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1 13:00
本文关键词: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中临床疗效,研究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作用,为临床寻找一种理想的治疗感染性骨缺损自体骨替代材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病科感染性骨缺损手术治疗患者56例,按植入材料设立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组、同种异体骨组和自体骨组,收集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月、6月、9月及12月骨愈合程度及术后2周、3月、6月、9月、12月钙磷水平。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第3月及第9~12月期间,骨愈合的良好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6月复查X线片,骨愈合的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晶胶原基骨组骨愈合的良好率显著性高于同种异体骨组,与自体骨组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患者植骨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2周和术后3、6、9、12个月的血清钙、磷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1.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骨缺损手术中效果与同种异体骨、自体骨效果类似。2.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无毒副反应。
【关键词】:骨缺损 纳米晶胶原基骨 同种异体骨 骨移植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7.3;R318.08
【目录】:
- 摘要4-6
- Absteact6-10
- 前言10-12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12-15
- 1.1 资料12
- 1.1.1 实验对象12
- 1.1.2 植骨材料12
- 1.2 方法12-14
- 1.2.1 植骨方法12-13
- 1.2.2 术后处理13
- 1.2.3 X线观察13
- 1.2.4 血清钙、磷水平检测13-14
- 1.3 统计学方法14-15
- 第2章 结果15-19
- 2.1 三组愈合时间及修复效果15-16
- 2.2 三组患者骨修复良好率对比分析16-17
- 2.3 三组患者植骨失败率对比分析17-18
- 2.4 三组患者血钙、磷水平对比18-19
- 第3章 讨论19-27
- 第4章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1
- 附图31-34
- 综述34-40
- 参考文献38-40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0-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宏刚;李九威;武博;苏新亚;杨怀宇;张晓志;翟耀;;开放植骨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应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14例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年12期
本文关键词: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20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