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热压共混膜的结构及性能
发布时间:2021-11-28 17:27
开发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丝素蛋白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对免疫系统较小的排异反应等特点,而再生丝素膜硬而脆,韧性较小。聚氨酯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较好的血液相容性,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采用聚氨酯改性丝素蛋白,既可克服丝素蛋白材料力学性能方面的不足,又保持其生物相容性,同时发挥聚氨酯良好的韧性。前期研究表明,非水溶性丝素粉体和聚氨酯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共混膜,两者之间的共混相容性不太理想。本文主要将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通过热压的方法制备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的共混材料,然后研究它们的结构及其性能。试图制备具有一定强度和生物相容性,且保持良好韧性的生物医用材料。本论文的主要创新包括以下几点:(1)采用热压法将丝素粉体与溶胶状的医用聚氨酯共混制备膜试样,找出了热压温度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2)弄清了通过热压方法可以提高丝素粉体/聚氨酯共混材料的结晶度,延缓共混材料的降解速度;(3)制备出高结晶度的丝素晶须,研究了晶须含量对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概...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丝素蛋白的研究现状
1.1.1 丝素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1.1.2 丝素蛋白的性能
1.1.3 丝素蛋白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
1.2 晶须的研究现状
1.2.1 晶须的基本特征
1.2.2 利用晶须特性增强改性的材料与应用
1.3 聚氨酯的研究现状
1.3.1 聚氨酯的组成、结构与性能
1.3.2 聚氨酯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
1.3.3 丝素/聚氨酯共混材料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热压温度对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溶胶热压共混膜结构 及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及试剂
2.2.2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制备
2.2.3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形貌分析
2.3.2 不同热压温度下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共混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2.3.3 不同热压温度下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共混膜的动态力学分析
2.3.4 不同热压温度下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共混膜的 DSC 分析
2.3.5 不同热压条件下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丝素粉体含量对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热压共混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及试剂
3.2.2 丝素粉体/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
3.2.3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形貌分析
3.3.2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3.3.3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广角 X 衍射分析
3.3.4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紫外光谱分析
3.3.5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动态力学性能
3.3.6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3.3.7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吸水性能分析
3.3.8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生物降解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丝素晶须与医用聚氨酯溶胶热压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及试剂
4.2.2 丝素晶须的制备
4.2.3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制备
4.2.4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丝素晶须的zeta 电位
4.3.2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形貌分析
4.3.3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4.3.4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广角X 衍射分析
4.3.5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动态力学性能
4.3.6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PEG为间隔基固定赖氨酸制备血液相容的聚氨酯材料[J]. 胡小洋,张燕霞,张弢,于谦,陈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03)
[2]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聚氨酯共混膜的性能[J]. 许海叶,徐卫林,刘秀英. 纺织学报. 2008(11)
[3]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钙人工骨在模拟体液浸泡环境下的行为研究[J]. 葛亮,杨四川,苟三怀,汪世龙.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7(04)
[4]柞蚕丝的改性研究及发展趋势[J]. 路艳华,林红,陈宇岳.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7(02)
[5]蚕丝的理化性质及其利用途径[J]. 董艳革,王立石,李学文,林国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07(04)
[6]纳米生物医用材料[J]. 沈家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04)
[7]蚕丝丝素纤维的制备及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容性的研究[J]. 江莹,陈槐卿,周闻达,华坚,郑庆康.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6(03)
[8]丝素蛋白作为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J]. 谢菁,徐殿胜,陆兵,夏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4)
[9]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陶杰,季学来.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6(01)
[10]蚕丝蛋白材料对鼠胚表皮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J]. 盛伟华,谢宇锋,缪竞诚,王金志,李明忠,谢瑞娟,杨吉成.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04)
硕士论文
[1]药物复合超细丝素粉体/聚氨酯共混膜的性能研究[D]. 许海叶.武汉科技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524845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丝素蛋白的研究现状
1.1.1 丝素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1.1.2 丝素蛋白的性能
1.1.3 丝素蛋白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
1.2 晶须的研究现状
1.2.1 晶须的基本特征
1.2.2 利用晶须特性增强改性的材料与应用
1.3 聚氨酯的研究现状
1.3.1 聚氨酯的组成、结构与性能
1.3.2 聚氨酯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
1.3.3 丝素/聚氨酯共混材料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热压温度对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溶胶热压共混膜结构 及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及试剂
2.2.2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制备
2.2.3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形貌分析
2.3.2 不同热压温度下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共混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2.3.3 不同热压温度下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共混膜的动态力学分析
2.3.4 不同热压温度下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共混膜的 DSC 分析
2.3.5 不同热压条件下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丝素粉体含量对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热压共混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及试剂
3.2.2 丝素粉体/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
3.2.3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形貌分析
3.3.2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3.3.3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广角 X 衍射分析
3.3.4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紫外光谱分析
3.3.5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动态力学性能
3.3.6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3.3.7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吸水性能分析
3.3.8 丝素粉体/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生物降解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丝素晶须与医用聚氨酯溶胶热压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及试剂
4.2.2 丝素晶须的制备
4.2.3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制备
4.2.4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丝素晶须的zeta 电位
4.3.2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形貌分析
4.3.3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4.3.4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广角X 衍射分析
4.3.5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动态力学性能
4.3.6 丝素晶须/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PEG为间隔基固定赖氨酸制备血液相容的聚氨酯材料[J]. 胡小洋,张燕霞,张弢,于谦,陈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03)
[2]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聚氨酯共混膜的性能[J]. 许海叶,徐卫林,刘秀英. 纺织学报. 2008(11)
[3]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钙人工骨在模拟体液浸泡环境下的行为研究[J]. 葛亮,杨四川,苟三怀,汪世龙.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7(04)
[4]柞蚕丝的改性研究及发展趋势[J]. 路艳华,林红,陈宇岳.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7(02)
[5]蚕丝的理化性质及其利用途径[J]. 董艳革,王立石,李学文,林国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07(04)
[6]纳米生物医用材料[J]. 沈家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04)
[7]蚕丝丝素纤维的制备及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容性的研究[J]. 江莹,陈槐卿,周闻达,华坚,郑庆康.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6(03)
[8]丝素蛋白作为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J]. 谢菁,徐殿胜,陆兵,夏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4)
[9]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陶杰,季学来.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6(01)
[10]蚕丝蛋白材料对鼠胚表皮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J]. 盛伟华,谢宇锋,缪竞诚,王金志,李明忠,谢瑞娟,杨吉成.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04)
硕士论文
[1]药物复合超细丝素粉体/聚氨酯共混膜的性能研究[D]. 许海叶.武汉科技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524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52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