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浓度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分析及应用
本文关键词:蛋白质浓度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分析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共振光散射技术是一项在普通荧光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测量的光散射分析技术。本文在简要介绍该技术的基础上,作了可能的原理探索和定量基础讨论,就共振光散射技术在有机染料分子的聚集、在生物大分子上的堆积以及对生物大分子构象所产生的影响方面作了综述,简要评价该技术在生物大分子分析中的应用。 蛋白质的作用毋庸置疑,它是组成自然界中各类生命的最重要的物质,理所当然对人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紫外吸收法、荧光光度法和共振光散射法等。本文采用共振瑞利散射法对蛋白质进行光谱分析和浓度检测,共振光散射(RLS)法是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技术,因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大分子、医药等方面的测定。RLS光谱法检测方便,并可研究共振光散射光谱特征,在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析测定中优势明显。 既然要对蛋白质进行光谱分析,研究方法和仪器不可或缺。本文以共振光散射法为理论基础,对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蛋白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设计了对蛋白质浓度进行光谱分析和测量的蛋白质检测仪,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在流动注射装置中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探针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相互作用,对蛋白质含量进行RLS光谱分析,提高体系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2)以靛蓝胭脂红作为共振瑞利散射的新探针测定蛋白质含量,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扩展了检测范围。 (3)通过实验绘制共振光散射光谱,获得蛋白质溶液的线性回归方程,设计蛋白质浓度检测装置。
【关键词】:蛋白 共振瑞利散射 检测装置 光谱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8.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2
- 1 绪论12-21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 1.2 现有方法和检测现状12
- 1.3 共振光散射法概述12-18
- 1.3.1 光散射技术12-13
- 1.3.2 共振光散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13-14
- 1.3.3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的原理14
- 1.3.4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检测应用14-17
- 1.3.5 共振光散射新技术的研究进展17-18
- 1.4 表面活性剂概述18-19
- 1.4.1 表面活性剂18
- 1.4.2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18-19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9-21
- 2 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法测定人血清中蛋白质含量21-30
- 2.1 引言21
- 2.2 实验部分21-22
- 2.2.1 样品和试剂21
- 2.2.2 实验仪器21
- 2.2.3 实验流程及方法21-22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22-29
- 2.3.1 光谱特征分析22-24
- 2.3.2 流动注射系统反应条件优化设计24-26
- 2.3.3 工作曲线和灵敏度26-27
- 2.3.4 血清样品分析27-29
- 2.3.5 FI-RLS 方法的优点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3 靛蓝胭脂红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蛋白质30-35
- 3.1 引言30
- 3.2 实验部分30-31
- 3.2.1 试剂与仪器30
- 3.2.2 实验方法30-31
- 3.3 结果与讨论31-34
- 3.3.1 光谱特征分析31
- 3.3.2 PH 值对体系的影响31-32
- 3.3.3 反应时间和稳定性32
- 3.3.4 离子强度的影响32
- 3.3.5 靛蓝胭脂红用量32-33
- 3.3.6 共存物质的影响33
- 3.3.7 标准曲线33
- 3.3.8 样品分析33-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4 蛋白质检测装置的总体设计35-39
- 4.1 设计思想与功能需求35
- 4.2 装置的检测方法35-36
- 4.3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36-38
- 4.3.1 检测装置的基本配置部件36-37
- 4.3.2 基本部件的选择37
- 4.3.3 影响检测装置测量准确度的因素37-38
- 4.4 本章小结38-39
- 5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39-50
- 5.1 ARM 微处理器的选择39-40
- 5.2 光电转换模块设计40-45
- 5.2.1 光电转换电路中的电桥电路设计42
- 5.2.2 光敏二极管的线性特性42-44
- 5.2.3 DC-DC 电源模块44
- 5.2.4 INA128 差分放大器44-45
- 5.3 按键接口电路设计45-46
- 5.4 LCD 显示电路46-47
- 5.5 电机驱动电路47-49
- 5.6 本章小结49-50
- 6 系统软件设计50-59
- 6.1 软件的介绍50-51
- 6.1.1 Protel 介绍50-51
- 6.1.2 编译器 Keil uVision4 介绍51
- 6.2 程序设计及软件流程图51-58
- 6.2.1 键盘扫描程序设计51-54
- 6.2.2 RLS 光谱绘制程序设计54-56
- 6.2.3 显示溶液浓度程序56-58
- 6.3 本章小结58-59
- 7 系统调试59-62
- 7.1 测试步骤及结果59-60
- 7.2 硬件系统调试及误差分析60-61
- 7.3 本章小结61-62
- 结论62-63
- 参考文献63-66
- 附录A 蛋白质检测装置电路原理图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7-68
- 致谢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恩喜,许卯力,杨吉贤,奚红姗,徐东铭;长白瑞香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0年10期
2 黄喜茹;杨亚军;冯媛媛;;比值光谱法测定氯柳酊中的氯霉素和水杨酸[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徐东;周宁琳;沈健;;蛋白吸附的光谱分析方法及其对生物材料的合成指导[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12期
4 李利红;赵玉丛;;黄芪多糖的提取分离与光谱分析[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任丽娟,谢凤指,冯菊仙,薛智;柄果花椒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学报;1984年04期
6 潘美德,茅青;乌棒子甙丙的分离鉴定[J];药学学报;1985年09期
7 李海龙;王丽珍;李海蓉;;血清中多种生命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直接测定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02期
8 霍长虹;梁鸿;林文翰;赵玉英;;苯骈VA嗪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谱学规律[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3期
9 唐传球;章平平;王继勇;;槲皮素-卵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光谱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年04期
10 李为光;戈之铮;;消化内镜自发荧光技术[J];胃肠病学;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德;陶德华;;利用光谱和铁谱分析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状态监测[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润滑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温州)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冯继承;;铸铁光电光谱分析[A];'2002全国光谱分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长华;钱伯仁;潘元海;;锆中铪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A];全国第八届稀有金属难熔金属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陈清清;;如何提高直读光谱分析的准确性[A];九省二区第三届泛珠三角先进制造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王浪平;王小峰;汤宝寅;王波;董申;;用于超精密加工的大气等离子体源研制[A];2006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陈俐;段爱琴;;YAG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接热源光谱特征分析[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之第12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亮亮;钟华;邓朝;张存林;赵跃进;;太赫兹波不依赖参考信号光谱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8 张勇;丛茜;;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陈俐;段爱琴;;YAG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接热源光谱特征分析[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s,
本文编号:358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5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