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梯度纳米纤维薄膜支架材料复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12:16

  本文关键词:梯度纳米纤维薄膜支架材料复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在体外,成功地从健康足月产婴儿脐带组织中分离培养出干细胞,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构建梯度纳米纤维薄膜支架材料,观察与其生物相容性。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梯度纳米纤维薄膜支架材料构建细胞支架复合体及成骨、成软骨的效果。 方法:采用酶消化方法获得干细胞,并进行培养,同时观察细胞形态特征。采用MTT法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曲线和细胞增殖毒性进行检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用特殊的干细胞诱导培养体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行体外成骨、软骨方向诱导,并进行鉴定和观察细胞骨架结构的变化。制备梯度纳米纤维薄膜支架材料,并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梯度纳米纤维薄膜复合后进行联合培养,于体外行成骨、软骨诱导培养14天,MTT法测增殖曲线,倒置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粘附、成长情况,并评价其组织相容性。并行特异性染色鉴定评价细胞支架材料复合体成骨-软骨的效果。 结果:采用酶消化方法可以成功地得到高纯度、高活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TT检测显示细胞成长增殖能力强。流式细胞仪对第3代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均强烈表达CD13、CD29、CD44、 CD54、 CD73、 CD90、CD105,不表达CD14、 CD31、 CD34、 CD40、 CD45和HLA-DR。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可见该细胞具有成熟的间充质干细胞骨架及生物特性。对其进行成骨诱导培养后,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茜素红染色可见明显钙结节,Von Kossa矿化结节染色呈阳性表达,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的生物特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成软骨诱导分化后,甲苯胺兰染色及阿尔新兰染色均呈强阳性,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具有成软骨细胞的生物特性。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毒性显示支架材料浸提液对种子细胞没有毒性。MTT法、倒置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示成骨、软骨细胞在梯度纳米纤维薄膜支架材料上吸附、增殖能力好,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软骨通过特异性染色鉴定,显示细胞支架材料复合体成骨-软骨的效果良好。 结论:本实验成功地构建了一种体外稳定培养和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所分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分均一,增殖能力较强,生物学特性较稳定,并能在体外特殊的诱导条件下为成骨、软骨细胞。本实验所构建的梯度纳米纤维薄膜支架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支架材料,该支架材料是一种良好的骨-软骨移植的替代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梯度纳米纤维薄膜 支架材料 软骨缺损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687;R318.0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前言7-14
  • 1.1 种子细胞7-10
  • 1.2 组织工程中的支架材料10-12
  • 1.3 静电纺丝技术12-14
  • 2 实验一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培养、特性研究14-27
  • 2.1 引言14
  • 2.2 实验材料14-17
  • 2.3 实验方法17-19
  • 2.4 实验结果19-21
  • 2.5 讨论21-22
  • 2.6 结论22-23
  • 2.7 附图23-27
  • 3 实验二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成软骨分化的实验研究27-38
  • 3.1 引言27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27-30
  • 3.3 实验结果30-31
  • 3.4 讨论31-33
  • 3.5 结论33
  • 3.6 附图33-38
  • 4 实验三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梯度纳米纤维薄膜支架材料复合的生物相容性及体外成骨、软骨的初步研究38-57
  • 4.1 引言38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38-44
  • 4.3 实验结果44-47
  • 4.4 讨论47-49
  • 4.5 结论49
  • 4.6 附图49-57
  • 5 全文总结57-58
  • 6 不足与展望58-59
  • 7 参考文献59-64
  • 8 英文缩略词表64-65
  • 9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65-66
  • 10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玲;王燕;贲晓明;周晓玉;苗登顺;;表皮生长因子对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克隆形成的影响及其传代后多向分化潜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10期

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调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5期

3 李志勇;郭子宽;郭志坤;;释放膜微粒: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新机制[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2年03期

4 王佃亮;马萍;王烈明;雷宁;吴诚;;间充质干细胞过滤分离器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3年08期

5 廖锋;郑扬;耿彬;唐朝枢;;促进移植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年10期

6 呼莹,王秋英,马丽,马冠杰,姜学英,赵春华;胰腺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王劲,罗成基,郭朝华,张勇;间充质干细胞与相关因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2年05期

8 许琴,朱依纯,肖雁冰,田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培养[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马丽,呼莹,马冠杰,姜学英,赵春华;小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促进造血恢复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3年06期

10 张明伟,郭子宽,刘晓丹,吴英,侯春梅,毛宁;小鼠骨骼肌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菊;胡亮杉;郭坤元;;间充质干细胞对衰老大鼠睾丸的影响[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郭勇;张西正;李瑞欣;张春秋;郭春;张彦军;闫玉仙;;力学拉伸对经5-氮胞苷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力;王海燕;杜娟;赖洁娟;刘庆;黄苏娜;蒋建新;;直流电刺激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物理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马丽;呼莹;马冠杰;姜学英;赵春华;;小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对造血恢复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韩钦;刘艳宁;何东南;闫曦;曹莹;赵春华;;分离和鉴定小肠上皮干细胞及其可塑性与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刘晓丹;刘兵;李秀森;毛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姜玉玲;乔虹;刘梦雪;李强;孙玉倩;张巾超;;瘦素诱导体外培养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凋亡[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肖娜;郭锦鹏;赵秀华;金文静;卢光t;程腊梅;;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陈广华;杨婷;付t$t$;苗瞄;金正明;唐晓文;韩悦;何广胜;仇慧英;马骁;陈峰;薛胜利;王荧;孙爱宁;吴德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的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9例分析[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10 洪珞珈;赵明明;张宇晶;;间充质干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A];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学杰;天津滨海新区建最大间充质干细胞生产基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满学杰;津昂赛打造间充质干细胞生产基地[N];医药经济报;2008年

3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输血科 李忠俊 整理 吴刘佳;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又见新方法[N];健康报;2013年

4 上海生科院 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曹楷;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中的孙悟空[N];上海科技报;2014年

5 记者 陈建强;首家间充质干细胞库在津建成[N];光明日报;2006年

6 记者 冯国梧;细胞产品国家工程中心建设方案获准[N];科技日报;2007年

7 实习生 刘霞;间充质干细胞有望用于面部整形[N];科技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新佳;我国“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进入临床研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9 冯国梧;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规模化运营[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刘莹清;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泰达规模运营[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增强骨形态形成蛋白9介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成骨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郑宗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王宪英;脑组织微环境及神经甾体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4 李晓东;牙胚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牙向分化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郭虹;胎儿多种组织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及胎儿骨髓血液血管干细胞特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6 侯静;间充质干细胞在辐射损伤后干性维持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7 袁茵;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调控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8 来晓瑜;一个新的人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的鉴定和间充质干细胞亚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韩春;牙根发育期相关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10 孙念政;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及其对糖尿病鼠降糖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克隆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苏晓华;牛胎肝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邓长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杨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D];吉林大学;2013年

5 马云鹏;应用大块平铺法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传代、冻存及复苏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6 那仁格日勒;溶血磷脂酸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理[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王黎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泌蛋白表达谱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8 唐秋灵;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男性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9 徐小霞;人胎盘绒毛层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优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建军;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及成骨潜能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梯度纳米纤维薄膜支架材料复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32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9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