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无镍不锈钢的血液相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07:29
生物医用不锈钢由于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和加工性能,是在医疗领域内应用最多最广的一类材料,316L医用奥氏体不锈钢为其典型代表。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环境,医用不锈钢植入人体后不可避免的要发生腐蚀或磨蚀行为,由此造成的金属离子的溶出严重影响到人体组织的新陈代谢。常用医用不锈钢中通常含有10%以上的镍元素,金属镍离子是一种潜在的致敏因子,对生物体有致畸、致癌的危害性。本文通过血小板粘附实验研究了纯镍、镍钛合金、医用316L不锈钢以及无镍奥氏体不锈钢(BIOSSN4)四种金属材料表面上的血小板粘附、变形和聚集情况。结果表明含镍材料表面上的血小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聚集,而无镍不锈钢表面上的血小板形态变化较小。当在无镍奥氏体不锈钢(BIOSSN4)血小板粘附实验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镍离子时,材料表面上明显出现血小板的变形和聚集,进一步证明了镍元素在医用金属材料中存在的危害性。增加不锈钢中的氮含量可获得高氮不锈钢,从而进一步提高不锈钢的强度和耐蚀性,并可去除不锈钢中的镍含量。本文对氮含量在0.42%、0.64%的两种高氮的新型无镍奥氏体不锈钢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用不锈钢材料的溶血率均小于5%,满...
【文章来源】: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用不锈钢与a一澳代蔡的接触角Fig.4.3Con俪tanglesofthetestedstainlesssteelswitha一bromonaphthalenea)316Lb)BIOSSN4e)BIOSSN6
4.3.2表面张力由式(4.4)可知,固体的表面能由包括极性作用和色散作用的分子间力来确定,并且这两个分量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表面能的改变。从图4.4的表面张力及各分量值可以看出,钢的表面张力中的色散力分量都占比较大的比例,而极性力分量所占
当两相接触时,两表面的相互作用总是以减小界面自由能的方式进行,这样的界面最稳定。有研究者提出,当血液与材料接触时,界面自由能越低,则血液相容性越好[92l。从图4.5及4.6可以看出,与316L不锈钢相比,无镍不锈钢与水及血液之间的界面张力均较小。这样,当血液与无镍不锈钢接触时,较小的界面张力使得吸附蛋白的构象变化较少,并且粘附的纤维蛋白原也少,因而,血小板就较少被激活、聚集及生成伪足11071。然而,当316L不锈钢和血液接触后,由于界面张力较大,吸附在钢表面的纤维蛋白原便牢固粘附在上面以降低固一液界面张力,吸附的蛋白就会显著变性,从而易引起血小板的粘附及血栓的形成。因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含La医用316L不锈钢的体外抗凝血性能研究[J]. 杨化娟,杨柯,张炳春. 金属学报. 2006(09)
[2]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涤纶材料的血浆蛋白吸附与血小板黏附行为研究[J]. 潘长江,王进,孙鸿,杨苹,冷永祥,陈俊英,万国江,黄楠.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4(04)
[3]两种新型聚氨酯涂层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J]. 余贯华,计剑,王东安,封麟先,沈家骢.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4(02)
[4]血小板与生物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魏文佳.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4(01)
[5]接触角测试技术及粗糙表面上接触角的滞后性 Ⅰ:接触角测试技术[J]. 王晓东,彭晓峰,陆建峰,王补宣.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3(02)
[6]丝素膜血液相容性研究[J]. 刘向阳,张世明,李斌,戴燕芳,李明忠.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2(04)
[7]聚氨酯的血液相容性评价[J]. 胡国栋.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2(06)
[8]介入用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J]. 王德永,刘昉,李洁华,谢兴益,何成生,樊翠蓉,钟银屏.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2(01)
[9]316L 不锈钢表面电镀Rh膜的腐蚀行为及血液相容性研究[J]. 刘敬肖,杨大智,梁成浩,郭亮,孔力,蔡英骥.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1(02)
[10]MTT法评价镓合金的细胞毒性[J]. 徐钢梅,张彩霞,宁丽,孙皎,孟爱英.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03)
本文编号:2902887
【文章来源】: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用不锈钢与a一澳代蔡的接触角Fig.4.3Con俪tanglesofthetestedstainlesssteelswitha一bromonaphthalenea)316Lb)BIOSSN4e)BIOSSN6
4.3.2表面张力由式(4.4)可知,固体的表面能由包括极性作用和色散作用的分子间力来确定,并且这两个分量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表面能的改变。从图4.4的表面张力及各分量值可以看出,钢的表面张力中的色散力分量都占比较大的比例,而极性力分量所占
当两相接触时,两表面的相互作用总是以减小界面自由能的方式进行,这样的界面最稳定。有研究者提出,当血液与材料接触时,界面自由能越低,则血液相容性越好[92l。从图4.5及4.6可以看出,与316L不锈钢相比,无镍不锈钢与水及血液之间的界面张力均较小。这样,当血液与无镍不锈钢接触时,较小的界面张力使得吸附蛋白的构象变化较少,并且粘附的纤维蛋白原也少,因而,血小板就较少被激活、聚集及生成伪足11071。然而,当316L不锈钢和血液接触后,由于界面张力较大,吸附在钢表面的纤维蛋白原便牢固粘附在上面以降低固一液界面张力,吸附的蛋白就会显著变性,从而易引起血小板的粘附及血栓的形成。因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含La医用316L不锈钢的体外抗凝血性能研究[J]. 杨化娟,杨柯,张炳春. 金属学报. 2006(09)
[2]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涤纶材料的血浆蛋白吸附与血小板黏附行为研究[J]. 潘长江,王进,孙鸿,杨苹,冷永祥,陈俊英,万国江,黄楠.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4(04)
[3]两种新型聚氨酯涂层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J]. 余贯华,计剑,王东安,封麟先,沈家骢.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4(02)
[4]血小板与生物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魏文佳.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4(01)
[5]接触角测试技术及粗糙表面上接触角的滞后性 Ⅰ:接触角测试技术[J]. 王晓东,彭晓峰,陆建峰,王补宣.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3(02)
[6]丝素膜血液相容性研究[J]. 刘向阳,张世明,李斌,戴燕芳,李明忠.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2(04)
[7]聚氨酯的血液相容性评价[J]. 胡国栋.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2(06)
[8]介入用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J]. 王德永,刘昉,李洁华,谢兴益,何成生,樊翠蓉,钟银屏.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2(01)
[9]316L 不锈钢表面电镀Rh膜的腐蚀行为及血液相容性研究[J]. 刘敬肖,杨大智,梁成浩,郭亮,孔力,蔡英骥.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1(02)
[10]MTT法评价镓合金的细胞毒性[J]. 徐钢梅,张彩霞,宁丽,孙皎,孟爱英.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03)
本文编号:2902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90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