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一种改良骨髓穿刺输液针的研发及动物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10:17

  本文关键词:一种改良骨髓穿刺输液针的研发及动物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骨髓穿刺针 髓内输液 失血性休克 复苏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汽车数量的迅猛增加,城市由于车祸造成的创伤病人越来越多,限于条件的限制,在院前或者急诊室往往不能及时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输液给药抢救,许多患者失去了宝贵的抢救时间从而影响抢救效果。国外从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发现骨髓穿刺输液到今天已有90多年时间,骨髓穿刺作为在抢救危重病人当外周静脉不能及时建立时的第二种选择,目前这一观念已形成国内外学者的共识。国外已有较为成熟的骨髓穿刺装置,但价格昂贵,国内尚没有类似成品。本课题组在总结目前的几种装置的优缺点,,自行设计改良的骨髓穿刺装置,并用于动物实验观察实用性。 第一部分 自行研制骨髓穿刺针介绍及申报专利情况 目的:自行设计研制骨髓穿刺针并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方法:参阅国外目前现有的骨髓穿刺装置,分析其优缺点,设计出改良的新型骨髓穿刺装置,并制作出实物。 结果:自行研制的改良骨髓穿刺装置研制成功,并顺利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第二部分 经改良设计的骨髓穿刺输液针输液复苏休克犬的实验研究 研究目的:评估经自行改良设计的骨髓穿刺输液针输液复苏休克犬的效果。 研究内容及结果:方法:体重8-11Kg之间的比格犬12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失血性休克组(对照组)和改良骨髓穿刺针输液组(实验组)。经一侧股动脉放血制作休克模型。对照组仅建立休克模型,实验组经股骨远端骨髓腔穿刺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的变化。结果:休克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和实验组相比在各观测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复苏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对照组心率、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平均动脉压在各观测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穿刺针输入美兰溶液,未发现穿刺点渗液。 结论:改良自行设计的骨髓穿刺输液针对失血性休克犬的复苏效果满意。 第三部分 综述 背景:介绍骨髓穿刺技术的发展。 目的:本文主要是介绍目前使用广泛的几种骨髓穿刺装置、骨髓穿刺点介绍、骨髓穿刺的适应症、并发症、禁忌症以及各种装置的使用对比、输液情况等进行了阐述。 讨论:骨髓穿刺技术在院前使用情况已成为各国目前研究主要方向。 结果:我国院前急救及部队卫生系统应该加强骨髓穿刺技术的学习与普及。
【关键词】:骨髓穿刺针 髓内输液 失血性休克 复苏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60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缩略词表9-10
  • 前言10-16
  • 参考文献13-16
  • 第一部分 自行研制骨髓穿刺针介绍16-28
  • 一、骨髓穿刺输液申请专利16-20
  • 附图20-26
  • 参考文献26-28
  • 第二部分 经改良设计的骨髓穿刺输液针输液复苏休克犬的实验研究28-41
  • 一、资料与方法29-32
  • 二、结果32-33
  • 三、讨论33-35
  • 参考文献35-38
  • 附图38-41
  • 综述41-67
  • 参考文献60-67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67-68
  • 致谢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常美,郭瑞芝;骨髓腔输液应用于成人急救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年12期

2 骆翠媚,彭婉仪,郭小玲;骨髓输液在PICU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年21期

3 王贵波;骨内给药输液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1年08期



本文编号:580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580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3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