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关键技术进展
发布时间:2022-08-01 22:26
常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包含自动生化分析仪、糖化分析仪及血细胞分析仪三类,既能够降低人工操作中的主观误差,为临床医师提供疾病诊断的客观信息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把握患者病情发展进度,提高患者预后,在医学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因此,本文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关键技术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各医院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选择与使用中提供参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自动生化分析仪关键技术进展
1.1 结构原理技术进展
1.2 光学技术进展
1.3 恒温技术进展
1.4 加样、搅拌及探针技术进展
2. 糖化分析仪关键技术进展
3. 血细胞分析仪关键技术进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化分析仪设备参数与生化类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的相关性分析[J]. 楚霜,谢静,张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11)
[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前后质量控制研究[J]. 张勤国,雷震山,蒋姝红. 检验检疫学刊. 2020(01)
[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快速血糖仪血糖检测结果对比分析[J]. 范海波.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3)
[4]改良比色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重复性与准确度校准中的应用[J]. 王志伟,蔡永梅,毛东英,刘京,杨萍,王利新,闫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22)
[5]生化分析仪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建立与实施[J]. 张淳.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9(05)
[6]干式生化分析仪机载环境力学适应性技术研究[J]. 郭磊,邢立华,袁倩,葛方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9(10)
[7]血气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测定血糖中的对比分析[J]. 窦文忠.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18)
[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前后质量控制分析[J]. 丘元福,童辉纯,谢学贤. 检验检疫学刊. 2019(04)
[9]基于AR的生化分析仪维护维修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唐希,王殊轶,于德旺,靳晨丽,田慧.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9(02)
[10]微流控技术与传统化学发光技术检测NT-proBNP、心肌标志物的时间比较及结果偏倚分析[J]. 吴丹,石启洋,刘永娥,孙本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2)
本文编号:366828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自动生化分析仪关键技术进展
1.1 结构原理技术进展
1.2 光学技术进展
1.3 恒温技术进展
1.4 加样、搅拌及探针技术进展
2. 糖化分析仪关键技术进展
3. 血细胞分析仪关键技术进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化分析仪设备参数与生化类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的相关性分析[J]. 楚霜,谢静,张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11)
[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前后质量控制研究[J]. 张勤国,雷震山,蒋姝红. 检验检疫学刊. 2020(01)
[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快速血糖仪血糖检测结果对比分析[J]. 范海波.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3)
[4]改良比色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重复性与准确度校准中的应用[J]. 王志伟,蔡永梅,毛东英,刘京,杨萍,王利新,闫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22)
[5]生化分析仪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建立与实施[J]. 张淳.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9(05)
[6]干式生化分析仪机载环境力学适应性技术研究[J]. 郭磊,邢立华,袁倩,葛方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9(10)
[7]血气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测定血糖中的对比分析[J]. 窦文忠.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18)
[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前后质量控制分析[J]. 丘元福,童辉纯,谢学贤. 检验检疫学刊. 2019(04)
[9]基于AR的生化分析仪维护维修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唐希,王殊轶,于德旺,靳晨丽,田慧.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9(02)
[10]微流控技术与传统化学发光技术检测NT-proBNP、心肌标志物的时间比较及结果偏倚分析[J]. 吴丹,石启洋,刘永娥,孙本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2)
本文编号:3668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668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