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导管抗菌表面的构建及抗菌性能、生物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6 02:48
细菌在表面的定植及后期生物膜的生成是生物医用材料在应用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例如假体装置、人工牙龈、隐形眼镜和导管等。其中细菌引发的导管相关感染是医院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防止细菌在导管表面的定植进而减小相关的感染是全球医疗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目前构建抗菌性表面是应对导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其中采用在导管表面构筑有效抗菌涂层的方法,不仅不会改变生物材料的整体性能,而且简单高效,已被认为是防止细菌在材料表面定植及感染的一种有效策略。聚电解质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在新型纳米材料制备、催化剂、药物传递、可控渗透膜和基因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用于构建表面抗菌涂层。目前,基于聚电解质构建的抗菌涂层方式主要存在耗时长、接枝密度低和交叉感染等问题,因此,通过简单高效的方法在导管表面构建抗菌涂层仍具有挑战性。我们注意到当等摩尔聚电解质与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反应,可得到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的复合物。因此,我们利用该特点,基于具有抗菌性的聚电解质,合成了一系列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的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其在大多数生物医用材料表面都可以简单高效的形成稳定的涂层并表现出较好的抗菌...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0410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经皮血管内医用装置存在的潜在感染源16
图1.1经皮血管内医用装置存在的潜在感染源16管相关感染发生机制年微生物学所取得的进步中,人们认识到微生物是在复一发现对如何看待原核生物在自然界和疾病中的生存有ClaudeZobell等人[23]已经注意到,与单个悬浮细胞相比
图1.2生物膜生长、发育及动态行为模型
医用导管抗菌表面的构建及抗菌性能、生物性能研究生长。活细菌几乎可以附着在任何表面上,最初只是通过较弱的范德可逆的粘附[26],基因表达的变化会在几分钟内把细菌从“游泳者”的状态,附着的细菌不断繁殖并以黏液基质包裹菌落,随后,营养物质胞之间通过细胞信号分子和群体感应进行交流,基质中....
图1.3生物膜与医用材料相关感染之间的关系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能有效杀死生物膜内的细菌,还可能对周围组织造成免疫复合物损好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的个体中,通过宿主防御机制很难解决生物素治疗可以杀死生物膜释放出的浮游细菌,进而缓解因浮游细菌引死生物膜。因此,在抗生素治疗周期后,生物膜感染通常会出现反过手术切除[32]。研究表明....
图1.4聚合物抗污表面的构建及其长期抗细菌粘附性能[35]
化层的物理屏障。根据水化层的形成机理,将抗细菌黏附的表面分为两大类:基于醇(EG)的表面和基于两性离子的表面[34]。材料表面吸附的蛋白质层会促进细菌的初始黏附,因此防止表面与生物环境发生异性相互作用,特别是蛋白质的吸附,也会降低浮游细菌的粘附能力。Hyeongs[35]利用长烷....
本文编号:4020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402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