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磷酸钙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6 18:51
作为人体最重要的生物矿物之一,磷酸钙类材料一直受到生物矿化和生物材料领域的广泛关注。具有不同晶体形貌、结构和尺寸的磷酸钙晶体拥有不同的表面特性、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对其进行可控合成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人体中磷酸钙晶体的形成、尺寸和形貌等与有机基质有很大的关系,但有机物对磷酸钙晶体形成、生长等的具体调控机理和细节尚不清楚。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参与体内的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本研究以酸性氨基酸L-天冬氨酸、中性氨基酸L-丝氨酸和L-酪氨酸以及碱性氨基酸L-赖氨酸为有机基质,研究其对磷酸钙盐形成的作用,主要研究了氨基酸种类、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磷酸钙盐晶体形貌和尺寸的影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表征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法,检测氨基酸/磷酸钙复合材料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共培养后对其增长和繁殖的影响,进一步评价了该类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氨基酸浓度对于磷酸钙粒子的形貌和尺寸有着...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矿化概况
1.2 羟基磷灰石研究概况
1.2.1 羟基磷灰石的结构与性质
1.2.2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
1.2.3 羟基磷灰石的应用
1.3 氨基酸研究概况
1.3.1 氨基酸的结构、名称及其性质
1.3.2 氨基酸的应用
1.3.3 氨基酸在生物矿化方面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氨基酸/磷酸钙类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材料制备
2.3.1 氨基酸/磷酸钙盐复合物制备
2.3.2 纯磷酸钙盐制备
2.4 材料表征方法
2.4.1 X-衍射图谱(XRD)测定
2.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FTIR)
2.4.3 热重分析(TG)
2.4.4 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TEM & HRTEM)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氨基酸浓度对磷酸钙的影响
2.5.2 氨基酸种类对磷酸钙晶相和形貌的影响
2.5.3 反应时间对磷酸钙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氨基酸/羟基磷灰石的 MG-63 细胞生物相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常用试剂配制方法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复苏培养的活细胞观察
3.3.2 细胞增殖
3.3.3 细胞形态学观察
3.3.4 材料对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4 讨论
3.4.1 成骨细胞株的选用
3.4.2 不同材料对 MG-63 细胞生长的影响
3.4.3 不同材料对 MG-63 细胞分化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71510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矿化概况
1.2 羟基磷灰石研究概况
1.2.1 羟基磷灰石的结构与性质
1.2.2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
1.2.3 羟基磷灰石的应用
1.3 氨基酸研究概况
1.3.1 氨基酸的结构、名称及其性质
1.3.2 氨基酸的应用
1.3.3 氨基酸在生物矿化方面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氨基酸/磷酸钙类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材料制备
2.3.1 氨基酸/磷酸钙盐复合物制备
2.3.2 纯磷酸钙盐制备
2.4 材料表征方法
2.4.1 X-衍射图谱(XRD)测定
2.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FTIR)
2.4.3 热重分析(TG)
2.4.4 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TEM & HRTEM)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氨基酸浓度对磷酸钙的影响
2.5.2 氨基酸种类对磷酸钙晶相和形貌的影响
2.5.3 反应时间对磷酸钙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氨基酸/羟基磷灰石的 MG-63 细胞生物相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常用试剂配制方法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复苏培养的活细胞观察
3.3.2 细胞增殖
3.3.3 细胞形态学观察
3.3.4 材料对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4 讨论
3.4.1 成骨细胞株的选用
3.4.2 不同材料对 MG-63 细胞生长的影响
3.4.3 不同材料对 MG-63 细胞分化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71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77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