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刚度仿生关节的研究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可变刚度仿生关节的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服务型机器人被要求能够完成各种各样复杂的任务,且在其与人类进行交互时能够确保人类和机器人自身的安全。通过在机器人关节上安装非线性弹性元件可以改变关节的刚度,这种基于机械系统的柔顺性在碰撞发生时可以避免主动安全因需要传感器而产生的反馈速度慢、经济性差等缺点。在基于并联对抗驱动的关节中选择合适的变刚度单元来实现关节刚度特性的改变非常重要。本文对基于并联对抗驱动的变刚度肘关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现有变刚度装置的机械结构及变刚度原理,确定了所要采用的变刚度方案并根据人类肘关节的动作特点采用基于并联对抗驱动的肘关节驱动方式。2、给出了几种使用线性弹簧与非线性机械装置相结合的变刚度装置示意图,分析了它们各自产生可控的非线性的原理并推导了相关公式。3、利用MATLAB实现了变刚度单元变刚度性能及相关改进型变刚度单元性能的分析,最终决定采用等腰钝角三角型变刚度、S型与曲柄滑块压簧相配合变刚度以及曲柄滑块变刚度这三种变刚度方式进行外力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分析。4、采用机械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完成了变刚度单元的建模及虚拟肘关节的建立,进行了相关刚度曲线特性的仿真分析。研究了串联两种不同变刚度单元的虚拟关节及曲柄滑块变刚度关节在受到重物冲击时关节的转角和受力情况,证明了可变刚度肘关节能够有效吸收外界冲击,并且串联有S型变刚度单元的关节能够实现对机器人本身更好的保护。5、使用三维建模软件CATIA完成了相关变刚度单元及仿人肘关节的建模。通过更改关节中使用的线性弹簧的刚度便可以改变肘关节带负载能力的大小及其相关动力学性能。
【关键词】:变刚度 仿生关节 非线性 对抗驱动 ADAMS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8.1;TB1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16-18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6-17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17-18
- 第2章 变刚度方案选择18-26
- 2.1 引言18
- 2.2 人类关节刚度调节方式18-19
- 2.3 仿生机器人关节刚度调节方式19-24
- 2.3.1 改变不规则弹性元件的有效工作位置19-20
- 2.3.2 改变弹性元件的有效工作长度20-22
- 2.3.3 改变有效工作位置22-24
- 2.3.4 线性弹簧与非线性装置相结合24
- 2.3.5 其他方法24
- 2.4 变刚度方案选择24-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几种典型变刚度装置的变刚度原理分析26-36
- 3.1 引言26
- 3.2 三角型变刚度26-29
- 3.3 S型变刚度29-32
- 3.4 曲柄滑块变刚度32-35
- 3.5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变刚度结构选择36-48
- 4.1 引言36
- 4.2 三角型变刚度特性分析36-40
- 4.3 S型变刚度特性分析40-46
- 4.3.1 S型与扭簧配合的变刚度特性分析40-42
- 4.3.2 S型与曲柄滑块压簧配合的变刚度特性分析42-46
- 4.4 曲柄滑块变刚度特性分析46-47
- 4.5 本章小结47-48
- 第5章 变刚度单元ADAMS仿真及肘关节三维建模48-74
- 5.1 引言48
- 5.2 ADAMS简介48-49
- 5.3 变刚度单元建模49-55
- 5.3.1 离散法建立柔绳49-52
- 5.3.2 部件间约束及载荷的添加52-55
- 5.4 变刚度单元ADAMS仿真55-60
- 5.4.1 钝角三角型变刚度单元仿真55-57
- 5.4.2 与扭簧配合的三角型变刚度单元仿真57-59
- 5.4.3 与曲柄滑块和拉簧配合的S型变刚度单元仿真59-60
- 5.5 关节刚度调节ADAMS仿真60-70
- 5.5.1 使用钝角三角型变刚度单元的关节刚度调节60-64
- 5.5.2 使用S型变刚度单元的关节刚度调节64-66
- 5.5.3 使用曲柄滑块变刚度的关节刚度调节66-70
- 5.6 肘关节三维建模70-73
- 5.7 本章小结73-74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4-76
- 6.1 结论74
- 6.2 展望74-76
- 参考文献76-82
- 致谢82-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军,朱萍玉,刘义伦;复杂载荷下变刚度静不定梁程序化求解[J];工程力学;2003年04期
2 杨润林;陈芳;宋波;闫维明;周锡元;;结构新型半主动连续变刚度控制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3 杨润林;周锡元;闫维明;宋波;;结构半主动变刚度控制的研究[J];建筑科学;2007年03期
4 杨润林;闫维明;周锡元;;结构连续变刚度控制有效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8年03期
5 徐明欣;刘保国;孙磊;;随机变刚度支撑平台的研究[J];机械设计;2008年08期
6 蒋建平;沈珏;;岩土工程中的变刚度协调变形和内力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12年33期
7 李权,柳欣生;变刚度簧片式弹性联轴节的研制[J];内燃机车;1981年01期
8 裘子秀,冯懿治;圆柱型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变刚度环形薄板的弯曲问题[J];上海机械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9 黄道岸;变刚度圆板弯曲问题的传播矩阵算法[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10 周坚;;变刚度芯墙结构的约束扭转[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福平;杨润林;牟在根;李洪泉;;结构半主动变刚度控制系统位置优化研究[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阎维明;谭平;周福霖;;多结构联系体系的主动变刚度控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3 王建;李烨;李青;钱鹏;;加固、改造设计的变刚度分析方法[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谭平;阎维明;周福霖;;主动变刚度控制系统的瞬时最优控制算法[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5 林甄莹;;桩基变刚度调平优化设计在工程中的实际运用[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党发宁;侯玲;刘奉银;王晓章;;岩土工程中有限元病态问题的变刚度解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张启江;;渐变刚度板簧中,长锥变截面主簧与短副簧组合方式的不适宜性分析[A];2003年十一省、区、市机械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胡启平;史三元;;变刚度框—剪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9 周福霖;阎维明;谭平;;主动变刚度/阻尼系统的变结构控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10 王伟;;主动连续变刚度结构体系(ACVS)控制算法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尹鹏;单足弹跳机器人可变刚度柔性回转髋关节及其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哲;考虑制造工艺约束的复合材料变刚度铺层优化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高杰;高层建筑变刚度隔震技术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3年
4 陈以金;变体飞行器柔性蒙皮及支撑结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兴士;气压调节变刚度柔性仿生机器鱼机理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鸽鸽;随机变刚度联轴器及其对转子系统动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昌;复合材料变刚度铺层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4 向小健;仿生对抗变刚度驱动关节的研究与设计[D];东北大学;2014年
5 康宇;一系纵向变刚度定位装置及其动力学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王勇威;重载激振台的多模态谐振装置及其控制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杨德财;一种新型变刚度关节的设计及其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崔涛;变刚度群桩基础性能数值分析及沉降计算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易科胜;柔性机械臂变刚度关节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张丹丹;两足机器人髋关节变刚度柔性驱动装置的仿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可变刚度仿生关节的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9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