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锌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评价
本文关键词:掺锌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属植入物例如医用钛及其合金由于良好的生物活性、耐腐蚀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受到生物材料界的关注。金属植入物表面经常涂覆上骨诱导生物活性材料,来确保它们在临床上长久的成功运用。本文在医用纯钛(Ti)表面通过电化学沉积(ED)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p)涂层,为了提高HAp涂层的耐腐蚀性、抗菌性及生物活性而掺入锌离子(Zn2+)。通过实验得出,制备掺锌羟基磷灰石(ZnHAp)涂层,电解液中锌离子的较优掺入量是5×10-2mol/L,较佳沉积电流是1mA,较佳沉积时间是900s,较佳沉积温度是65°C。在较优条件下制备得到的ZnHAp涂层均匀致密,其间形成的蜂窝状结构可能增强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对细胞的粘附起到关键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量射散X射线分析仪(EDS),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制得的ZnHAp涂层结构,微观形貌,成分及元素分布等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ZnHAp内在的形成机理。ZnHAp的XRD峰相对于HAp(JCPDS No.09-0432)的平移说明Zn成功地掺杂到涂层中。FTIR光谱表明碳酸化的ZnHAp结构是缺钙的,HAp中掺入Zn对HAp没有结构性的改变。ZnHAp涂层的平均晶体大小是22 nm。Zn HAp涂层厚度大约是7μm,Zn在涂层表面是均匀分布的。根据EDS的结果可知Zn在ZnHAp中的掺杂量大约是1.33wt.%。ZnHAp涂层是菊花簇状、均匀致密的针状,且一簇一簇菊花之间存在的一定的孔隙,可能利于成骨细胞粘附生长。研究了ZnHAp涂层抗大肠杆菌(E.coli)的抗菌活性,抗菌结果表明,ZnHAp涂层中的Zn2+明显提高植入物表面HAp涂层的抗菌特性。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测量锌离子的释放量,得到锌离子能够维持长期稳定的释放,表明涂层能达到长期稳定的抗菌效果。动电位极化试验揭示,ZnHAp涂层表面比HAp涂层表面和裸Ti具有更优异的耐腐蚀性。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144h进行的体外生物活性研究揭示,Ti基体表面堆积有大量的磷灰石,说明ZnHAp涂层有很强的诱导磷灰石形成能力,且涂层具有较优良的生物活性。此外,涂层表面MC3T3-E1成骨细胞黏附铺展的形态学观察实验表明,细胞在ZnHAp涂层表面粘附状况良好,在ZnHAp涂层上比在HAp涂层和裸Ti上明显的增强了体外细胞相容性。MTT实验表明,细胞培养5天后,ZnHAp涂层上的细胞显示了比对照组更优越的细胞生存力。这个结果意味着在ZnHAp涂层中Zn的释放或出现比粗糙度更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因为Zn的释放可以促进细胞的生存能力,Zn的出现可能改变表面促进细胞粘附的潜力。在本工作中,通过ED方法在纯Ti表面制备锌修饰羟基磷灰石涂层,研究了涂层的微观结构,形貌和组成。随后,研究了涂层样本的体外生物活性,抗腐蚀特性,细胞相容性。
【关键词】:电化学沉积 锌羟基磷灰石涂层 生物相容性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18.0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羟基磷灰石简介11-12
- 1.2 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方法12-15
- 1.2.1 等离子喷涂法12-13
- 1.2.2 溶胶凝胶法13
- 1.2.3 涂覆烧结法13
- 1.2.4 激光熔覆法13-14
- 1.2.5 射频磁控溅射法14
- 1.2.6 仿生物矿化法14
- 1.2.7 电化学沉积法14-15
- 1.3 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5-16
- 1.4 医用金属钛简介16-17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特点、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7-19
- 1.5.1 研究目的及特点17
- 1.5.2 研究内容17-18
- 1.5.3 技术路线18-19
- 第二章 医用钛表面ZNHAP涂层的制备19-29
- 2.1 引言19-20
- 2.2 电化学沉积原理20-21
- 2.3 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及试剂21
- 2.4 实验过程21-23
- 2.5 涂层表征与测试仪器23
-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23-28
- 2.6.1 NaOH预处理对Ti基体的影响23-24
- 2.6.2 不同锌离子浓度对ZnHAp涂层的影响24-25
- 2.6.3 电沉积电流对ZnHAp涂层的影响25-26
- 2.6.4 电沉积时间对ZnHAp涂层的影响26-27
- 2.6.5 电沉积温度对ZnHAp涂层的影响27-28
- 2.7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医用钛表面ZNHAP涂层的表征29-37
- 3.1 前言29
- 3.2 实验设备及试剂29-30
- 3.3 实验过程30
- 3.3.1 ZnHAp涂层的电沉积30
- 3.3.2 涂层表征与测试仪器30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30-35
- 3.4.1 ZnHAp涂层的特点30-34
- 3.4.2 ZnHAp涂层形成的机制34-35
- 3.5 本章小节35-37
- 第四章 ZNHAP涂层的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评价37-49
- 4.1 引言37
- 4.2 实验过程及结果37-48
- 4.2.1 抗菌实验37-39
- 4.2.2 锌离子的释放实验39
- 4.2.3 耐腐蚀行为的评价39-42
- 4.2.4 体外生物活性反应42-45
- 4.2.5 细胞粘附和活性评价45-46
- 4.2.6 细胞增殖实验46-48
- 4.3 结论48-49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49-51
- 5.1 全文总结49
- 5.2 后续工作展望49-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奋,周爱卿,陈名武,高伟,余志庆,张忠德;国产房间隔缺损堵塞装置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年06期
2 曲超;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3 夏亚一,陈峰,王天民;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4年03期
4 何明忠,王胜,赖国旗,韩志刚,潘永全,谭毅;医用外科拉链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04年06期
5 江捍平,王大平,阮建明,朱伟民;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10期
6 杨西晓,陈建海,郭丹;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7 汪光晔;张春才;许硕贵;苏佳灿;;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生物相容性的概况[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04期
8 谢东;翁亚军;黄楠;;钛氧膜生物相容性与生物活性的研究与应用[J];功能材料;2007年04期
9 吴琳;徐兴祥;李波;王禄增;戚忠政;曹小明;田冲;张劲松;;泡沫碳化硅的生物相容性[J];材料研究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新昌;陈俊英;徐莉;黄楠;;氧化钛薄膜表面羟基活化能力及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潂鹏;向慧玲;李亚静;吕晓龙;;聚偏氟乙烯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建琴;刘振;;聚烯烃中空纤维膜生物相容性改性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3 张鹏;苏佳灿;许硕贵;;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表面改性对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A];2008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彭灿;胡杰;袁磊;柯鹏;许佳;赵品;;比较不同鼠龄来源的脱细胞真皮的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C];2013年
5 匡晔;赵智平;徐赛龙;;静电纺丝法制备水滑石复合纤维薄膜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吴汉江;张文斌;姚本栈;胡广伟;周艺群;张文斌;;脱细胞牛心包引导骨再生膜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降解性研究[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弋峰;陆建巍;郭朝霞;于建;;可溶性鸡蛋壳膜蛋白共混改性及其复合膜生物相容性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箭;陈莹;;不同表面形状的可吸收材料在兔肌肉中的早期生物相容性研究[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杨苹 ;周红芳 ;冷永祥 ;王进 ;陈俊英 ;万国江 ;孙鸿 ;黄楠;;非晶碳膜的表面润湿性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0 杨小红;;Ⅱ型胶原基质海绵和基质膜的材料特性与生物相容性比较[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铮奎 编译;研发植入新材料应关注生物相容性[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徐铮奎;医疗器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沈颖 苏京平;北京友谊医院推出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实习生 范圆圆;人类未来会不会变成“芯片人”?[N];科技日报;2013年
5 沈颖;准确掌握血液透析[N];北京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勃;两性离子嵌段共聚物结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翁晓军;多孔钛铌合金表征及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李泳;多孔钛铌合金的表征、生物相容性及在缺损性植骨中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赵之明;新型人工肝材料—丙烯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刘金成;新型聚氨酯材料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研制及生物相容性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6 韩平;兔膀胱细胞外基质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周康;可携式人工泵肺的生物相容性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8 干德康;巩膜内型人工视觉假体的开发可行性、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刘军;国产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生物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嫦君;干眼症缓释泪道栓设计关键技术及其相关性能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权昌;新型可膨胀PMMA骨水泥的研发及其理化性质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郑宗钊;一种新型输尿管支架管纳米铁牵引线的释放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张静怡;罗非鱼胶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4 丁琼琼;掺锌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评价[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许子鹏;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6 邱晓霞;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李新昌;不同结构氧化钛薄膜的表面活化及其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黄润民;Ti-25Nb-2Zr合金表面生物活性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杨华啸;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亲水性、聚集态相行为和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后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袁学敏;β钛合金表面仿生活化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掺锌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8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448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