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机械性能及修复桡骨大段污染性骨缺损

发布时间:2017-08-03 18:24

  本文关键词: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机械性能及修复桡骨大段污染性骨缺损


  更多相关文章: 硬羟基磷灰石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 珊瑚羟基磷灰石 机械性能 抗菌


【摘要】:背景:国内外学者在抗菌骨移植材料的基础实验和临床实践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的:通过体外力学实验检测抗菌性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机械性能,并通过动物实验检测其修复大段污染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利用压缩试验及三点弯曲试验评价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珊瑚羟基磷灰石与珊瑚的力学性能。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均制作右侧大段污染性桡骨缺损模型,其中3组分别植入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珊瑚羟基磷灰石与原位自体骨,另1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对照)。术后2,6,10周处死动物并取材,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观察比较各组骨缺损修复情况,通过细菌学检查评估各组抗菌情况。结果与结论: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珊瑚羟基磷灰石与珊瑚的力学性能无差异。术后10周时,X射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骨缺损内为成熟的骨组织,骨组织中有大量的骨陷窝和成熟的骨细胞,可见哈弗氏系统,材料大部分降解,只有少量残留,骨髓腔有部分再通,骨缺损修复效果与自体骨组相似,优于珊瑚羟基磷灰石组与对照组。细菌学检查显示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表明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可用于修复大段污染性骨缺损。
【作者单位】: 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
【关键词】硬羟基磷灰石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 珊瑚羟基磷灰石 机械性能 抗菌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619106) 军队“十二五”科技计划项目(CWS11C268)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C104004;2004B33101005)~~
【分类号】:R318.08
【正文快照】: 0引言Introduction随着国际战略形势的瞬息万变及对国内外骨科临床感染的观察,创伤、感染、肿瘤、事故、战争、地震、手术等所致的大段污染性骨缺损发生率大幅度升高,一期植骨治疗常因发生较高的感染率而被视为禁忌。为解决传统治疗方法所带来的治疗时间长、难度大、患者的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珊瑚羟基磷灰石骨板——修复用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J];眼科;2006年06期

2 ;珊瑚羟基磷灰石骨板——修复用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J];眼科;2007年06期

3 李剑;尹庆水;张余;杨进城;周洪武;;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的物性鉴定及抑菌实验[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18期

4 孟志斌;李德豪;周健强;纪志华;王挺瑞;黎坚;付昆;李俊;李洪潮;张英;;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与天然珊瑚修复骨缺损的组织学及影像学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7年05期

5 付昆;孟志斌;邵增务;夏志道;;表面置换珊瑚羟基磷灰石的表征及结构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21期

6 赵巍;侯振德;任朝峰;毕平;;基于图像相关法的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静态力学性能[J];天津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7 吴佩玲;尼加提·吐尔逊;赵涓彤;张晓倩;;珊瑚羟基磷灰石保护拔牙位点的效应(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03期

8 姚钟雄;徐淑兰;;珊瑚羟基磷灰石应用于颌面部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J];广东牙病防治;2014年04期

9 章娜,冯晓明,王春仁,奚廷斐;本国的珊瑚羟基磷灰石的特性研究(英文)[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何黎升,高瞻,陈富林,毛天球,杨耀武,侯锐,吴小箐;系列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与Pro Osteon 500R材料学的对比(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德夫;宋正孝;田伟;高志忠;袁宁;;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体内植入后降解及骨愈合情况初探[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何黎升;高瞻;陈富林;毛天球;;系列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的研制[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高瞻;何黎升;陈富林;毛天球;;系列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降解性的定量研究[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陈德夫;宋正孝;范丽娟;袁宁;田伟;;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兔胫骨缺损修复效果观察[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5 宋会平;刘强;;RhIGF-I/CHA/ARBM重组人工骨移植影像学评价[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宇;抗菌性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理化与生物学性能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徐佳;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羟基磷灰石植入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姚钟雄;块状珊瑚羟基磷灰石成骨效能及重建下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刘剑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自体肌肉内移植成骨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王珂;β-磷酸三钙/聚乳酸、珊瑚羟基磷灰石构建组织工程骨组织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4 宋亚平;rhBMP-2、PRF和自体骨分别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615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615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f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