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止血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5 21:59
外伤或手术治疗是引起局部或大范围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安全高效的止血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在紧急创伤救治和日常医疗领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石墨烯基止血海绵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无机止血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优异的止血性能为开发安全高效的止血材料提供新方向。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石墨烯类材料在止血应用方面认识的逐渐加深,石墨烯基止血海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石墨烯类材料在止血领域的开发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是由交联石墨烯海绵发展到复合无机止血粒子的无机复合止血海绵,止血性能显著提高的同时降低游离无机止血粒子入血风险;另一方面是由氧化石墨烯(GO)与天然止血活性多糖的复合,降低了游离GO与组织接触时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同时增强止血性能。但是,当前大多数研究方向都集中在材料的止血功效上,关于减少失血和术后清创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对于海绵型止血材料,在止血过程中,除促进凝血的因素外,闭合伤口和减少因去除材料引起的损害也很重要。为使止血材料兼具以上几种性质,并进一步提高复合石墨烯海绵的止血性能和安全性能,我们优化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壳聚糖复合止血海绵(G@CMS)。通过粘附差异性实验、动物实...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石墨烯基材料简介
1.2.1 石墨烯
1.2.2 氧化石墨烯
1.2.3 三维石墨烯材料研究
1.2.4 三维石墨烯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现状
1.3 止血材料简介
1.3.1 血液凝固机制
1.3.2 止血材料的研究意义
1.3.3 现有止血材料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氧化石墨烯@交联壳聚糖止血海绵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内容
2.3.1 氧化石墨烯@交联壳聚糖止血海绵的制备与表征
2.3.2 粘附性能研究
2.3.3 止血性能评价
2.3.4 止血机制研究
2.3.5 血液相容性评价——溶血率
2.3.6 体内抗菌实验——皮肤抗菌模型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2.4.1 材料表征
2.4.2 材料机械强度和粘附性能评估
2.4.3 止血性能评价
2.4.4 生物安全性——溶血率
2.4.5 体内抗菌实验——皮肤抗菌模型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3.1 实验结论
3.2 展望
3.2.1 提升材料的止血性能
3.2.2 拓宽材料的多功能性
3.2.3 提高材料合成效率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本文编号:3749273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石墨烯基材料简介
1.2.1 石墨烯
1.2.2 氧化石墨烯
1.2.3 三维石墨烯材料研究
1.2.4 三维石墨烯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现状
1.3 止血材料简介
1.3.1 血液凝固机制
1.3.2 止血材料的研究意义
1.3.3 现有止血材料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氧化石墨烯@交联壳聚糖止血海绵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内容
2.3.1 氧化石墨烯@交联壳聚糖止血海绵的制备与表征
2.3.2 粘附性能研究
2.3.3 止血性能评价
2.3.4 止血机制研究
2.3.5 血液相容性评价——溶血率
2.3.6 体内抗菌实验——皮肤抗菌模型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2.4.1 材料表征
2.4.2 材料机械强度和粘附性能评估
2.4.3 止血性能评价
2.4.4 生物安全性——溶血率
2.4.5 体内抗菌实验——皮肤抗菌模型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3.1 实验结论
3.2 展望
3.2.1 提升材料的止血性能
3.2.2 拓宽材料的多功能性
3.2.3 提高材料合成效率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本文编号:3749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74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