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阿托伐他汀钙纳米纤维支架对细胞黏附增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9 00:58
背景:他汀类药物在调节血脂、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作用,近些年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在促骨形成及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目的:制备牛血清白蛋白微球及聚己内酯静电纺丝双重屏障缓释支架,用于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的局部缓释,并探讨药物缓释支架对成骨细胞黏附及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载阿托伐他汀钙的牛血清白蛋白微球,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在牛血清白蛋白微球表面包裹一层壳聚糖,达到增加微球稳定性的作用;将壳聚糖稳定的牛血清白蛋白微球纯化并冷冻冻干,备用。将微球冻干粉加入有机溶剂中充分溶解,再加入适当量纳米羟基磷灰石搅拌均匀,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作缓释阿托伐他汀钙纳米纤维支架,表征支架的微观形貌、降解性能与缓释性能。将缓释阿托伐他汀钙纤维支架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观察细胞的黏附与增殖。结果与结论:①透射电镜显示,牛血清白蛋白纳米微球为规整的圆形,分散在静电纺丝中,其微球的基本形态得到保留;②扫描电镜显示,缓释阿托伐他汀钙纳米纤维支架的纳米纤维由直径均匀且表面连续光滑的丝构成,细丝交织形成网状结构;③缓释阿托伐他汀钙纳米纤维支架第1个月降解速度最快,后期降解速度减缓,降解3个月...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24(2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药物缓释支架制备示意图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微球及电纺丝的形态,结果见图2所示,纳米微球为规整的圆形球体,外圈包覆均匀的一层壳聚糖,微球粘连情况不严重,粒径分布较为均匀。静电纺丝支架的透射电镜图显示微球是可以有效分散在静电纺丝中的,同时微球的基本形态得到保留,并且发现静电纺丝直径与微球直径也是相匹配的。2.2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药物缓释纳米纤维膜是由直径较为均匀且表面连续光滑的丝状结构构成,电纺丝无规则互相交织形成网状结构,网状结构中有很多孔隙,见图3,这些孔隙可供细胞黏附生长,也可为水及营养物质的输送提供管道途径[16-17]。药物缓释膜呈现出类似天然的细胞外基质结构。由图4A可以看出,载药微球及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纺入对静电纺丝的表面粗糙度影响不大,大多数被基质包裹仅少部分暴露于表面。降解1个月时静电纺丝变化不大,3个月时经过PBS的冲刷降解及药物释放以后,静电纺纤维丝由较光滑的表面逐渐转变为粗糙表面,同时载药纳米纤维出现断端,材料的微观结构出现变化,见图4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纯钛表面TiO2纳米管结合Ⅰ型胶原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和骨结合[J]. 李莺,尤亚鹏,李宝娥,宋云嘉,马奥博,陈博,韩文,李长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14)
[2]钛芯与骨形成蛋白复合材料修复即刻种植牙槽骨缺陷的评价[J]. 杨玉鹏,赵海静,谷建琦,程凤峡,郑瑶,李娟,郝玮,王西西,吴永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22)
本文编号:3525511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24(2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药物缓释支架制备示意图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微球及电纺丝的形态,结果见图2所示,纳米微球为规整的圆形球体,外圈包覆均匀的一层壳聚糖,微球粘连情况不严重,粒径分布较为均匀。静电纺丝支架的透射电镜图显示微球是可以有效分散在静电纺丝中的,同时微球的基本形态得到保留,并且发现静电纺丝直径与微球直径也是相匹配的。2.2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药物缓释纳米纤维膜是由直径较为均匀且表面连续光滑的丝状结构构成,电纺丝无规则互相交织形成网状结构,网状结构中有很多孔隙,见图3,这些孔隙可供细胞黏附生长,也可为水及营养物质的输送提供管道途径[16-17]。药物缓释膜呈现出类似天然的细胞外基质结构。由图4A可以看出,载药微球及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纺入对静电纺丝的表面粗糙度影响不大,大多数被基质包裹仅少部分暴露于表面。降解1个月时静电纺丝变化不大,3个月时经过PBS的冲刷降解及药物释放以后,静电纺纤维丝由较光滑的表面逐渐转变为粗糙表面,同时载药纳米纤维出现断端,材料的微观结构出现变化,见图4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纯钛表面TiO2纳米管结合Ⅰ型胶原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和骨结合[J]. 李莺,尤亚鹏,李宝娥,宋云嘉,马奥博,陈博,韩文,李长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14)
[2]钛芯与骨形成蛋白复合材料修复即刻种植牙槽骨缺陷的评价[J]. 杨玉鹏,赵海静,谷建琦,程凤峡,郑瑶,李娟,郝玮,王西西,吴永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22)
本文编号:3525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52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