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磁性荧光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发布时间:2017-07-26 22:18

  本文关键词:磁性荧光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Fe_3O_4纳米粒子 荧光量子点 纳米免疫分析体系 纳米载药体系


【摘要】:目的磁性纳米粒子与半导体量子点因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引起了化学、生物、药学、医学、材料及工程制造等方面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针对磁性纳米粒子和量子点合成与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由此衍生出许多新领域。在本文中,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和荧光CdTe量子点为结合制备得到新型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并制备得到氨基化的磁性荧光编码微球(AFMFEM)和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MDNs),用于痕量病原体DNA和抗癌药物阿霉素的靶向运输,为进一步扩大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Fe_3O_4纳米粒子和两种CdTe量子点为基础,利用反相微乳法制备了磁性荧光编码微球,结合夹心杂交分析原理构建了一种可用于多组分杂交分析和分离的新型荧光编码磁性纳米杂交分析体系,并对痕量病原体DNA进行分离与检测。基于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构建载药纳米探针,利用多种显影技术对载药探针在细胞水平的双模式成像、细胞内分布及进程、药物释放程度、肿瘤治疗情况、生物相容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基于新型磁性荧光编码微球建立的新型纳米杂交分析体系,实现了对多组分痕量病原体DNA(甲肝病毒聚蛋白基因HAV和乙肝病毒表面基因HBV)的分离与检测,其中线性范围分别为0-120 pM和0-90 pM,检测限分别为0.1 pM和0.12pM。由羧甲基壳聚糖(CMCS)和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Fe_3O_4-QDs@SiO_2)制备得到的新型磁性荧光多功能纳米载药系统,对阿霉素的载药量为7.06%,包封率为76.8%,成功实现了药物的pH可控释放,并验证了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MDNs的靶向性。结论本论文所制备的磁性荧光编码纳米免疫分析体系,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操作简单、方法简便等特点,可以为其它多组分生物分子的多元分析和分离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而制备的新型磁性荧光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具有杰出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强的荧光特性和pH可控的药物释放机制,可以应用到更多药物的靶向控释释放和癌症治疗中去。
【关键词】:Fe_3O_4纳米粒子 荧光量子点 纳米免疫分析体系 纳米载药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3;R318.08
【目录】:
  • 中文论著摘要5-7
  • 英文论著摘要7-9
  • 英文缩略语表9-10
  • 前言10-12
  • 第一章 磁性荧光编码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用于痕量DNA的检测与分离12-29
  • 实验材料与方法12-16
  • 结果16-27
  • 讨论27-28
  • 结论28-29
  • 第二章 新型磁性荧光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29-43
  • 实验材料与方法29-32
  • 结果32-41
  • 讨论41-42
  • 结论42-43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43-44
  • 参考文献44-49
  • 附录49-71
  • 一、文献综述49-68
  • 参考文献62-68
  •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68-69
  • 三、致谢69-70
  • 四、个人简介70-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辉;逯乐慧;张洪杰;;贵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J];无机化学学报;2008年08期

2 韦伟;张权;郑行望;;Chitosan/Fe_3O_4/SiO_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催化特性研究[J];化学学报;2013年03期

3 王艳芹,程虎民,马季铭;半导体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性质及在光电转换方面的应用[J];化学通报;1999年08期

4 王迁;;PVA-Chitosan-SiO_2荧光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14期

5 汪绒;韩海洲;郑行望;李玉虎;;磁性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与青铜器的相互作用研究[J];化学学报;2010年17期

6 孙莉;刘福田;姜庆辉;孙雪娇;陈秀秀;;单分散性Fe_3O_4/CoO/SiO_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J];中国陶瓷工业;2010年06期

7 余松林;俞昊;朱美芳;陈彦模;;电喷湿法制备二醋酸纤维素/硫化锌复合纳米粒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曾宪明;新型银-二氧化硅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9 陈进;张海燕;李丽萍;陈天立;;核壳型碳-铝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李健民;;聚合物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J];粘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丹;张文珠;叶志强;王桂兰;袁景利;;荧光素-铕复合纳米粒子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与应用[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登科;黄昊;俞快;李璞;张雪峰;董星龙;;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A];2007年全国粉体工业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罗培辉;石高全;;碳点/金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对芳香化合物的拉曼检测[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崔彦娜;王德平;李永勇;董海青;叶松;;聚乙二醇/介孔硅球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体外细胞毒性[A];2011年第十一届上海地区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进展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严华;齐磊;刘善堂;;金银复合纳米粒子薄膜的制备及导电性能的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寒;薛亚楠;黄娟;温凯凯;罗晓刚;蔡宁;喻发全;;酸敏感葡聚糖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医用高分子[C];2013年

7 涂虎;陆源;蒋林斌;邓红兵;;壳聚糖季铵盐/牛血清蛋白/累托石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载药缓释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8 郭成花;李怀祥;王瑞华;张华;;多孔硅复合纳米粒子的光致荧光特性[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卉;崔占臣;林权;;具有荧光和磁性功能含稀土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质[A];2012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孙海龙;郭清华;徐敏敏;沈理明;袁亚仙;姚建林;顾仁敖;;铁氧化物@AuAg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磁富集作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吕波;金属(铁、镍)复合纳米粒子“核/壳”结构及其电磁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冠男;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及生物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3 姜立忠;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粒子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4 杨伯涵;两亲型“蜈蚣”状接枝聚合物的合成及多功能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D];吉林大学;2014年

5 常钰磊;多功能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6 密丛丛;稀土掺杂发光纳米颗粒的微波辅助合成、磁功能化及生物分析应用[D];东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娇;利用厌氧菌制备Ag/AgCl复合纳米粒子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冉志鹏;二氧化硅基荧光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宋立磊;润滑油复合纳米粒子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4 盛丽华;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D];深圳大学;2016年

5 宋琳琳;Janus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6 张风收;铂基催化剂控制合成及其快速宏量制备工艺开发[D];济南大学;2016年

7 黄文秀;多吡啶钌(Ⅱ)配合物及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抗肿瘤活性研究[D];深圳大学;2016年

8 宋玉凤;含聚维生素C的复合纳米粒子的肿瘤抑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9 崔艳军;聚合物纳米粒子构建的信号放大新方法及其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10 张云燕;含聚肽片段的糖响应体系的合成与性质研究及SANS在糖响应体系结构研究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78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578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7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