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优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在骨科金属内植物的应用进展
发布时间:2021-12-29 06:15
<正>当今医用金属内植物的种类及数量繁多,尤其是骨与关节损伤手术中使用各式内固定物、人工假体及骨缺损填充物等。传统内固定包括使用合金材料设计的高刚度金属植入物,与骨特性相比,这些植入物具有较高的机械不匹配性,由于内固定板的高弹性模量所造成的应力遮挡或应力集中,容易导致骨质吸收或内固定失效[1, 2]。近年来,随着医学数字成像与图像处理技术的提高以及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发展,
【文章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0,3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拓扑优化与3D打印技术概述
1.1 拓扑优化
1.2 有限元分析方法
1.3 3D打印技术
2 拓扑优化设计在医用金属内植物的应用
2.1 金属内植物设计的要求
2.2 拓扑优化技术在创伤外科的应用
2.3 拓扑优化技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
2.4 拓扑优化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
2.5 拓扑优化技术在颌面外科领域的应用
2.6 拓扑优化技术在骨缺损治疗的应用
3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D打印髋关节植入体疲劳性能的拓扑优化 [J]. 岳怀俊,蒋文涛,徐凯仁. 医用生物力学. 2019(S1)
[2]基于结构拓扑优化的股骨近端生物力线特征研究 [J]. 段朋云,丁晓红,张春才.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9(01)
[3]面向增材制造的索杆结构节点拓扑优化设计 [J]. 赵阳,陈敏超,王震. 建筑结构学报. 2019(03)
[4]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的拓扑优化及有限元分析 [J]. 钟环,欧阳汉斌,魏波,陈海聪,黄文华,杨洋,张晓东,陈焱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23)
[5]仿骨小梁力学性能的多孔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J]. 郭新路,刘蓉,王永轩. 医用生物力学. 2018(05)
[6]拓扑优化技术在医用金属植入物方面的研究进展[J]. 吴乃超,韩青,时景伟,李容杭,陈炳鹏,王金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 (10)
[7]结构拓扑优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J]. 周克民. 力学与实践. 2018(03)
[8]面向增材制造需求的拓扑优化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J]. 杜宇,刘仪伟,李正文,蔡守宇. 科技与创新. 2018(11)
[9]选择性激光熔融打印钛种植体的制备和表面优化处理及其成骨性能的研究 [J]. 严玲玲,郑丽梅,高杰,杨承锋,李严兵,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8(03)
[10]3D打印技术在医学工程学的应用进展[J]. 张聚良,延常姣,黄美玲,凌瑞.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8 (02)
本文编号:3555563
【文章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0,3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拓扑优化与3D打印技术概述
1.1 拓扑优化
1.2 有限元分析方法
1.3 3D打印技术
2 拓扑优化设计在医用金属内植物的应用
2.1 金属内植物设计的要求
2.2 拓扑优化技术在创伤外科的应用
2.3 拓扑优化技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
2.4 拓扑优化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
2.5 拓扑优化技术在颌面外科领域的应用
2.6 拓扑优化技术在骨缺损治疗的应用
3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D打印髋关节植入体疲劳性能的拓扑优化 [J]. 岳怀俊,蒋文涛,徐凯仁. 医用生物力学. 2019(S1)
[2]基于结构拓扑优化的股骨近端生物力线特征研究 [J]. 段朋云,丁晓红,张春才.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9(01)
[3]面向增材制造的索杆结构节点拓扑优化设计 [J]. 赵阳,陈敏超,王震. 建筑结构学报. 2019(03)
[4]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的拓扑优化及有限元分析 [J]. 钟环,欧阳汉斌,魏波,陈海聪,黄文华,杨洋,张晓东,陈焱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23)
[5]仿骨小梁力学性能的多孔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J]. 郭新路,刘蓉,王永轩. 医用生物力学. 2018(05)
[6]拓扑优化技术在医用金属植入物方面的研究进展[J]. 吴乃超,韩青,时景伟,李容杭,陈炳鹏,王金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 (10)
[7]结构拓扑优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J]. 周克民. 力学与实践. 2018(03)
[8]面向增材制造需求的拓扑优化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J]. 杜宇,刘仪伟,李正文,蔡守宇. 科技与创新. 2018(11)
[9]选择性激光熔融打印钛种植体的制备和表面优化处理及其成骨性能的研究 [J]. 严玲玲,郑丽梅,高杰,杨承锋,李严兵,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8(03)
[10]3D打印技术在医学工程学的应用进展[J]. 张聚良,延常姣,黄美玲,凌瑞.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8 (02)
本文编号:3555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55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