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磷灰石热稳定性研究及多孔结构的合成
发布时间:2017-05-02 04:04
本文关键词:氟化磷灰石热稳定性研究及多孔结构的合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溶胶凝胶法合成氟化磷灰石,分子式为Ca10(PO4)6(OH)2-2xF2x,,其中x代表F含量依次等于0.0,0.2,0.4,0.6,0.8和1.0,得到的样品分别命名为HA,02FHA,04FHA,06FHA,08FHA和10FHA。经过实验验证,实验中所有反应物反应的最佳浓度为0.2mol/L。将不同氟含量的样品放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烧结,温度范围为600oC到1100oC,分别采用XRD,TGA,XRF和TEM的仪器对烧结前后样品进行表征分析。XRD结果表明样品经烧结后分解生成Ca_3(PO_4)_2(TCP),温度和氟含量是影响样品分解的重要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反应加强,生成TCP相的量也相应增加,即温度的增加促进了样品的分解;而随着氟含量的增加,样品分解逐渐减少,并且在氟含量大于0.5时,分解反应剧烈程度突然减小,热稳定增强。透射电镜结果表明不同氟含量样品晶粒在形态和大小相似,均为棒状,长度和宽度分别在20-50nm和10-13nm之间。烧结之后,晶粒有聚集倾向,在聚集的块状区域发现规则排列的空洞结构,孔的尺寸为20nm左右,这是由于样品分解成TCP造成的,而当氟含量高时,样品几乎没有产生TCP,故没有形成孔洞结构。由TGA数据分析得氟化磷灰石因为稳定性的增强,分解比羟基磷灰石小得多,分解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吸收水的蒸发、结晶水的丢失、晶体中羟基的丢失和分解生成TCP。XRF结果表明样品中氟元素的含量比理论值低,并且在氟含量大于0.5时,样品中的氟含量增加的更缓慢,羟基磷灰石中的羟基不能被氟离子完全取代。对分解的主要因素:温度和氟含量,进行拟合得到函数。由拟合函数可以计算具有一定氟含量的样品分解时所需的大约温度,因此可以大体控制样品的成分。样品分解温度的上升表明了氟离子可以增加羟基磷灰石的热稳定性。 多孔结构可以使生物组织渗入氟化磷灰石紧密结合生长,为此,将纳米氟化磷灰石材料与高分子聚合物PMMA进行复合,生成具有均匀多孔结构的生物材料。加入起泡剂碳酸氢铵,在10oC/min的加热速度下将胚体加热到600oC进行烧结热处理,高分子聚合物PMMA在高温下挥发,成功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氟化羟基磷灰石。孔的尺寸在100-300微米之间,并且形成了微孔结构,分布均匀,是人体组织渗入生长的良好尺寸。
【关键词】:氟化磷灰石 生物材料 热稳定性 多孔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8.08;TB38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人体骨修复材料10-14
- 1.1.1 人体骨与骨修复材料10-11
- 1.1.2 人体骨修复材料的发展现状11-14
- 1.2 羟基磷灰石14-17
- 1.2.1 羟基磷灰石的组成和结构14-16
- 1.2.2 羟基磷灰石的性能16-17
- 1.3 多孔羟基磷灰石17-19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项目意义19-21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技术路线21-27
- 2.1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21-22
- 2.2 氟化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和流程22-25
- 2.3 实验药品与表征仪器25
- 2.4 组织分析与表征25-27
- 第三章 纳米氟化磷灰石的制备与热稳定性分析27-51
- 3.1 成分和工艺参数的影响27-28
- 3.1.1 样品成分的影响27-28
- 3.1.2 烧结温度的影响28
- 3.1.3 实验条件的确定28
- 3.2 反应条件的确定28-31
- 3.3 样品氟含量的确定31-32
- 3.4 未烧结样品的形貌32-33
- 3.5 氟化磷灰石热稳定性研究33-50
- 3.5.1 氟化磷灰石的分解33-41
- 3.5.2 氟化磷灰石分解的主要因素及函数拟合41-43
- 3.5.3 氟化磷灰石分解的结构分析43-44
- 3.5.4 氟化磷灰石分解的热力学分析44-47
- 3.5.5 氟化磷灰石分解的动力学分析47-48
- 3.5.6 氟化磷灰石分解的 TGA 分析48-50
- 3.6 本章小结50-51
- 第四章 多孔氟化磷灰石的制备与表征51-60
- 4.1 具有多孔结构的人体骨替代材料51-52
- 4.2 多孔氟化磷灰石52-53
- 4.2.1 氟化磷灰石和 PMMA 的复合52-53
- 4.2.2 PMMA 的物理化学性能53
- 4.3 多孔氟化磷灰石的制备方法53-59
- 4.3.1 多孔氟化磷灰石的制备原理53-54
- 4.3.2 机械混合法54-56
- 4.3.3 机械混合法的改进56-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60-62
- 5.1 主要结论60
- 5.2 研究展望60-62
- 参考文献62-67
- 谢辞67-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专利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萍;于千;;退火温度及TiO_2结构对羟基磷灰石的沉积诱导作用[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年01期
2 段祥;王德平;姚爱华;周丽峗;夏朝晖;黄文e
本文编号:340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40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