的发生率。通过检测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有关基因转录水平检测,证实铜离子注入钛合金能有下调icaAD和aap基因转录水平,上调了阻遏子基因icaR的转录水平;体外细胞增殖实验实验证实材料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在大鼠胫骨细菌感染模型上,通过大鼠动物体内实验证实了铜离子注入钛合金能够降低骨科感染影像学评分,降低感染组织的活菌计数,实现抑制细菌感染的功能;大鼠的肝肾脏器没有出现病理学改变。结论通过MEVVA技术,我们可以在钛表面可控的定植纳米铜元素金属粒子,赋予钛合金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在宏观和基因转录水平上均证实能有抑制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该材料没有明显毒性,生物相容性好。
【学位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68;R318.08
【部分图文】:

离子注入机,工作原理图,钛合金


?解放军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由山东威高骨科公司生产的Ti6A14V钛合金棒材作为基体材料,标准为??GB/T?13810-1997,成分见表?1-1???表1-1钛合金质量百分比组成???标准?A1?V?Fe?C?N?H?0??ELIASTMF136?5.5 ̄6.5?3.5—4.5?0.3?0.08?0.05?0.012?0.13??ISO?5832-3?5.5-6.75?3.5—4.5?0.3?0.08?0.05?0.012?0.2??ELI?GB?13810?5.5-6.5?3.5 ̄4.5?0.25?0.08?0.03?0.012?0.13??2)将钛合金金属片打磨抛光,研磨至表面粗糙度R<〇.1。??1.2离子注入实验??1.2.1离子注入设备??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学院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IIA-H源)强流金属离??子注入机上加工。??

主要技术指标,工作原理图,实物,电注入


才能具备相应的性质。对于金属材料,离子质量百分比达到1.0%可实现改性效果。??本研宄拟注入量按照1017与1018ions/cm目标量来加工,具体参数如表1-2所示,具??体过程如图1-3。???表1-2?Cu、Ag离子注入加工参数???指标 ̄真空度?加速电"""触发电 ̄ ̄M?平均电注入能 ̄ ̄束流密 ̄???§?&?荷态量?度??数值?3.0*?丨0-3?40kV?IKY?6kV?80V?2.1?80keV?2mA??11??

表面特征,实景,扫描电镜,高炉


1.2.4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特征??扫描电镜(日本日立公司X-650型)观察试样表面的形貌;采用EDS能谱对离子??注入后加样进行成分分析将待观测的样品,按照下图所示(图1-4),现在盘托上贴??上导电胶,后将样品贴到盘托上,然后在贴上导电胶,进电子显微镜观测。所有样??品中表面有羟基磷灰石的金属片,即HA组,由于羟基磷灰石不导电,不能直接利??用SEM观察,进行了喷金后再观察。喷金所用仪器(日立E-1045)如下图(图1-4)。??XPS仪原理如示意图(图1-5)。??[li?_Hki/?/Id??ML,,??图1-4扫描电子显微镜与E-1045喷金仪器??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旭东;胡海波;王振山;黄浩;赵振营;;中药对细菌生物被膜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年07期

2 王洪彬;朱利霞;于秀剑;高桂生;史秋梅;吴同垒;;细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9年09期

3 丁双元;官丽莉;马红霞;刘树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细菌生物被膜作用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年03期

4 李金朋;李小康;樊擎莹;范泽钰;温文彦;汪洋;;细菌生物被膜清除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8年03期

5 王晓琴;;细菌生物被膜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知多少[J];家庭生活指南;2019年05期

6 刘琳;谭小娟;贾爱群;;细菌群体感应与细菌生物被膜形成之间的关系[J];微生物学报;2012年03期

7 聂鑫;高原;;细菌生物被膜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年21期

8 柏宏坚,徐卫;细菌生物被膜及相关感染[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1年02期

9 屈常林;高洪;赵宝洪;陈超;;细菌生物被膜与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03期

10 王睿;细菌生物被膜的产生与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彭海文;铜离子注入钛合金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9年

2 谭玉龙;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及其壳聚糖纳米材料固定化酶抗细菌生物被膜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张荣荣;铜绿假单胞菌表面粘附及运动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于旭红;夫西地酸与磷霉素对MRSA生物被膜感染联合效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方杰;一氧化氮调节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机制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邹志慧;纳米银离子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细菌死亡率及其结构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3 郭满;蟾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及机理的初步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4 王玉真;几种天然呋喃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细菌生物被膜抑制活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康秀敏;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功能基因组学筛选和调控分子机理[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易彩虹;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测定及其耐药性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7 刘静;大环内酯类及β-内酰胺类药物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梁歌宏;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的鉴定和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9 范燕;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联合效应及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肾毒性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10 王静慧;血根碱对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92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892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f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